英法」的搜索结果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网易财经

    #伦敦高等法院驳回SHEIN虚假版权投诉#去年8月,SHEIN在伦敦对Temu提起诉讼,声称Temu商家的产品图片涉嫌侵权,并向法院申请临时限制令,数百个商家因此受到商品下架,资金冻结等不同程度的损失。近日,英国法院对SHEIN投诉Temu商家侵权做出的新裁决,对于跨境的中小商家来说,是个重大利好。在判决理由中,法院认为,因为商家会同时在多个平台进行销售,仅依赖商家协议中的承诺条款并不足以证明SHEIN享有版权的所有权。这意味着SHEIN试图通过知识产权强制转移条款垄断商家知识产权,并基于此肆意进行虚假侵权投诉的行径宣告破产。商家重新拿回了知识产权的自主权,解除了悬在头上的紧箍咒,可以在多个平台自由的经营。每年年关,很多中小商家都会遭遇扎堆的“临时禁令”,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可以说,英法院的此次判决打破了知产的不平等协议,给跨境电商带来更加良性的生态,也树立了遭遇禁令之后海外维权的样本,中小商家迎来了多平台多元发展的新契机。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我是陈原

    //@文房四宝404: 因为旧沙皇还没有和英法绝裂,还要顾及国际关系,现在是彻夜绝裂,和哈马斯丶塔利班丶曹县手拉手,心连心,还有什么顾及。//@漫画家那个黄同学: 当年沙皇尼古拉要是有这手腕,列宁、斯大林早投胎了,也不会有后面的事。新沙皇果然比旧沙皇有狠劲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LoneSchicksal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看, 法国大革命的暴力和血腥更是达到一个令人恐怖的水平, 所以全世界也就某大国的资产阶级充斥着软弱…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师伟微博

    梦回1930年代的上海? 梦回1930年的上海只能得到恶梦,除非你是帝国主义分子及其买办走狗!上海简简简史——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吴、越、楚等国,因为曾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为申;晋朝时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简称沪;唐天宝十年(751年)设华亭县(大致相当于今松江区),上海地区始有相对明晰的行政区划;北宋时上海地区设华亭县、昆山县、海门县,南宋时增设嘉定县;元时的行政划分为松江府(辖华亭县、上海县)、嘉定州、崇明州;明时的行政划分为松江府(辖华亭县、上海县、青浦县)、苏州府(嘉定县、崇明县、金山卫);清时的行政划分为松江府(华亭县、上海县、青浦县、娄县、奉贤县、金山县、南汇县、川沙抚民厅)、太仓州(嘉定县、崇明县、宝山县)。1843年,依照《南京条约》、上海开埠;1845年,洋泾浜以北一带划为洋人居留地、形成上海英租界1849年,法国强行租借上海东区部分土地,形成上海法租界1863年,美国取得在上海的租界权,后来与英租界合并成为公共租界1899年,日本取得了在上海的租界权,日租界位于上海市中心的北部。不过此时清政府摇摇欲坠,帝国主义来去自如,日租界的手续比英法美租界更为潦草,所以很多资料甚至未列上日租界,我们可以认为日租界其实是混在公共租界的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租界。国民党政府觉得自己和美英法是一个阵营,租界应该取消、美英法干脆做个人情,于是租界在1943年取消,但这仅仅是名义上的取消,因为相应的机构还在日军治理下运行,租界真正取消是抗战胜利之后的事情了。租界是国中之国,是中国的耻辱!上海租界面积最大时接近33平方公里(同期上海城区总面积才45平方公里)、人口最多时达到240万,租界面积和人口均多于上海非租界部分。而且租界占据了上海最好的地段,成了帝国主义在中国便利的吸血口,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号称十里洋场。1920年中国一半以上的汽车在租界内!那时上海号称远东第一大都市、冒险家的乐园,然而这是一种畸形的繁荣。上海繁荣的重要理由一是作为帝国主义的吸血口,二是太平天国运动导致大量江浙皖人口(尤其是富庶的苏州)涌入上海,而太平天国的起因是帝国主义发起的鸦片战争导致中国内部矛盾的激化。历史上的上海人口曾长期在三四十万徘徊,《南京条约》导致的开埠是上海人口猛增的开始——1843年:53万1911年:141万1920年:200万1927年:280万1930年;312万1937年:377万1945年:337万1948年:580万……需要说明的,由于当时管理的混乱,人口无法精准统计,不同资料口径不一,但百年增长十倍的趋势是切实的。这些人当中相当部分服务于租界、服务于外国人,比如1920年的统计表明,租界中的外国人仅占8~10%,绝大部分是中国人。这么多而强势的外国人及其忠诚的奴仆自然会构建独特的文化,不同于中国本土、也不同于西方国家。这方面有一个非常类似的城市:香港!香港的历史和现实可以说明殖民统治会对当地造成多么大的伤害!然而那时的上海是洋洋得意的,在1927~1937年之间所谓的黄金十年更是如此,那时西方深陷经济危机,而中国取得了名义上的统一、发展相对迅速。1930年上海被升级为直辖市,1930年代到现在都是某些人梦回的对象。 然而这是没文化!鼓吹梦回的大言不惭地吹嘘“将上世纪30年代的老上海进行逼真重现”,那么1930年代的上海除了那些光怪陆离、灯红酒绿的少数场所,主流的场景是什么呢?以下是梦回1930年代上海后遇到的典型场景。一大早专业收尸队就开始上街收死尸,包括冻死、饿死、病死的,尤其让人目不忍睹的是小孩子的尸体; 同时弄堂里家家户户在倒马桶,那味道、那场景……这种事情解放后才慢慢绝迹‘; 沟沟岔岔的贫民窟,卫生条件低下; 大部分人干着类似黄包车夫这种卖苦力的工作; 工厂里充斥着童工,夏衍写的《包身工》是他们悲惨生命的真实写照:每天凌晨三点上工、干十几个小时才能休息,工作环境棉絮飞舞,工资微薄得仅能果腹,体罚虐待是标配; 街道上外国警察骄横跋扈、棍棒随时落下;租界内耀武扬威的外国军队高峰期有大约四万;还有江海中的坚船利炮横冲直撞、为经济掠夺保驾护航 ……除了凶狠的洋人压榨、还有内部无处不在的黑社会。当时黑帮横行、流氓嚣张,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等相当程度把持了基层治理,1930年代上海帮会分子至少有50~60万(当时上海总人口300多万)。帮会分子日常绑架、威胁、贩毒、逼良为娼的事情司空见惯,而这些所谓的帮会大佬,本质上不过是洋人的狗腿子而已。比如三人中资格最老的黄金荣就是巡捕房起家的、而他的老婆原来是开青楼的。这些黑帮不但投靠帝国主义、也和蒋介石反动统治沆瀣一气。解放前夕杜月笙、张啸林或逃或死,黄金荣因钱财被第三任老婆(也是其前儿媳)卷走、心灰意冷而留了下来,政府安排他去扫街。这个象征性的行为体现了我党建立新秩序的决心,证明我们可以铲除黑帮! 除了那些高级买办、黑帮头子、商人、富豪之外,普通中国人地位低下、生活困苦——在一个人均预期寿命35岁的国家,普通人能好好活着已经是奢望了。这种情况下皮肉生意是少不了的,当时妓女多达12万以上,堂而皇之地持照卖肉 政治氛围反动,反共标语随处可见、龙华监狱暗无天日。……简而言之,1930年代的上海是帝国主义从中国吸血的主要接口、是中国买办统治者的大本营,表面的虚假繁荣难掩真实的贫瘠、黑暗、落后、反动,我党中央机关在这里渐渐无法立足,于1933年迁往中央苏区。此外1930年代还爆发了1932年的一二八抗战,1937年更是有丢人的淞沪抗战,日军由上海登陆进军南京,酿成屠城惨案!在无情的战争状态下,普通人的生活更是不如猪狗。以持续三个月的淞沪抗战为例,平民死亡10~15万人。日军的杀戮是无差别的,比如1937年8月28日轰炸没有任何军事设施的上海南站就是纯粹针对平民的。 平民的死伤还有来自国民党失误的:1937年8月14日下午、淞沪抗战第二天,两架国军战机携弹去轰炸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舰出云号,任务受挫、未及投弹就返回,计划穿越租界上空到西郊虹桥机场降落,由于炸弹架被击伤,安全起见飞行员打算将炸弹投放到空旷的上海跑马厅,但误投到了大世界游乐场门前(当时大约五千难民聚集于此),造成了近3000人伤亡!其中675人当场死亡!同日南京路外滩汇中饭店和华懋饭店门前也发生国军飞行员误炸事件,造成数百人伤亡。 淞沪抗战结束后,上海沦陷,上海人民在日寇铁蹄的蹂躏下苦熬了八年!这种苦熬比之前的“华人与狗不能入内”更为凄惨。 我不理解这样的上海有什么值得梦回的?事实上党员尤其不要梦回1930年代的上海,那时疯狂捕杀党员、衣服上别个钢笔都有可能被当做党员抓起来杀掉!那些呆傻文青以为他们回到那时的上海就能当人上人:洋人器重、美女投怀、厨娘炒菜、司机开车、阿三站岗、巡捕保驾,谈笑在青楼、往来有白皮,早上咖啡下午茶、夜眠戏子泡酒吧……然而这些人穿越回1930年代,更大的概率是成为倒毙在路边的饿殍、插标沿街卖儿卖女的穷人、被黑社会套麻袋丢进黄浦江的死鬼、面对日寇军刀的冤魂。所以这件事说重了是某些人立场出问题了——上海记录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上海也是我党的诞生地,所以上海有无数帝国主义的滔天罪恶可以批判、也有无数英烈事迹可以缅怀,那你怎么就要梦回1930年代了?这事说轻了是我们的新媒体管理出了问题,类似那种“北京一下雪就成了北平”之类的没文化,矫揉造作、忸怩作态、面目可憎。本文就从轻的角度来说吧。一、新媒体不受重视,人员不稳定由于历史的惯性,现在媒体中掌权的大都来自传统渠道,所以媒体行业内部的鄙视链是这样的:传统媒体记者编辑>网站编辑记者>微博微信新媒体文案>微博微信新媒体运营。这导致搞新媒体运营的基本就是一个毕业大学生,不熟悉工作、不理解人生、不了解社会,需要大量培训和历练,等基本上手了,很快就升职、换岗、跳槽走了,开始一个新的循环、重新从零开始。更有甚者,这些账号运营还有大量外包的,那完全就是流量为王了,否则如何证明他们工作做得好?所以你会看到大量高端媒体的新媒体账号习惯于发菜谱、猫狗、鸡汤、育儿之类的玩意,不成体统! 二、历史知识欠缺,政治意识薄弱张雪峰的爆红就是这种现象的必然结果。现在新闻类专业的毕业生,专业课都是新闻史、传播学、新闻写作、公共关系之类。课程框架老旧、专业知识滞后,已经赶不上日新月异的现实了,学无所用甚至被不良教师灌毒,不像我党当年的新闻工作者大都是经历了战火考验甚至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真正的武能上马定乾坤、文能提笔安天下。如今的学生基本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缺乏工作能力、缺乏分析深度、缺乏政治敏感。当他们看到“带你梦回1930年老上海”这个话题的时候,脑子里压根没有历史知识、没有政治分析、没有舆情意识,出了事删帖镇压就是,反正他们有这样的渠道,至于影响恶劣、伤害公信力则无所谓,那又不是他们需要承担责任的。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1、重视新媒体运营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承认新媒体的传播力量和营收已经超过传统媒体了,安排得力的人运营新媒体,给予合适的待遇和发展;2、有效的技能培训意识到新媒体运营是迭代极快的业务,谦虚谨慎、加强学习、及时转型,通过培训提高能力、促进管理;3、尊重网络和网民遇到问题坦然承认、切实改进,不要搞删帖、堵嘴的下流手段,那不但无用、反而激起反弹,要知道网络的记忆力远远大于传统媒体;4、学校的专业改革文化自信,多加强专业的价值观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摒弃西方无冕之王第四权那一套,增加实操课程、减少理论课程。以上看法很理想,但现实估计有长期困难,毕竟《八佰》这种烂片大行其道。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必做什么。勿以善小而不为、能做一点是一点。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Chilly就酱

    #读书# Jung Chang 这本关于慈禧的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三个常有所感却一闪而过的疑惑,都在这本书里得到了线索。第一:民国间风云人物的根基多在晚清打好,从各种个人回忆录来看,晚清最后二十年萌发许多新事物:女校,报纸,电话,留学,海关,而整个民国期间中央政府很长时间内都是一个虚称,内忧外患,蒋勉强维持。但是现代中国建设一直运作,其章程、人才、风气在此之前已经酝酿就绪,所以现代中国的肇端该从哪个时期算起?第二,晚清名臣众多: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两代帝王都懦弱无为,要说慈禧把持朝政无知短视,这不合逻辑。专制皇权制度下如果不是君臣相得不可能有“名臣”建功立业的空间。成事很难,坏事太容易了。所以腐败无能的清廷和锐意进取的名臣是怎样神奇地共生的? 第三,晚清清廷的财政情况也很谜。道光时似乎很穷,但是清朝置办舰队武器等可是大手笔,不像缺钱。而且那么多战争赔款到底如何偿付?张这本书用详尽的第一手资料,砸实了“慈禧是开启现代中国的改革者” 这个事实。从1861- 1908年间,有慈禧则有开放革新,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设同文馆,建理工学校,来自海关财税收入增加,进口粮食,现代制度建设,设立海军,电灯电报,废除科举,禁止缠足,广开言路,兴办报纸,君主立宪,制定宪法、筹备选举,这些都是在慈禧的领导下开展的;无慈禧则开放革新停滞,1873-75同治亲政,无所作为;1889-94光绪亲政,停止海军建设,翁同龢处处掣肘李鸿章,认为海疆无事不再购买军舰导致日本海军实力迅速赶超中国,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张的资料来源包括:“大量文獻,有諭旨、奏摺和其他宮廷文件;有核心人物的日記、信件、劄記;有外國(如英國)的皇室檔案、國會紀錄、外交文件,以及當事人的回憶。所有引號,都徵引原文。一切細節,包括天氣、服裝,都有出處”,读来惊心动魄,拨云见日,晚清种种谜团和矛盾处,把慈禧主义元素放进去,则有了较合理的解释。我把张书中慈禧的观念和作为总结为慈禧主义:其本质上是对道光、咸丰期间闭关锁国的反动,在虎狼环伺、内乱频发的危局中,务实、系统、积极地搞开放、学习西方文明,一方面身段柔和交往亲善,另一方面坚决捍卫主权和疆界,赢得了臣民爱戴和各国尊重;在政治上不搞一言堂,凡事听取多方面意见,但是底线明确,且敢于承担责任,她非常善于选择优先政策目标,在“太后不得接见男性公使”,“太后不得出游”,“太后不得经过外朝”等枝节上显得很尊重传统,但是她一力推行君主立宪,制定路线图,让中国几乎都要走上了这条道路。如果她再长寿几年,就会成为专制皇权的终结者,而且是以代价最小的方式。 另一方面,权力斗争中失败的康有为一党散播了关于慈禧骄奢淫逸、昏聩毒辣的肖像,对野史和流行叙事中的慈禧形象贡献颇大;而打着排满、灭满口号的辛亥革命后代也系统地、笼统地以“腐朽没落的晚清王朝”来覆盖掉慈禧政府的光辉成就。但是事实就是事实,早晚要见天日。她和慈安彼此信任,和恭亲王奕訢达成共识,除去顾命八大臣。开始垂帘听政。让在京外国使节大为惊奇:咸豐死後兩個月,二十五歲的慈禧成功地完成了政變,死亡三人,除此無任何流血,任何動亂。當時在北京的英國使節卜魯斯大感吃驚,向倫敦報告說:「那些大權在握的人,有國家機器和國家所擁有的一切做後盾,居然一槍不發地被繳了械,而且沒任何人發一點聲、伸一隻手來援助他們。這簡直是絕無僅有。慈禧从小精明强干,11岁时家里被勒令赔朝廷两万两银子,祖父入狱,父亲赔了一千两就家底尽了,她作为长女给父亲出主意,如何变卖、典当、告贷,最后凑齐了六成罚款。祖父被道光释放,官复原职。父亲夸:这个女儿可以当儿子使。她垂帘期间每日睡前学习不辍,从不间断,从开始还写错别字到后期谈吐行文都体现出相当高的文化水平。再看其他人:虽然是两宫同时垂帘,慈安”呐呐如无语“,她的好处在于和慈禧一体,二人互为臂膀。同治从小见书就怕,十几岁还看不懂奏章,说话不清,好嬉戏游乐。亲政后,也不爱理事,“有些他不處理,許多他不看就批:「知道了」、「依議」——儘管報告中並沒有什麼「議」。於是各衙門都知道皇上不看報告,不在乎他們做些什麼,他們也就各行其是。” 光绪小时候背书记忆力好,也有悯民之心,但识人眼力远不如慈禧,重用庸才翁同龢、汉奸张 張蔭桓,导致甲午战败、马关条约,以及随后列强吞噬临海口岸。他自己软骨头,倒把马关条约的锅都推在李鸿章身上,李说”望之不似人君“。尤其庚子之乱流亡期间,光绪和慈禧形成鲜明对比: 光緒虛弱懦怯,「萎靡無儀表,暇中每與諸監坐地作玩耍」。而慈禧「聰強」,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古文成語,脫口而出。然人情世故,頗甚明澈,數語後即洞悉來意。故諸大臣頗畏憚之。」逐漸地,覲見的人在記載會見時乾脆把慈禧寫成「上」——屬於皇上的字眼。恭亲王和其他官员,從慈禧與其他官員的文書往返来看:恭親王和其他官員都是向慈禧請示,由慈禧做主。當然她事事與恭親王商量,也不時在高層展開辯論,聽取眾人的意見,但決策人是她。她把決定口述給軍機大臣,由他們或他們的祕書(軍機章京)起草成諭旨,或稱上諭、聖旨。除了1873-75和1889-94这几年,从1861到1908年的晚清大政方针都把握在慈禧手中,这点应该是没有疑问的。慈禧统治的最优处在于开明、开放。政变后慈禧改组军机处,鼓励广开言路,大政方针皆经讨论。“還鼓勵不掌實權的官員和知識分子參與意見,開啟了士人言政的大門。這些非官方的批評者號稱「清流」,是慈禧時代重要的政治力量。” 她欢迎反对派。比如张之洞考进士,因为答卷锋芒毕露,考官将其黜入三甲,是慈禧阅卷将其定为探花。此外破格任用汉人,如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几年内击溃太平天国,夺权后几年在全国恢复了和平,并建立了权威。她学习英法,任命已在海關工作的二十八歲英國北愛爾蘭人赫德(Robert Hart)為「大清海關總稅務司」。 開放政策帶來與日俱增的對外貿易,海關稅收直線上升。不到一年,她傳旨嘉獎赫德,封他為正三品大員「按察使」赫德把舊式海關改造為具有一整套嚴格管理制度、高效率、無貪腐的現代機構,為北京政府提供了一個穩定並不斷增長的稅收來源,對中國經濟發展作用極大。到了一八六五年,他已上交三千二百多萬兩銀子的關稅。對英法的戰爭賠款由海關收入支付,到一八六六年中完全付清,國計民生沒有受到太大影響。而有了这笔收入后,慈禧首先大量進口糧食,”采买洋米“全國性的糧食進口據海關紀錄是一八六七年。那年慈禧政府用一百一十萬兩銀子購買大米。庚子之乱后各国索要赔款四亿五百万两白银,赫德建议把关税从3.7%提高到5%,每年约可以增收一千八百万两白银。 慈禧也想到了這一財源,她的估算是「可增出二千數百萬」。提高海關關稅是中國政府多年的目標”。英、美率先支持這一建議。慈禧還指示慶親王、李鴻章著力談判付款期限” :“目標是把每年還款數量控制在新財源範圍內。這就是為什麼庚子賠款付款期定為三十九年,這樣每年還款數(包括利息)預計約兩千萬。 慈禧說:新財源「足敷償款之用,即有不敷,添籌也易。” 其名言「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是在這一背景下說的,實際上是努力用洋人的錢來償付庚子賠款。 在慈禧執政的前十年中,中國一改颓势,初步走向繁榮,創始了海軍,並著手組建現代陸軍和軍事工業。但是現代工業項目一個個興起:採礦、煉鐵、機器製造,不一而足。為了訓練技工、官兵、船員,現代教育開始引進。中國的現代化邁出了第一步。 慈禧执政最后几年,财政收入翻番:“從一九○二到一九○八年,慈禧推行了一個接一個的里程碑式的變革。中國經濟發展迅速,財政收入從新政前的年收入一億零一百五十六萬兩銀子(一八九九年),達到二億三千四百八十萬兩銀子(一九○八)。慈禧主政的第二个特点是极有章法。1865年赫德和威妥玛各给慈禧提交了两封傲慢、居高临下而言之有物的建议书,《局外旁观论》和《说贴》, 她仔細看了兩份建議書,然後把它們發給十名外交、貿易和地方大員,請他們提意見,從建議中尋找有利於中國的東西。她以為「該使臣所論,如中國文治武備財用等事之利弊,並借用外國鑄錢造船軍火兵法各條」都說得對。「至所論外交各情,如中國遣使分駐各國,亦係應辦之事。」針對恭親王的猜疑,她指出:「外國之生事與否,總視中國之能否自強為定準。慈禧政府一致贊成建設現代化軍隊和軍事工業。他們招聘外國教官培訓部隊、工程師指導製造武器,購買先進技術和設備。一八六六年,建造海軍艦隻的工廠正式起步,并派左宗棠主持船政,稱讚他「所見遠大,大臣謀國,理當如此」。她叮囑左宗棠要優待外國雇員,有成效者要加以獎勵,特意指出,如果日意格等人能夠在五年合同期內幫助中國工匠「按圖監造,自行駕駛」,就要破格加倍給予獎賞。” 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里也说到左宗棠建的这个马尾水师学堂。“这个近代中国第一座海军官校,第一期有学生约60人,于1867年2月(同治五年清历十二月)正式开学。学生分为轮机与驾驶两班。课程则由基本数理化、英法文与古典汉文开始。轮机术语用法文(当时欧洲大陆乃至国际法的标准语言),驾驶用语则英语也。学制五年,学科术科与舰上实习并重。学生结业后,再随轮实习三年,然后再由政府选送至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校深造三至五年,并进入英国舰队见习或至德法各高级船厂见习造船。张书提出,1875年。慈禧已经关注到日本的威胁,她在密諭中說:「海防關係緊要,既為目前當務之急,又屬國家久遠之圖。……亟宜未雨綢繆,以為自強之計。惟事屬創始,必須通盤籌畫,計出萬全。」 委任“派李鴻章督辦北洋海防,沈葆楨督辦南洋海防」,每年撥出四百萬兩銀子的鉅款來建設海軍。當時鐵甲船在歐洲發明不久,慈禧說:「鐵甲船需費過鉅,購買甚難,著李鴻章、沈葆楨酌度情形,如實利於用,即先購一兩隻,再行續辦。」數年內,中國買了兩艘鐵甲艦及其他戰艦; 海軍留學生分赴英、法,學習駕駛、製造;年輕陸軍軍官也同赴德國軍營學習。南、北兩隻水師中,北洋面對日本、守護北京,是重點” 。作為海軍現代化標誌的「北洋海軍章程」於一八八八年由慈禧皇太后批准。唐也提及李鸿章以一人之力撵着大清参加国际军备竞赛,李大人懂行,且深谙以夷制夷之道,却认为终因太后奢靡虎头蛇尾,没赶上海军由笨重转轻捷的技术转型,也未来得及购置快炮,而日本则倾举国之力购买“吉野号”这样的能连发快炮的快船。三十年成果一朝归零,并从此成为列强宰割对象。这就妄顾1891年慈禧归政后,光绪和翁同龢开始抓权而漠视海军建设的基本史实。 慈禧歸政前建立起亞洲首屈一指的海軍,裝備遠遠勝過日本。归政后,光緒聽老師翁同龢的話,翁同龢以「海疆無事」為由,奏准「將南北洋購買槍砲船隻機器暫停二年」。在其後數年,日本海軍實力,尤其在軍艦的航速和先進性能方面,趕上甚至超越了中國; 翁帝師查李鴻章的帳,上溯到一八八四年海軍開始大規模更新時。李不得不一次次提交詳細清單,回答無窮無盡的詰問,為自己辯護,甚至反復解釋為什麼軍艦需要不小的保養費用。明知日本海軍日新月異,李鴻章為了私利而沒有遵循慈禧制定的「逐漸擴充,歷久不懈」的方針,致使北洋海軍落後於日本。慈禧修颐和园耗费千万两白银毁了海军,此事也不属实。根据专家核查主管皇家工程的“算房”原始文献档案,修建颐和园花费五、六百万白银,相当于光绪大婚的费用。光绪大婚的钱由户部出,修颐和园则由慈禧从宫中储蓄拿出三百万,官员们孝敬了一部分,其余让海军衙门帮筹款。1886-1888年每年“筹” 三十万两左右,1889-94又是每年三十万两。这笔修建费在海军总经费所占比例不大。1894年,慈禧被屏蔽在战事决策之外,直到9月,灾难性的黄海海战后,為了讓她了解戰爭發展情況,李鴻章把自宣戰以來的來往電報匯集起來呈送給她。她這才看到情況糟到什麼地步。她立刻把宮內的三百萬兩銀子「交李鴻章迅即運往,以濟餉需」,並且延長了留住西苑的時間。她同時下令停辦六十大壽慶典。”把慈禧从中国海军建设历史中完全抹去再泼一盆脏水的行为是可耻的。 而这只是慈禧作为晚清祸水叙事里的沧海一粟而已。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桂哥猎手VIP777

    马斯克的访谈与“中国故事”原创 Chairman Rabbit tuzhuxi 2023-11-12 09:11 发表于广东兔主席 20231112 Lex Fridman新上线一期节目,嘉宾马斯克(Elon Musk),这也是马斯克第四次接受Lex Fridman的访谈。 这个访谈里提及了中国。虽然内容不多,但对塑造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故事,都是有启发的。 图片 Lex Fridman是一个深度访谈节目,每档节目数个小时,形式为对谈,中间无剪辑。嘉宾主要是前沿领域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企业家与其他社会知名人士。马斯克算是节目常客了,在访谈中表现轻松,但有些疲态,时而有些抽离。 一、关于中国的内容 这期节目里,Lex Fridman问到马斯克中国问题:中美冲突是否不可避免?如何避免?比如是否加强双方的沟通?因马斯克在中国投资做企业,也接触过许多中国政府官员,对此问题应当有洞见。另外,Lex也请马斯克介绍一下他所了解的中国。 以下是马斯克的看法。 1.中国有许多聪明且勤劳工作的人,比美国这样的人多很多。这些人都充满能量。2.这些年,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比美国厉害得多:火车站、高铁、高楼大厦,等等一切。建议去北京或上海看看:看看高楼大厦,坐坐高铁。从北京坐到西安,看看兵马俑。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中国的文字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就是最古老的。3.中国历史上一直都关心本土事务(internally focused),不属于对外扩张(“acquisitive”)型的,不会跑出去侵略一堆国家。4.举例而言,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内战,这些内战非常暴力。比如三国时期的内战,中国可能因此损失了70%的人口,美国内战是大巫见小巫。今天在中国的人,考虑中国本土问题是十倍于国外问题的。换言之,中国人考虑的事情里,90%是关于国内的事情。5.中国不是“铁板一块”(monolithic),不是全国上下一个主体、一种想法。这一条非常重要,因为美/西方很多人喜欢将中国人都描述为或想象为被“洗脑”了的,所有人都是一个想法,没有自己的意志,不能或不敢有自己的意志。这是矮化中国人最为恶毒的一招,相当于把中国人描绘为“人型动物”,剥夺了中国人作为“人”的主体能力和行动能力(agency)。6.为了解释中美关系,马斯克说了一段美国: 1)历史上很多大国都是对外扩张型(acquisitive)的,但美国就是一个罕见的特例,美国不算是对外扩张型的。比如二战后,美国有核弹,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任何国家,但美国没有,反而帮助欧洲和日本重建。这个从大历史上看是个很罕见的事情,应该说前所未有2)美国是有很多问题,人们经常批评美国,但从历史来看,美国还算是好的(马斯克是将美国与历史上的各种帝国相比)。美国做过不少“大善举”(conspicuous acts of kindness),马斯克在本次访谈数次提及的概念,他认为以色列被哈马斯袭击后就应该做善举,不要强硬打击报复),比如二战后为了解除苏联柏林封锁后所做的“柏林空运”(史上规模最大的空中运输行动)。还有,评价一个国家好不好,可以看看他们如何对待战俘。比如说,还原到1945年,你在德国的话,一边是苏联,一边是美英法,你投降哪边?马斯克强烈建议投降美国——因为美国对待战俘好一些,这是现实考虑3)不存在道德上完美的国家,如果看整个大历史的话,美国总体来说还算是善意的(benevolent),虽远达不到完美。美国也得始终自我批评7.综上,中、美两国都不算是对外扩张型(acquisitive)的,这可以算是一个“共同价值”或“共享原则”吧。(有这一条,双方就有走向合作、和平的空间)8.中国对台湾是非常认真的,认为台湾是中国极重要(fundamental)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中国都很明确地表达了这个立场。对位美国,台湾就好比中国的一个“州”,中国心目中的台湾,比美国心目中的夏威夷要重要得多——尽管夏威夷对美国也很重要!9.中国说要统一(incorporate)台湾,要么用和平手段,要么用军事手段——但从中国的角度来说,这是100%会发生的。10.马斯克对如何改善中美关系没有提出具体建议。他在访谈最前面谈到了以色列-哈马斯战争问题,马斯克提到以色列要能做“大善举”(conspicuous acts of kindness),不能冤冤相报何时了。谈到中美问题,其实也是遵循这个逻辑,就是双方必须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逻辑,切断恶性循环。 二、小结: 1.为什么关心这个访谈? 1)世界最顶流企业家,说话是有影响力的;2)对中国是有所了解的,毕竟在中国投资开厂,来过很多次,也能接触到中国上层3)对中国的兴趣不仅仅是商业,能看出他对中国的历史、文明都很尊重4)加之马斯克本人是一个兴趣广博、爱好学习思考、有洞见之人5)长期关注马斯克对许多问题——特别是大是大非问题上的看法,可以发现,这个人是有格局的,脱离了低级趣味,有良心有善意,应该说是个“好人”,也在努力做好事。他关心和做的很多事情甚至可能影响到他的“主业”(特斯拉)。当然也许他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规定的主业6)一直以来,他都是在国际上“替中国说话”的人。考虑到他所处的美国反华环境,可以看看他都是如何表态的7)Lex Fridman的节目没有剪辑,都是临场反应,比较真实;因为深度内容,定位比较小众,观众都是高知人群,所以更加可以看一看马斯克的言论 2.对“中国故事”的启发 1)中国文化软实力大有可为:马斯克提到兵马俑、文字。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对于稍有精神追求、知识追求的外国人来说都是极有吸引力的,能引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获得他们的尊重。在运用文化软实力方面,中国潜力巨大 2)来过中国与没来过中国有极大差别,必须请外国人来中国:只要来过中国,走走看看,就能知道更多中国的真实情况;没来过的话,则只能被西方主流媒体偏见所蒙蔽。马斯克在中国投资设厂,将中国作为重要市场,对中国是有所了解的,对中国的印象自然也就不同。这方面,中美有信息不对称:中国人学英语,看美剧,了解美国流行文化,而美国反过来不了解中国。所以,还是要多让外国人来看,积极和他们交流。不交流、不互动,造成的隔阂和误会只会越来越深3)讲中国的优势、成绩,抓住几条核心、易理解的就可以:不能说马斯克对中国的评价一定有多高,但他对中国的点评都很实在:一是人好:聪明、勤奋、朝气蓬勃的人们;二是基础设施非常好。一个国家要发展,首先要有这些东西,这是基本面中的基本面。过多讲制度、讲理念、讲务虚的东西,容易把自己绕进去,不如就说这些简单直接直观的东西。人好、物好。这些物(基础设施),也是政府建出来的,是政府给国家、给人民办的实实在在的事。讲这些就可以了4)一定要说明中国一直关注本土事务,从无意搞对外扩张。美国政客对中国主流看法是:中国要取代美国,成为新的世界老大:搞经济霸权、军事霸权、输出意识形态、输出制度,建立跨国集团,最终主导国际社会。中国做的每一步,都是有目的的,例如中国搞南海,就是要统治东南亚;统一台湾,目的是日本。美国想象的中国,其实就是美国自己,或者昂撒海盗。这个心理机制叫“投射”(projection),把自己的形象投射到对方身上。中国古话,“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有一句更贴切的俗话:“狗眼看人低”。不过,美国之所以这么看中国,和苏联有很大关系:因为在这些方面,苏联和美国是完全对称的,苏联的存在让美国相信,所有大国最终都和美国一样。其实人类一直有这个问题:狩猎者是无法理解农耕者的;海盗也无法理解农民。所以,讲好中国故事,特别重要的一条是向外国人讲中国的历史:一直都是对内的,并无对外侵略的想法。所以马斯克说中国人“internally focused”,是说明了中国人的“对内性”,是帮中国人“说话”了的。不过,他说美国不“acquisitive”是不准确的:美国本质依然是掠夺型的、扩张型的,还是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只不过美国采取的是比军事更加“高级”的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从经济和文化上主导对方,是更加高维的帝国主义。所以,中美本质“道不同”,并没有那么多的共享价值 5)必须用易于理解的方式解释台湾问题。马斯克比较好的阐释了台湾问题:他用夏威夷的例子来比较台湾是很形象的,很容易让美国人理解;他也明确了中国要统一的预期:统一是100%会发生的,是摆在桌面上的。由于台湾问题是引发中美冲突的最直接的一个风险点,所以必须让外国人充分理解中国大陆对台湾的诉求。这里面有一个很核心的一点,是不在少数的外国人认为中国其实是在“侵略”台湾,是对外扩张的举动,并以此证明中国有对外的领土野心。本质上,他们不能理解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理解在中国人看来,这是内政的一部分。这就可以接上马斯克说的,自古以来中国就关注本土事务,历史上打了很多的内战。台湾问题正是本土事务,是二战以后中国内战的延续。从一开始,它就与对外扩张无关6)“中国故事”的传播,有时越简单越好:如马斯克在访谈里和Lex谈论的,中国人非常勤劳,想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想过得更好,关心的是自己的事,关心的是本国的事,这就可以了。并且这个东西数千年如此,一脉相承,中国对外国从来就不是威胁。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画像,可以作为一切的起点。其实可以让外国人看看,中国人最常用的祝福、追求、愿景。福禄寿、万事如意、恭喜发财。都是很务实的东西。日本后来对美国/西方传播的文化软实力,就是禅道、东方玄学与传统文化、动漫游戏等,都是非政治、去政治化的东西。这些往往远比政治化的东西管用。中国的政治制度、价值等可以宣传解释,但这是难度更大的事情,宜在确立了中国与中国人的基本画像之后再进行 7)“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讲中国故事,不能仅只中国自己讲,还得由外国人讲。像马斯克这样的人出来讲,一句顶上百句,上千句,甚至上万句。虽然他谈不上对中国有多深入的了解,但那几条一说,就是一个轮廓,一个画像,就很有效果,人们很容易理解,也能听得进去。尽管有MAGA共和党利用马斯克在中国的商业利益黑化他,说他被中国收买,但精英群体、高知群体(譬如Lex Fridman的读者,属于高知中的高知),是不会受这些反智民粹言论影响的,马斯克讲的话对他们会有很大的穿透力、影响力 综上,马斯克的访谈,虽然内容不多,但对塑造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故事,都是有启发的。(全文结束)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姬永锋

    矫情,冯德莱恩纪念“水晶之夜”摘自 后沙 后沙月光 11月9日,真是个令德国人为难的日子,“帝制终结”发生在这一天(1918年,德皇威廉二世退位)、“慕尼黑啤酒馆暴动”发生在这一天、“水晶之夜”发生在这一天、“柏林墙倒塌”也发生在这一天。要是都去纪念,德国人确实也是够累的,德国政客和媒体一般都是有选择的纪念某个日子,今年也不例外。德国总理朔尔茨官方推特纪念的是“慕尼黑啤酒馆暴动”100周年。作为德国总理,担心政变是可以理解的,但不知道他在表达什么?从1923年暴动到1933年执政,希特勒走了10年。希特勒和纳粹就是通过民主选举上台的,一切都合乎魏玛宪法的程序。朔尔茨作为社民党领袖,如果真的要总结教训,难道不是应当反思社民党当年为什么不与德共联手阻止纳粹上台吗?而另一个德国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则选择纪念“水晶之夜”。她的推文很简单:“1938年11月9日,永远不再是现在”。很多网友在质疑她的动机,她要借机含蓄地表达对以色列的支持,因为“水晶之夜”是德国大规模迫害犹太人的开始。冯德莱恩配图,自己身穿黑衣,手持白花,一脸肃穆。她既然说“永远不再是现在”,那为什么她从来就不曾为巴勒斯坦人民的遭遇表示同情?所以,她发文纪念“水晶之夜”不是为了反思历史,而是为了借机表达自己今天的政治立场。就“水晶之夜”本身来说,也已被西方涂改得模糊不清。“水晶之夜”是怎么来的?西方比较标准的说法:1938年10月28日,1.7万名德国犹太人在午夜突然被德国政府宣布驱逐到波兰。由于波兰政府拒绝开放边境,于是这批犹太人只好停留在德波边境线上,等待入境。赫舍·格林斯潘(Herschel Grynszpan),一名在法国的犹太裔德国青年,于11月3日接到一封家人寄来的明信片,叙述他们被驱逐的可怕经历。11月7日,星期一,17岁的格林斯潘买了一只左轮手枪前往德国大使馆,接待员把他领到外交秘书恩斯特·冯·拉特(Ernst vom Rath)的办公室。格林斯潘进来后,连开五枪,两发子弹击中冯拉特的腹部。外交官的死讯传到柏林,成为了“水晶之夜”导火索。11月9日晚,希特勒正准备出席在慕尼黑举行的纪念啤酒馆暴动15周年活动。在听到冯·拉特死讯后,勃然大怒的希特勒与戈培尔耳语,说了一句“应当放手让冲锋队行动”,随后离去。戈培尔说,“今晚估计要发生反对犹太人的自发性示威,我们对此不应干涉”。11月10日1点20分,海德里希发特急电报指示手下:“不得阻拦即将发生的示威”,“犹太人教堂可以烧毁,但不得危及德国人的财产”,“犹太人的店铺与私人住宅可以捣毁,但不得劫掠”,“犹太人,特别是有钱的犹太人应予逮捕,人数视现有监狱能容纳多少而定”……在纳粹操纵之下,德国人袭击犹太人住宅、商店和教堂。许多犹太人被从家中拖出打死,街面上铺满了碎玻璃,在路灯下犹如闪闪发光的水晶。随后是德国和奥地利(已合并)的犹太人被送进了达豪、布痕瓦尔德和萨克森豪森等集中营。这是欧洲第一起由政府组织的反犹行动,是纳粹集体屠杀犹太人的第一步。然而,西方对此事的叙述是有问题的。希特勒这种人是不会因为情绪失控而做出仓促决定的。德国人在境外遭到犹太人暗杀或袭击,也不是第一次。1936年2月,一名来自法兰克福的犹太学生刺杀了纳粹在瑞士的头目威廉·古斯特洛夫(达沃斯,以拜访为名,近距离射杀)希特勒也是勃然大怒,但他采取的行动是将一艘邮轮以“古斯特洛夫”的名字来命名。1938年,他之所以制造“水晶之夜”是因为时机已经成熟。所谓时机,是指国内外环境。德国国内无须多言,社会上长期存在着反犹情绪,犹如等待爆发的火山。希特勒顾忌的是国际环境,从1933年-1938年初,纳粹德国反犹的主要手段是驱逐出境,集中营里关押的是德共等左翼人士(西方不提这些)1.7万名德国犹太人突然被驱逐到波兰,就是“驱逐政策”的一部分。而德国发动“水晶之夜”真正的外部因素,就是《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签署的《慕尼黑协定》等于是英法告知希特勒:除了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你还可以做你任何想做的事情。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屁颠屁颠地一趟一趟往德国跑,他们难道不知道纳粹对犹太人的态度?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欧洲的“和平”,捷克斯洛伐克表示完全不能接受领土被瓜分,张伯伦直接威胁布拉格:“如果德国因此挑起战争,那么英法两国将不会协助捷克斯洛伐克。”简单说,如果因为你的反抗而遭到纳粹侵略,那就是你的责任。接着,1938年10月5日,德国出兵占领了苏台德地区,大家满意了?11月9日,德国就发生了“水晶之夜”,这是一环接一环的事件,决不是什么希特勒勃然大怒而采取的紧急行动,因为内外条件都已具备了。不要说制裁,德国甚至不用担心受到欧洲和美国的谴责。在对待犹太人方面,1938年7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召集了一次专门讨论犹太难民问题的国际会议。7月6日到7月15日,32个国家代表聚集在临近瑞士边境的法国小城埃维昂莱班开会(Evian Conference)中国未被邀请,因为中国不排斥犹太难民。所以这场伪善的会议,结果早就注定。希特勒在得知会议的消息后宣称,如果其他国家愿意接受德国犹太人,他会协助他们离开。会议结果: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全部拒绝犹太难民进入,连谴责纳粹迫害犹太人的声明都无法通过。这一事实被纳粹加以广泛宣传。“水晶之夜”之前,反犹主义(anti-semitism)在西方各处都有,城市里、农村里都充满着对犹太人的不满。“水晶之夜”是官方将德国社会根深蒂固的反犹情绪转化为了行动。而很多小国早就在磨刀霍霍,1941年德军向苏联挺进时,立陶宛人在三天之内就在维尔纽斯屠杀了3800名犹太人,这笔账要不要算?英国、法国、俄国也是充满着反犹传统,远的可以还说到英国的金雀花王朝,他们认为反犹是天然的,是基督徒理所当然的立场。说件英国人不愿意提及的历史:1189年,理查德一世(狮心王)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为英格兰国王,一些犹太商人汇集到伦敦,想搞好与新国王的关系。老国王曾下令禁止犹太人在仪式上出现,但他们竟然进入大厅送礼。理查德一世收下了礼物,却暗示左右杀了这些“肮脏”的东西,有的犹太人活着逃到街上,却被民众包围,见一个杀一个。街上杀完后,伦敦开始追杀躲在屋子里的犹太人,无论男女老幼,能找到的都杀掉或者从窗口扔下火堆里,屠杀进行了一天一夜。最后法官判处三个暴民死刑,原因是他们错烧了基督徒的房子。理查德一世率军参加十字军东征时,路过每一座英国城市就要屠杀犹太人,在约克郡杀了三天,活着的犹太人在城堡里藏好财宝集体自杀。现在,理查德一世的雕像还矗立在伦敦。欧洲迫害犹太人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水晶之夜”爆发时,欧洲是默许的,因为他们理解。而中国人是非常不理解的,1938年11月底,“水晶之夜”消息传到中国后,中国知识分子的评论是:人们竟像是阅读着《山海经》,骇怪得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巴黎一位犹太青年暗杀了德国使馆一个秘书,希特勒竟以“夷全族”的办法来从事报复,这真是古今中外未之前闻的奇事!同样,今天的中国网友对发生在巴勒斯坦地区的残暴罪行也不大理解。我们认为无论是当年还是现在,大规模屠杀平民的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都是应当加以谴责的。加沙地带的平民,不就是正在被“夷全族”吗?哪怕你躲在医院、学校、联合国机构里都没有用。当年,在巴黎暗杀德国外交官的格林斯潘曾被人指责:一个人的袭击害死了数万名犹太人。他被引渡到德国处死时,有的人还说他活该。现在说他反抗纳粹是正义的行为。其实,有没有格林斯潘的暗杀行动,都无法改变纳粹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计划。格林斯潘只不过是在特定的时机给了希特勒一个借口制造“水晶之夜”罢了,然后几百万犹太人都成了“罪犯”,纳粹还说得振振有辞。冯德莱恩第一时间跑到以色列给内塔尼亚胡站台,立场已经非常明确。她拿“水晶之夜”说事,显得非常矫情。冯德莱恩记得住德国的历史,难道看不到巴勒斯坦血淋淋的现实吗?人们反对的是一切形式的种族迫害行为,而不仅仅是犹太人这个特例,这才是记住“水晶之夜”的真正意义。她这么做不是傻,而是坏,这是在怂恿以色列继续错下去。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7. 微博附图
    8. 微博附图
    9.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悠悠讲故事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习五一

    #巴以冲突# 【晨枫:以色列要打响第二次独立战争?】“这是我们的第二次独立战争(This is our second War of Independence)”。10月28日,内塔尼亚胡在电视新闻发布会上这样对全世界宣告。作为总理,作为向全世界讲话的关键词,他当然不可能是随口说说的。在以色列的历次中东战争中,独立战争具有特殊意义,因为这是以色列从无到有的战争。之后的战争在战绩上或许更辉煌,但在重要性方面,没有一次可以与独立战争相比。内塔尼亚胡将当前的加沙战争比作独立战争,是什么意思呢?在强调“国家存亡在此一举”方面,这当然是有意义的。1973年的十月战争同样非常惊险,以色列差点被打灭了香火。但是现在哈马斯的突袭再凶猛,在军事上对以色列并没有十月战争初期那样的压力,抹平以色列的可能性也不存在。在这一点上,独立战争不是恰当的比照,因为那时阿拉伯军队真有可能把以色列抹除。最重要的是,独立战争有一个“从什么中独立出来”的问题。独立战争在技术上是从1948年5月15日开始的,但实际上是从英国托管时代开始的。它既可以说是从英国托管中独立,也可以说是从阿拉伯世界中独立。现在,哈马斯打突袭,真主党在打摩擦,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那么这次以色列是从什么中独立出来呢?内塔尼亚胡还用了一个在以色列语境里份量极重的说法:Never again now。Never again是犹太人在二战大屠杀后发出的誓言,直译为“永远不再发生”,这里特指大屠杀和犹太人受凌辱、杀戮永远不再发生,也特指犹太人不再靠任何人的救赎,要靠自己生存。以色列军人誓言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这个Never again,世界各地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的共同主题也是Never again。内塔尼亚胡为什么在现在重发这个重誓呢?冲突开始以来,阿拉伯世界异口同声地支持巴勒斯坦,整个全球南方也毫不犹豫地支持巴勒斯坦。哈马斯或许成功地团结了阿拉伯人,不管是逊尼派武装如哈马斯自己和圣战者,还是什叶派武装如真主党,没有投身战斗的,就在摩拳擦掌。军事压力并不是以色列最担心的,谈不上Never again。最使以色列心寒的是在联大紧急会议上,约旦提案的表决结果显示出令以色列极度不安的趋势,以色列驻联大代表甚至绝望地咆哮:“今天是一个臭名昭著的日子。我们都目睹了联合国不再拥有哪怕一丁点的合法性……”。当然,联合国要是没有合法性,以色列就没有存在的法理依据了。约旦提案要求在加沙立刻停火,容许人道主义救援,同时无条件释放所有被俘平民。表决结果为:120个国家赞成,14个国家反对,45个国家弃权。其中有意思的是:G7中只有美国反对,5国弃权,法国还投了赞成票;五眼中,只有美国反对,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弃权,新西兰“竟然”投了赞成票;Quad中只有美国反对,其余统统弃权,包括自诩全球南方领袖的印度和永远紧跟美国的日本,韩国不是Quad,韩国也弃权;北约盟国中,只有东欧的克罗地亚、捷克、匈牙利跟着美国投反对票,比利时、法国、爱尔兰、挪威、葡萄牙、斯洛文尼亚、西班牙、土耳其都投了赞成票,其余统统弃权,包括跟随美国很紧的波兰和一向“负罪支持”以色列的德国;在欧洲的主要永久中立国里,奥地利跟随美国,投了反对票,瑞士投了赞成票,即将加入北约的瑞典弃权。以色列是个小国。75年来,尤其是1967年六天战争(也称第三次中东战争)后,美国开始大力援助以色列以来,以色列习惯于接受西方从政治、经济到军事、文化的坚定支持,以此为自我标榜的道德高地的基础。西方一致、坚定的支持也是以色列安全的物质基础。内塔尼亚胡在讲话中标榜以军是“世界上最仁义的军队”,由此可以延伸到“以色列是世界上最道义的国家”,这也是以色列人自我认知的基石。联大决议没有约束力,说明的是世界的人心所向。美国和以色列对全球南方投赞成票未必没有心理准备,北约盟国中法国和土耳其支持约旦提案也可以期待,但比利时、爱尔兰、挪威、葡萄牙、斯洛文尼亚、西班牙也投赞成票,五眼中的新西兰也投赞成票,只能使美国和以色列失望。其他北约、Quad国家统统弃权,使得美国和以色列感到寒风中的孤独。以色列依然得到美国的“无条件支持”,但这“无条件”也是有条件的,传说中拜登向内塔尼亚胡施加压力,要求不要大规模入侵,这既有军事上“不可能的任务”的实际考虑,也有避免把美国拖下水的政治考虑。毕竟美国现在很困难。美中竞争是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美国用尽阴谋诡计,但围堵中国的“干净世界”变成围堵自己的“小院高墙”,最要命的是无法重建制造业和竞争力,使得美国霸权的可持续性越来越黯淡。乌克兰战争已经是不肯愈合的大伤口,美国特别不想以色列再给自己添一个更大的、不能愈合的伤口。加沙战争与历次中东战争不一样,与阿拉伯正规军打的战争“有始有终”,与哈马斯或者真主党打的战争很可能“有始无终”。这还是远忧,美国还有近虑。美国正在努力安排11月APEC期间的中美峰会。一切迹象表明,中国领导人很可能会出席APEC,并参加场外峰会。说到底,改善中美关系符合中国利益。中国现在不需要美国做多少让步,或者说,美国能做的让步是中国的“外快”,但中国的生存与发展不取决于美国的让步。贸易战成了美国自己下不来的台,芯片战也越打越无厘头,“台独”顶多有在如来佛手掌里撒尿的本事,日韩和欧盟在急着拉上中国举行峰会。拜登一方面急着和中国领导人会晤,另一方面手里的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消失。APEC后第二天就是预定的政府停摆第一天。美国新议长可以光速通过给以色列的援助法案,但什么时候才能通过预算就只有天知道了。新议长因为预算法案拉不拢各方,被党内极右派再次干下去的可能性都不能说不存在。另一方面,美国页岩油气和欧洲能源去碳化使得中东重新考虑自己的长远战略定位,但中东石油在今天依然是举足轻重的战略资源。1973年十月战争后,阿拉伯世界用“石油危机”惩罚欧美。如果加沙战争引发“石油危机2.0”,这对当前脆弱的欧美经济来说是比乌克兰战争更大的不可承受之重。要是中东石油“一怒之下”去美元化,更是动摇美国经济霸权的根基。美国急需一个“对美国友好”的世界,而不是对美国更加敌对的世界。这一切都决定了美国的支持不再是“无条件”的。在以色列,联合国是一个讨厌的东西。一方面,以色列的存在是建立在联合国第181号决议的法理基础上。另一方面,联合国几乎在每一次战争上都在“碍以色列的事”。在独立战争中,联合国命令以军最后停止进军,否则新生的以色列可能不需要等到1967年就占领了整个“圣经上的土地”。在西奈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中,联合国勒令英法从苏伊士运河区撤军和以色列从西奈撤军,以色列被迫放弃“我们自己打下来的土地”。在六天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同样也是联合国决议迫使以军停止行动,否则以军能一路打到大马士革、安曼、开罗。十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觉得最窝火的。在埃军、叙军突袭得手的时候,联合国坐视不管;以军好不容易渡河反攻了,联合国决议规定迫使以军停止行动,以军只来得及对埃军第三军团形成包围圈,也没有时间冲进大马士革。在之后历次冲突中,联合国也一直站在阿拉伯人的一边,尽管美国的否决权和以色列的强权和暴力一直把联合国代表的世界公义踩在脚下。但每一次,尤其是在六天战争之后,以色列不仅得到美国的无条件支持,还一般能得到整个欧美(包括广义欧美的日韩澳新)的支持。这对以色列的安全感十分重要。而现在,以色列在西奈战争中的孤独感又回来了。美国没有“抛弃”以色列,但美国的支持不绝对,对于以色列就是绝对不支持。美国之外的广义欧美的支持早就不绝对了,现在只是不反对以色列而已,这样的漠然和疏远是以色列从未体验过的。以色列以为哈马斯的主动攻击可以为以色列赢得世界的绝对支持,结果连美国都不绝对支持,美国之外的广义欧美索性不支持。难怪内塔尼亚胡要打第二次独立战争。问题是以色列要从什么中独立出来,依然没有想好。从联合国独立出来?从广义欧美独立出来?独立战争也要有前面的被占领,以色列被谁占领?阿拉伯人?“世界反犹势力”?还是说以色列要从犹太复国主义的占领中独立出来?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东邪影视

    没有反思,谈何进步?
    1. 微博附图
    转发 244评论 216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邓飞

    当第三世界的领袖要花多少钱?? 辉煌新说 2023-09-25 19:11 发表于河北二战结束后,苏联为了挑战美国霸权,谋求世界领导者地位,同时为了推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第三世界开展了大规模的援助行动。尤其到苏联后期,进行了超出国力承受范围的对外援助,投入力度之大、范围之广都超过了同时期的美国。二战结束后至斯大林逝世,苏联即开始对社会主义阵营12个国家大力开展援助。随着苏联国力的增强,战略野心不断膨胀,赫鲁晓夫时代开始向“非资本主义道路”的第三世界提供援助,到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时,受援国已经达到27个。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进一步加强全球战略攻势,在第三世界广泛培养亲苏势力,到1981年苏联援助国数量达到64个,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重要的第三世界国家。那么,为了支撑这么大的援助规模,苏联花了多少钱呢?这个数据当时是保密的,苏联虽然也正式公布一些数据,但都是被严重压缩的。比如根据1973年苏联政府统计公报,1967年至1972年的对外经济援助每年在1.94亿美元至8.65亿美元不等,这仅仅是实际数据的十分之一左右。直到苏联解体之前,面临民众“公开化”要求的压力,苏联政府第一次全面公布了对外援助情况:截止到1989年,苏联共向12个社会主义国家和49个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858亿卢布贷款,按照美元汇率约1490亿美元,这个规模大致相当于苏联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总量的8%左右,远远超过美、英、法等国的对外援助规模。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全部债权,到90年代末至2010年前后,俄罗斯单独或通过巴黎俱乐部与受援国达成了债务协议,这些债务国欠债数量分别是:古巴320亿美元、朝鲜110.96亿美元、伊拉克120亿美元、蒙古112亿美元、阿富汗105亿美元、叙利亚98亿美元、越南94亿美元、利比亚46亿美元、阿尔及利亚47亿美元、埃塞俄比亚48亿美元、也门53亿美元、莫桑比克20亿美元、巴基斯坦50亿美元,南斯拉夫43亿美元、坦桑尼亚20亿美元以及赞比亚10亿美元。另外,这仅仅是部分国家的债务情况,绝大多数东欧和拉美国家都没有算进去。由于援助规模很大,以至于苏援在很多国家的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甚至成为一些国家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据统计,苏联的援助项目和贷款占据了印度工业产值的17%,叙利亚经济总投资的15.3%,阿富汗工业投资的30%以上,伊拉克、阿尔及利亚、埃及等国家60%以上的工程是苏联承包援建的。苏联解体后,像朝鲜、越南、古巴等这些长期依赖苏联援助的国家,经济立即陷入巨大困境。六七十年代这些国家都是耀眼的“社会主义明灯”,人民生活普遍比周边发展中国家好,其实这都是苏联人民勒紧裤腰带,大力输血的结果。有人或以为苏联是高积累、低消费的经济模式,即使是维持这么大的援助,也肯定”不差钱”,其实不然。苏联到70年代中后期经济情况就恶化,开始向西方发达国家借债,苏联解体的时候,已经欠下西方660亿美元的债务,以至于成为90年代俄罗斯的沉重负担,到普京时代才还清。然而一边借外债,一边又大举援助他国,维持“强国形象”,这实在是匪夷所思的“打肿脸充胖子”。那么,苏联巨额援助是否取得了巨额回报?是不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没有能力援助这些亚非拉国家,只有苏联独具慧眼,抓住了第三世界的市场和机遇?答案是否定的。首先,苏联援助的都是最穷国,根本没有偿还债务的能力。苏联援助外交初期,受援国偿债情况就不乐观,1955至1968年,按照计划应该偿还32.67亿美元,实际仅偿还9.09亿美元。进入八十年代,苏联的援助进入还款高峰期,按计划每年能受援国需要偿还40亿卢布左右,但是到账率不足20%。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虽然继承了对这些国家的债权,但是绝大多数国家随着失去了苏联支持,经济财政急剧恶化,更失去偿债能力,最终绝大多数债务都被免除。分别是:古巴288亿美元(减免比例90%,下同)、朝鲜约101亿美元(90%)、伊拉克120亿美元(100%)、利比亚46亿美元(100%)、阿尔及利亚47亿美元(100%)、阿富汗105亿美元(94.5%)、蒙古112亿美元(98%)、埃塞俄比亚48亿美元(97%),越南94亿美元(86%),叙利亚98亿美元(73%),也门53亿美元(80%)、莫桑比克20亿美元(80%)。另外,减免比例不详的还有巴基斯坦50亿美元,南斯拉夫43亿美元,坦桑尼亚20亿美元,赞比亚10亿美元。因此,可以说,苏联对多数国家的投资和援助最后基本都是“打水漂”了,而这些钱都是苏联极力压低国内人民的收入和福利,降低人民生活水平挤出来的真金白银。再者,苏联援助的多是政治风险极高,或不讲信用的国家。以埃及为例,1970年萨达特总统上台后,苏联认为在非洲开拓影响力的机会来了,立即与其签订《苏埃友好合作条约》,向其提供50亿美元的经济、军事援助,派遣专家顾问达18000多人帮助埃及发展,还为其修建了举世著名的“阿斯旺水坝”。然而,没过几年,萨达特转而与美国、以色列亲近,苏埃关系急剧恶化, 先是于1976年废除《苏埃友好合作条约》,关闭苏联驻埃及的外交机构,最后,1978年萨达特慷慨激昂地在人民议会正式宣布终止偿还所欠苏联的约40亿美元的债务。一厢情愿想领导和控制其他国家的苏联却漠视教训,三年后,萨达特遇刺、穆巴拉克上台,苏联再次向埃及提供援助。苏联曾经向利比亚援助46亿美元,卡扎菲政权一直拒绝偿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宣布免除利比亚45亿美元的债务。其实,利比亚石油资源丰富、财力充沛,人均生活水平甚至高于苏联和俄罗斯。苏联为什么会在这种高风险低回报的路子上越走越远,最后深深地陷进去呢?这根源于苏联的外交目的和决策机制。首先,苏联急于建立世界领导权,过度迷信自己的经济实力和金钱的力量,采取了机会主义的“金元外交”政策;其次,苏联不像美国的对外援助一样,有国际开发署这样的专门机构评估风险,并且要经过国会的审议批准。苏联政府要援助谁和援助多少钱,由少数几个人说了算,这种充满长官意志的决策很难是科学明智的。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经营亚非殖民地数百年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于是采取了风险较低的有限投资、贸易优惠加人道主义援助的形式。苏联出于政治目的,其经济援助往往是不计成本的,慷慨对第三世界解囊相助。希望用这种沉重的经济代价,换来第三世界领导者的形象。但是,从长远看,苏联的援助政策是失败的。从最根本的外交目的上来讲,苏联并没有收获所期待的坚定盟友。苏联曾经重点援助过的南斯拉夫、中国、埃及、智利,无一不是最终反目。更多小国家跟苏联友好,是冲着钱而来的,尼克松说“如果没有经济和军事援助,莫斯科在第三世界的朋友连一家都支撑不下去”。时至今日,俄罗斯在当年苏联曾经经营过的绝大数地区都没有影响力,苏联的援助并没有像英国、美国包括法国那样在经营过的地区留下丰富的“外交遗产”。从经济回报上看,苏联也是失大于得,它所投资的都是重工业工程,建设周期长、回报慢,多数工程到苏联解体或受援国发生政治动荡后就成为烂尾工程。从援助资金本身效力来讲,苏联的援助也没有根本改观本国落后面貌,虽然为落后国家建设了不少工业项目和提供了不少贷款,但现在依然是最不发达国家,事实证明苏联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在亚非拉国家是不适合的。总之,苏联虽然扩展了全球影响力,但是并没有获得全球领袖的地位。反而越到后期,苏联的政治经济模式,在受援国产生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苏联模式的神话终于破产。看来,金钱买不到真朋友,关键还在于志同道合。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petriv

    巴赫穆特拼多多拼了这么久,普里戈金终于拼团成功!本来巴赫穆特市区最后还剩一个纪念碑和周围几栋房子,普里戈津说,他们攻破的是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然后,然后宣布离开。瓦格纳已经在转移了,有运输机载着把兔儿们和重武器抵达北苏丹。普里戈金台吉接了新单,达尔富尔军阀雇他们打北苏丹政府军。还是打使命召唤呢?换个地图再开一局?与此同时,吴国人宣布退出巴赫穆特之时,就是反攻正式开始之时。你拼多多你的,我618我的。晋军已经从扎波罗热抽调兵力去支援巴赫穆特侧翼。5月初,晋军强制疏散了扎波罗热27个居民点的平民,现在城镇几乎是空的。好处是游击队无法隐蔽了,但是晋军在当地需要的一切资源和服务,也都得自理,就他们那个糟烂的后勤。现在是这样,吴军喊一阵“大的要来了!”,晋军这边就是一阵紧张期,半天没动静,就松弛下来。然后,吴军再喊一阵,“大的要来了”,晋军再紧张一阵,然而大的还是不来,南线晋军就再次松弛下来。胶合板大元帅这几天亲自视察了扎波罗热前线,嘘寒问暖,关心战士们的伙食,钻地堡下战壕,回归老本行,实地勘察防线施工质量。这回司机到日本,应该收获不小。给F16这事,美帝不想刺激晋国,让英国冲前头,然而英国根本没有F16,于是找上了最恨晋国的荷兰,F16荷兰给。马克龙一看要成事,也想出风头,法国也要参加战斗机项目,可是法国也没F16。估计最终英法大概就是出钱,出训练场地,给一些弹药,当然,最重要的是,出面,挡在美帝前面。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华商报

    【苏丹军方:将“在几小时内”确保中美英法外交官及公民撤离】据美联社和英国广播公司(BBC)最新消息,苏丹军方22日表示,正协调使用军机帮助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外交官和公民撤出该国,将“在未来几小时内确保撤离”。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4月21日晚,苏丹外交部表示,在停火期间将协调侨民撤离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大越楚卿

    苏丹内战,苏丹军方称,中美英法等国将撤离外交官和公民。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微天下

    【苏丹军方:将“在几小时内”确保中美英法外交官及公民撤离】据美联社和英国广播公司最新消息,苏丹军方22日表示,正协调使用军机帮助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外交官和公民撤出该国,将“在未来几小时内确保撤离”。苏丹武装部队总司令布尔汉表示,沙特阿拉伯的外交官已从苏丹港撤离并乘飞机回国,“ ...展开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刘帅168

    《苏丹军方:将“在几小时内”确保中美英法外交官及国民撤离》据美联社和英国广播公司最新消息,苏丹军方22日表示,正协调使用军机帮助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外交官和国民撤出该国,将“在未来几小时内确保撤离”。网页链接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辣阴_OFFICIAL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观察者网

    100多年都没实现的泛亚铁路网,中国能建成吗?早在1900年,英法殖民当局就规划兴建一条连接中国并纵向贯穿整个东南亚的铁路,从云南昆明出发,终点是新加坡。100多年过去了,这一概念的参与者已经换了几轮,线路的规划也不知改变了多少次,目前仍没有达成的时间表,这背后博弈的艰难可想而知。 长图 长图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SardarII

    我不喜欢上野千鹤子和她本人的私生活没有任何关系,我纯粹就是认为她在慰安妇问题上所批判的“民族叙事”实际上和英法在第二次中东战争时候批判纳赛尔将运河收归国有的行为是“极端民族主义,阿拉伯纳粹”没有任何区别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余皪KrisFish

    //@欧玛omar: 这你也tm有脸说?怎么不说抗美援朝时美国人杀了多少中国人?怎么不说鸦片战争犹太人如何袭击无辜中国人,怎么不说英法怎么烧无辜中国人文物,怎么不说美国人屠杀帮他们修铁路的中国人?怎么不说美国人如何支持中国台湾破坏中国人民民间感情。这一切你tm不提,反而你提美国人援华?
    展开全文
    抗战期间,美国援华清单 长图
    1. 微博附图
    转发 853评论 433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郇晓虎-

    后期19、关于马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她们必须写进党章!并考虑组织专家写成通俗读物供国内爱国人士和群众阅读;同时翻译成英法德俄日等语言,向国际传播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治理模式!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于洋律师

    大家都知道,一战中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是战败国,战后很悲惨。但还有一个更惨的战败国,那就是当时的“西亚病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因为“站错了队”,战后被英法等列强瓜分,几乎到了亡国的地步,虽然因为凯末尔的横空出世,保住了国脉,但被迫放弃了一大半国土,领土面积由一战前大约210万平方公里一次性缩小到78万平方公里,境内各民族纷纷独立,在其原有国土上新建的国家有四十多个,本已日落西山的土耳其沦为彻头彻尾的小国和弱国,直到今天,虽然野心不小,但仍摆脱不了四流国家的角度。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时的“东亚病夫”中国,明智的站在英法协约国阵营一边,成为战胜国,战后虽然许多合理诉求没有实现,但中国以独立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废除了一些不平等条约,大大的改善了清末以来的国际形象和地位。设想一下,如果中国当时昏了头加入了德奥同盟国阵营,下场该会是多么的悲惨!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风语智者739

    同感否?名教授公正评价主席让国人炸锅....(一针见血)→互联网帮助我打开了视野。在香港大学,我开始经常浏览应该由海外华人主办的“XXX”网站,其中的“毛主席”和“中国”两个专栏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由此接触到了很多在内地看不到的关于文革、反右、新中国、毛主席的文章。这些文章主要发表于海外网站上,多由海外华人撰写,也有一部分是国外学者写的研究报告。这些文章和报告仿佛一下子为我打开了一扇天窗,再结合自己少年儿童时期的亲身经历,使我对毛主席和他的时代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晨光微读m 2023-01-15 00:11 发表于江西:很高兴有机会与在座的老中青各位同志交流汇报我的思想认识。谨以此纪念缅怀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我是一名高校教师,一个教授。我对毛主席的认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0—1980自然相信与肯定阶段1960年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这时年轻的人民共和国刚刚庆祝过她的第10个生日。我们这代人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在整个中小学即少年儿童时期,沐浴着新中国的阳光健康成长,无忧无虑,有一个幸福、快乐、完整的童年。我们这代人从小自然地、天经地义地热爱新中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毛主席。毛主席是我心中自然的偶像。我们对革命先辈、英雄、工农兵劳模充满了敬仰与爱戴。第二阶段:1980—1999怀疑与否定阶段1976年毛主席去世。到了70年代末期,社会上一小部分人悄然刮起了否定文·革、否定反·右、否定公有制之风。这一小部分人在社会上虽然是少数(其人数不超过人口总数的5%),但他们有权有势,有的还身居要职,掌握着话语权,所以影响很大。他们抓住新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某一点不足或不完善,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进行所谓的反思、批判,进而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否定新中国、否定毛主席、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一时之间,社会上怀疑过去、否定新中国之风甚嚣尘上。我于高考恢复后的第一年即1977年以知青的身份考入云南大学本科学习,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批受益者,正好赶上这一期间的“否定”“怀疑”热。青年人单纯热情、容易跟潮流、接受“新”事物快,我差不多全盘接受了这波“否定热”。我很快也学着“主流话语”的腔调,否定这,否定那,鄙视毛主席,痛批毛主席,抱怨他为什么不这样,为什么不那样,似乎我比毛主席高明不知道多少倍。俨然一副“新青年”的架势。惟恐不否定过去、不非毛,就被人说赶不上潮流、不时髦。这一阶段的我对毛主席和毛主席想产生了动摇甚至否定。这实际上是不经思考分析的盲目的跟潮流。在近20年的时间内,我变成了大海上一艘随风飘动的小船。我与毛主席之间剩下的唯一纽带就是“毛主席诗词”,记得大约是1990年,我与一位挚友因为对毛主席诗词的评价问题进行了长达半天之久的辩论。这一期间,随着西方文化在我国的长驱直人,我对西方文化推崇备至、趋之若骛,甚至到了言必称美英法德的程度。同时也开始了我新的寻偶之旅。我阅读了不少的西方名着、人物传记,我先后崇拜过拿破仑、俾斯迈、克伦威尔、华盛顿、林肯等。但是,近20年过去了,我并没有发现和找到真正值得我崇拜的偶像。我开始怀疑世界上是否真的有值得人们崇拜的偶像和英雄!?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否定之否定阶段1999年5月发生了美国悍然轰炸我住南联盟大使馆、导致我三名使馆工作人员死亡多名受伤的严重事件。事发后,美国始终拒绝正式道歉。这件事深深刺痛了我麻木已久的心。这期间,我正好在美国杨伯翰大学做访问学者,8月份我提前结束了在美的访学计划,回到香港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又发生了在南中国海上空美国间谍飞机撞毁我空军战斗机及其飞行员的严重事件,事后美国再次拒绝正式道歉。这件事又一次震撼刺痛了我的心。以上两件事使我陷入了长久的、深深的思考,我怎么都搞不明白,近20年来,中国一直待若上宾、甚至被某些人视为“战略盟友”和“救世主”的美国为何对中国如此蛮横残暴、毫不讲理?这是朋友吗??这样的朋友值得交吗???美国是否真像某些精英权贵学者所说的那样“民主”“自由”“博爱”?是扞卫秩序的世界警察??在这一期间,互联网帮助我打开了视野。在香港大学,我开始经常浏览应该由海外华人主办的“XXX”网站,其中的“毛主席”和“中国”两个专栏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由此接触到了很多在内地看不到的关于文革、反右、新中国、毛主席的文章。这些文章主要发表于海外网站上,多由海外华人撰写,也有一部分是国外学者写的研究报告。这些文章和报告仿佛一下子为我打开了一扇天窗,再结合自己少年儿童时期的亲身经历,使我对毛主席和他的时代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这些认识包括:毛主席所接手的中国是一个没有石油,没有重工业,连火柴铁钉甚至都没办法生产的国家!一个刚刚遭受了百年战乱、一穷二白、满目创痍的世界最贫穷的大国!在全国人口中,90%以上是文盲半文盲,人均寿命不过35岁!而全国仅有的一点财富又被蒋介石集团洗劫一空,劫持去了台湾!就是这样一个破破烂烂的中国,还没等建设开始,一周年国庆都还没到,美国人就打上门来了。换成今天的一些人,可能就学了卡扎菲上校,“识时务者为俊杰”了。但毛主席不是卡扎菲,从1840年起受尽洋人欺压的中国人也再不肯弯下自己刚刚挺直的腰杆,于是我的父辈们“拿起枪、跨过江、打败美帝野心狼”!一个破破烂烂的中国,一支几乎完全由农民组成的军队,在毛主席的统帅下,竟把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及其盟友所组成的联军从鸭绿江边一举打回了38线以南,并从此再也无法越雷池一步,即使其它一切都不谈,仅凭此一点,就足以令我对毛主席敬佩无比!接下来,美国人自然恼羞成怒,与最发达的西方国家后来还包括前苏联勾结一体、南北夹击,开始了对中国长达几十年的封锁。然而在铁桶一般的封锁中,毛主席率领他的人民交出的是怎样一份建设成绩单呢?这份成绩单主要包括:新中国于 1964年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1970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1975年发射成功了第一枚洲际导弹;二弹一星!1965年研制成功人工合牛胰岛素1971年研制成功复方蒿甲醚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1978年研制成功汉字激光照排--四大新发明!!以上八大成果完成时间:1960-1978年,共计18年!!!此外,1959成功发现并开采了我国第一个世界级大油田-大庆油田;1971年,第一艘万吨巨轮下水。1975年中国人90%以上接受了初等以上教育;1975年中国人均寿命达到65岁;还有,1978年以后“需要进行改革”的成千上万“国有企业”都是谁留下来的?如果没有毛主席时代工业革命所建立的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后来的某些“精英”、“权贵”、“学者”们甚至连改革的对象都找不到。君不见,快30年了,连厕所都已经被私有化了的“精英”们却至今还云里雾里找不着北!所以,我要说,认为毛主席时代除了政治运动其他乏善可陈的人,如果不是道听途说、说话思考不过大脑,上了主流话语垄断势力的当,就一定是别有用心。至于说什么毛主席“革命有功、建设有过”,更是奇谈怪论,逻辑不通,匪夷所思。对抛出这种论调的人,我不禁想问:在那样一个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那样一个强敌环伺的环境中,是谁带领亿万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中国从地地道道的农业国建成了世界第六工业大国、第三军事强国?难道不是毛主席嘛?!怎么毛主席一去世,这一切就忽然都和他老人家不沾边、只剩下“过”才是属于他老人家了呢?!把毛主席时代的问题统统放大,肆意渲染,然后全都记在毛主席的名下;把毛主席时代的成就统统撇开,闭口不提,或者干脆记到别人身上,请问,这是谁家的逻辑?!当然,毛主席在抓建设的同时,确实搞过不少运动,其矛头主要指向领导干部、知识分子,还有阶级敌人,其人数不超过人口总数的5%。但这些运动需不需要搞呢?我们不妨先看一看今天干部队伍的顽疾“腐败问题”吧;看一看今天一些“经济学家”、“法律学家”以及这个“家”、那个“家”,看看他们的寡廉鲜耻吧。在看过这一切之后,我们难道还会认为毛主席“永保江山不变色”的思路、策略有什么错嘛?至少我个人认为,没有错,只有憾!遗憾的是天不假年,毛主席没有把他该做的工作做完,给了一些人“反戈一击”的机会!于是,20多年来,差不多只听到一种声音,就是那些所谓“挨过整”的大小“官.僚”、“知识分子”诉苦的声音,清算的声音!而有关伟人的真象却长期在民间和海外流传…….2002年,在海外学习、访学5年之后,我回到云南高校重执教鞭。五年来,我亲身耳闻目睹了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扶今思昔,纵横比较,上下求索,感慨良多。我深深感到现实比人强,现实比理论强。现实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教育了我,我更加坚定不移地相信毛主席、相信毛主席思想。最后,做为结束语,我把千言万语汇成几句话:毛主席是五千年中国历史上古往今来第一人!毛主席思想是当代中国最新、最先进的文化!只有毛主席思想能够救中国!!只有毛主席思想能够解决当前中国的疑难杂症!!!普京说:世界上不会再有第二个这么厉害的人了,谁能跟他比?各元首为求见其真容,得费许多周折。比财富他视金钱如粪土,却给子孙后代留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比威望尼克松、田中角荣、赫鲁晓夫对他也礼让三分。比人品周恩来,朱德也始终甘愿追随左右。比胆略武将关羽入鼠洞还披甲带刀,毛闯狼窝也只带毛笔一支。比计谋孔明空城计只瞒过了司马懿一时,毛用空城计骗了胡宗南一年。比文韬谈古论今,诗词书法无人能及。比武略黄埔校长,美常胜将军,日名将之花全败毛的手下。比智慧政治家,理论家,军事家,哲学家,预言家等毛集百家于一身。比亲和力钱学森等科学巨匠冒死投奔旗下,无数有识之士奔赴延安,亿万民众投身革命。比廉政他吃粗粮,住窑洞,穿破衣。比良心他始终为国,一生为公,一心为民。比贡献他缔造了一个伟大的党,建立了新中国,留下了无数的財富。比奉献他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交给了党和人民。比远见他前考几千年,后测几百年。比选票全党信任他,人民拥戴他比做人他谦虚谨慎,平意近人。比处事他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比意志牺牲六位亲人,不退缩,不畏惧,将革命进行到底。比索取他一生只向书本索取知识,向自然索取智慧。如果他也是你的偶像,请为他传递一下好吗?一位也行。附:毛主席像《转发一篇绝好文章》 网页链接 来自@网易新闻客户端 #网易新闻#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SardarII

    其实现在以色列的一些propaganda在否认巴勒斯坦人的民族认同也不全是为了反对巴勒斯坦人,更重要的是在否认英法的殖民所对于沙姆地区的民族认同造成了事实性的伤害。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何天恩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快科技官方

    【泰国一狮预测世界杯胜负:准确率高达90% 英格兰队接下来危险了】据报道,泰国一家动物园的狮子近段时间成为了“全球网红”,原因是其预测本届世界杯赛果的准确率很高,达到了90%。而在即将到来的英法大战中,这头神奇狮子选择的胜者是法国队。据悉,这家动物园位于泰国Khon Khaen,工作人员介绍,这头9岁的雄狮名叫“Chao Boy”,它预测赛果的准确率达到了90%。饲养员会把鸡腿悬挂在比赛双方国旗的下面,然后等待Chao Boy选择其中一只鸡腿。当Chao Boy被带进围栏,面对英格兰和法国队的鸡腿时,似乎进行了一些“分析”,然后它狼吞虎咽地吃下了法国国旗下面的鸡腿。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青春亮丽佩洛西

    回复@May_freedom_forever: 你们为什么老是要我一个美国润人回祖国啊啊啊啊啊啊啊//@May_freedom_forever: 加一条,为了彰显爱国,iPhone要换成华为小米,所有在美英法等海外国家的立刻回国参与祖国建设
    咱们这边也要出一点行动纲领。1. 看到微博有具体教导怎么躲👮,怎么制造危险物品,怎么聚集等包含各种信息的帖子,不要转发扩散,直接网信办、12339、本地110举报。2. 记录下他们的UID,截图,有条件的可权证链,事后集体举报网信办和国安,平台不作为。3. 身边,朋友圈,有认识的参加或支持非法活动的同学、同事,一样记录下来,关键时候举报+报警,别让他们抢了你的保研、直博、工作名额。送走一个是一个,治病救人。
    展开全文
    转发 509评论 347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只是贝提

    快递站再不恢复我要被勤劳(且只在早上勤劳)的快递员弄得猝死了 居然体验了一把英法那种快递送上门不在家的话就会被送回快递站的不便利人工吖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梁博penny

    五常里面,英法就是打酱油的,对世界经济没啥影响力,另外三个大国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已经不把发展经济放在第一位了,政治需求是最重要的,股市肯定好不了,权益资产,房产的爱好者们,是我们拿觉悟的时候到了,同志们,别太难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同志们。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SardarII

    在谈论阿拉伯世界的问题,很多后殖民主义理论是必须要提及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阿拉伯世界因为英法美殖民者的影响而在近现代产生的自我认同、国家认同危机。阿拉伯世界的国家分裂毫无疑问是后殖民主义问题,是西方世界必须要承认的历史罪责。任何对于阿拉伯世界unity这个概念的质疑,实际上都是在为殖民主义进行脱罪。感兴趣可看Kumaraswamy的一篇谈论阿拉伯国家identity formation的论文的节选:Thee problems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Middle East are a consequence of the orientalist indifference of the European empires when they demarcated the political borders of their colonies, which ignored the local history and the geographic and tribal boundaries observed by the natives, in the course of establishing the Western version of the Middle East. ….More than three-quarters of a century after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Ottoman Empire from which most of them emerged, these states have been unable to define, project, and maintain a national identity that is both inclusive and representative. None of the countries of the Middle East is homogeneous; they consist of numerous ethnic, religious,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minorities. Yet they have not succeeded in evolving a national identity that reflects their heterogeneity. ….While borrowing the European (though gradually weakening) model of territory-based national identity, the Middle Eastern countries have been unable to build a "nation. " In other parthe world, nations, both old and new, have become states; the process has beenreversed in the Middle East where states are still in search of a nation. Instead they have tried numerous others means to circumvent the problem of national identity.— WHO AM I?: THE IDENTITY CRISIS IN THE MIDDLE EASTO网页链接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