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的搜索结果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数码小黑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手机上的新浪

    #冷藏车违规乘人遇难者丈夫发声#:车厢里是“满满当当”一车货】#致8死冷藏车被指载有满满当当一车货#据澎湃新闻: 河南平顶山叶县一辆轻型厢式冷藏货车违规乘人,车厢内8人窒息昏迷,经抢救无效均不幸遇难。#知情人称遇难8人非首次坐冷藏车#6月17日,一名遇难者的家属杨先生(化名)向澎湃新闻介绍,自己50多岁的妻子乘坐了这辆冷藏车,不幸遇难。他说,车厢内8名遇难者皆为女性,都是叶县洪庄杨镇下辖村子的村民,此前这些女工们每天统一乘冷藏车上下班。杨先生说,他听现场目击者说,看到车厢里是“满满当当”一车货。但他此前接妻子下班时,冷藏车并未装过货物。据媒体报道,当地一村委会工作人员表示,有目击者称事发时车厢中还拉有冷藏的牛肉以及保温用的干冰。你怎么看冷藏车违规乘人致5人遇难? 收起 你怎么看冷藏车违规乘人致5人遇难? 12 违规乘车真的很危险 4 企业安排有问题 1 责任划分真不好说 0 其他看法,评论见 17人参与 还有6天结束 @手机上的新浪创建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碎叫

    #河南一冷藏货车违规乘人致8死#这八人的死亡原因是二氧化碳中毒而不是缺氧窒息。二氧化碳中毒死亡的过程是嗜睡、逐渐昏迷,根本意识不到。所以不会有拍车门以及打电话求救的可能。同样的道理是一个密闭空间,我不停的放压缩空气,但是却没有把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也会导致人员死亡。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庄时利和

    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模仿爸妈。比如我家娃看到妈妈在打鸡蛋,必须也让她上手拿打蛋器打,不然就会发脾气;看到爸爸妈妈都用马桶,便嚷嚷着不穿纸尿布了,也要蹲马桶,最后我们给她买了个小马桶解决问题了。看到我们睡觉都用枕头,居然把我们的枕头搬回了她的小床,说她也要枕着枕头睡觉(没错就是那个长得奇奇怪怪的七西枕头,我家的娃特别爱躺上面喜欢这种软软滑滑的,觉得枕着舒服)。不过小朋友肯定不能用成人枕头,对于小朋友来说太高了,等于整晚缩着脖子睡觉,对颈椎发育不利。另外什么时候开始用也是很重要的。3个月以内的宝宝还没有出现颈曲,不需要枕头,用了反而不舒服。并且还有窒息风险,小婴儿的床上应当避免放任何可能引起窒息的物品,包括被子、枕头、软垫和毛绒玩具等。通常来说,1岁(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是2岁)以内都不需要用枕头。过了两岁,宝宝的物权意识增强了,可以给他们配备枕头了。我家娃是从3岁才开始用枕头的,正在用的是七西的硅胶儿童护脊枕,用了好几个月了,娃睡得很舒服,也很喜欢,给大家推荐一下。这个儿童护脊枕跟之前我们介绍过的成人款形状类似,有不同分区,适合不同的睡姿,但说实话小朋友们一睡着,在床上就是各种姿势了,根本管不了。所以我更看重的是高度是否合适。这个初始高度4cm(3岁小朋友枕头高度建议在3~4cm),中间低四周略高,无论孩子怎么躺都很舒服,头肩颈背合一线,我觉得这个对于脊柱正在成型的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家里的娃睡的是小童款,6~16岁的可以选能调节枕高的大童款,通过3个垫片的组合使用能满足孩子成长期的不同枕高需求,不用频繁更换枕头)。七西的儿童枕有好多卖点,但是我其实就只看我最关心的这几点:高度是否合适、材质是否柔软安全、是否透气易清洗,最重要的是小朋友喜不喜欢。他们这个护脊枕用的是食品级的硅胶材质,很柔软,并且任娃怎么抠怎么啃都不掉屑,也很抗造。硅胶材质还有个特性是透气,不会闷汗,孩子睡醒脖子还是干干爽爽的。不过睡久了,枕头上难免有口水渍汗渍,好在这个能直接丢进洗衣机清洗,枕芯还能高温浸泡,很省爹妈。还记得刚把枕头给娃的时候,她高兴得不得了,大喊「我有枕头了」,然后拿着枕头飞奔回卧室,爬到小床里面玩了起来。 如果大家最近要给自己或者孩子换枕头,都可以趁活动看看,愿每个宝宝都能安睡一整晚。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杏备老用师号

    被子盖到脖子我会觉得窒息,好像被勒住喉咙一样,他妈的什么幻觉晚上还冷呢,我就要盖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反射弧超长星人影九

    终于明白违和感在哪了两边放出来的聊天记录都很窒息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凯雷

    苦恋2003———湘潭大学是位于湖南湘潭市的一所一本高校。2003年,校园内发生了一起怪诞的谋杀案。成绩优异、担任研究生院党支部书记的学生被人抛尸在工科楼下杂草丛生的台阶上。两个凶手被捕,一个是死者的师弟兼情敌,另一个是死者的同门师兄。经过调查和审理,死者情敌被判死刑,死者师兄被判无期。戏剧性的是,12年后,由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情敌的罪名被撤销、无罪释放,而师兄成了唯一的凶手。01 教学楼下出现尸体 2003年10月27日深夜,湘潭大学校园里静悄悄的。23:40左右,在工科楼内加班的一个老师走出南门、走向西侧苗圃,打算去那里解手。那个位置十分偏僻,通常没人会过去。他突然看到在杂草丛生的台阶下方躺着一个人,上前查看,发现这名男子已经死亡。校园里竟然出现一具尸体?!尽管当时已夜深人静,学校保卫科的人立刻赶到现场,也有几个学生和老师前来围观。死者很快被大家认了出来,他叫周玉衡,是本校机械工程学院2002级的研究生,当时正在读研二。周玉衡可以说是工科楼的名人。他学习成绩优异,案发时担任研究生院的党支部书记,已经获得硕博连读机会,并将留校当老师。后来的尸检结果显示,周玉衡是被人用绳索勒颈导致机械性窒息。28日的00:30分,一男一女急匆匆来到工科楼附近,向在那里的几个人打听有没有看到一个长相和打扮与周玉衡相符的男子。当他们得知此人已经死亡后,那个男生显得大受打击,一下子蹲在地上,表情痛苦。当时,湘潭大学保卫科科长正带人排查现场。他们发现了这对男女的异常,便将两人控制,等公安赶到后将他们移交给了公安。那个男生叫曾爱云,女生叫李霞(化名)。自那以后的12年,曾爱云再也没有回家。他被控谋杀周玉衡,曾三次被判死刑。那么,当晚究竟发生了什么?曾爱云为何有如此奇怪的表现?如果不是他,谁会杀害周玉衡这样的模范学生,抛尸校园呢?02 移情别恋周玉衡生前有个谈了三年多的女友,名叫李霞,也就是当晚出现在现场、被保安带走的那个女孩。李霞在大一时就和周玉衡在一起,两人分分合合许多次。案发那一年,李霞考上了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和自己的男友成为同学院的师兄妹。2003年9月15日,李霞前往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报到。她所读的化工机械专业一共只有六个学生,其中一个男生叫曾爱云。曾爱云来自邵东县野鸡坪镇的农村,由于五岁时丧父,曾家是村里最穷的人家之一。在曾爱云母亲眼中,小儿子爱云一直是“乖孩子“类型。因为没有父亲,他特别胆小怕事,看到别人打架他都绕着慢慢走开。有个老师评价曾爱云:“比较外向,和老师、同学关系都不错。喜欢运动,篮球打得好,而且成绩也很棒。”2001年,曾爱云从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后,进入衡阳铁路机械厂工作。他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个人,并被提拔到为车间副主任。但曾爱云不满足于死气沉沉的机械厂。他受到西南政法大学博士毕业的大哥的影响,希望能回母校继续读研。2003年,他考取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开学不久,他就竞选成功“数理分会”的学生会主席。令他高兴的是,在同一个学院读研的还有他的三个本科同学:朱巨才、王猛和陈华章。这三个男生本科毕业就读了研,所以当时都算是曾爱云的“研三师兄”了。曾爱云在大学里和朱巨才、王猛经常在一起玩,和大三时转去其他方向的陈华章没那么熟。陈华章读本科时成绩很不错,人长得十分矮小,性格也比较沉默。后来恰恰是这个不起眼的同学,改变了曾爱云、李霞和周玉衡三个人的命运。10月8日,新入学的硕士生分配导师。分完导师后,大家一起去聚餐。李霞和曾爱云也是在那次聚会上正式相识。或许曾爱云有过工作经验,表现得比较成熟,所以李霞在饭桌上对他格外关注。两人在聚餐结束后,往来逐渐密切,不时会打打电话、发消息。曾爱云也带李霞去他兼职当老师的职校玩过一次。曾爱云只在高中时谈过一次恋爱,他觉察到李霞对自己的好感,也希望和她有发展。到了10月中旬,两人几乎是以男女朋友的状态相处。李霞喜欢上了自己的同学曾爱云,但另一边她还没和谈了三年的男友周玉衡彻底分手。根据《三联生活周刊》的报道,10月24日晚上,朱巨才、王猛、陈华章、曾爱云和李霞五人在一起吃饭,大家聊起了曾爱云和李霞的交往。曾爱云后来声称,自己直到这时才知道李霞有男朋友,并且在闹分手。那一晚,朱巨才和王猛都建议他俩别在一起,只有陈华章没有表态。曾爱云心烦意乱,当天喝得大醉,五人在陈华章的宿舍留宿。根据判决书,周玉衡也是在那天第一次得知李霞和曾爱云的关系。在考虑两天后,他于10月26日中午主动向李霞提出分手,并发了一条短信:“只要你好,就表示我也好。就算我不好,你也应该要好,这样我也会跟着好。”这段三角恋情看似以周玉衡的退出有了了结。可为什么第二天,周玉衡会被人用绳索勒死呢?03 案发当天 10月27日,三个处于苦恋中的年轻人做了种种傻事。当天中午,周玉衡和李霞一起吃了午饭。饭后,李霞随周玉衡去工科楼南楼的308科研室拿书。下午,周玉衡告诉室友,他和李霞已经分手了。室友发现他一整天都闷闷不乐。下午两节课的课间,李霞的同学看到她坐在那里掉眼泪,或许也是为分手一事难过。傍晚6点多,曾爱云约李霞一起去师生餐厅吃晚饭。饭后,曾爱云陪李霞回宿舍取书,准备去化机楼上机。周玉衡虽然提了分手,心里还是放不下李霞。傍晚6:33,周玉衡又给李霞打电话说,他听说曾爱云作风不好(嫖过娼),如果早知他是这样的人,自己肯定不会退出。其实当天下午,学校论坛上就出现帖子称:曾爱云在工作期间曾嫖过娼。有报道提及这个帖子是周玉衡所发。李霞接电话时曾爱云就在旁边。当曾爱云得知周玉衡的谈话内容后,情绪十分激动,非要给周玉衡打电话,把事情说清楚。李霞让他先冷静下来再说。傍晚7:28,曾爱云终于和周玉衡通了电话。他表明自己没有生活作风问题,请周玉衡不要听信谣言。周玉衡在电话中表达了自己失去李霞的痛苦,称自己“快要崩溃了”。曾爱云这时说,只要周玉衡对李霞好,他愿意马上带李霞过来,请两人合好。双方约定在湘潭大学图书馆门口的喷泉处见面。曾爱云为何突然退出呢?根据《三联生活周刊》的报道,曾爱云认为自己和李霞不过认识十几天,感情没那么深,不想惹事上身。李霞犹豫不决,无法抉择。两个男生虽然都喜欢她,但也都挺心高气傲的,并没有到争风吃醋的地步。整件事发展到此,并不具备情杀案的氛围。傍晚,周玉衡莫名感到疲乏、无力、头晕。他的师兄陈华章(也是曾爱云的老同学)搀扶他来到图书馆门口。十分钟后,曾爱云和李霞也到了见面地点。他们交谈了大约五分钟。陈华章说,周玉衡身体不舒服,“今天什么都不用说了。”曾爱云看到周玉衡模样萎靡,以为是他因为失恋导致的。他把李霞和周玉衡的手放在一起,让他们和好,声明此事和自己再没关系,便转身离开了。李霞注意到周玉衡脸色苍白、需要搀扶才能站立,便想送他回宿舍,但陈华章拒绝了,说由他来护送就行。陈华章把周玉衡送回了周自己的宿舍。到了晚上9点左右,陈华章又去周宿舍找他,让他一起去308科研室听音乐。此后周再也没回来,直到11:40被人发现死在工科楼旁边的台阶下里。04 “从犯招供” 曾爱云和李霞被带走后,警方也传唤了案发当晚都和周玉衡在一起的陈华章。没想到,陈华章一到警局就交代,他亲眼看到曾爱云在308室用一根棕绳勒死了周玉衡,作案时间在27号的22点15分左右。28号发现尸体的那个早上,警方就搜查了“案发现场”308室。在陈华章的指认下,他们在陈华章的电脑桌抽屉里提取到一根5.68米长的棕绳。陈华章说这根绳子就是曾爱云用来勒死周玉衡的。棕绳的形态符合周玉衡脖子上的勒痕,但绳子上并没有发现任何人的DNA。11月7日,法医在周玉衡的胃中检测出镇定剂成分。这指向这起谋杀不是当天口角引起的激情杀人,而是有预谋的。警方调查发现,在10月22到27日这几天里,陈华章用假名,先后六次到湘潭市中心医院、湘潭大学医院等,购买了48片安定片。11月11日,陈华章承认购买安定片,但声称他这么做,都是为了帮助曾爱云。那一天,一直被拘留的曾爱云被正式逮捕。陈华章的证词改了许多次,最后的版本是这样的:曾爱云和周玉衡是情敌,关系不好。曾爱云早先就对陈说过,想教训一下周玉衡。陈华章把曾爱云当成“大哥哥”、好朋友,想帮他忙,因此才购买了安定片。27号傍晚6:30,陈华章来到他和周玉衡共同使用的308室,将事先准备好的安眠药捣碎、溶解后投放在周玉衡的茶杯里。20分钟后,周玉衡给李霞打完那通揭发嫖娼的电话,回到308室。他喝下了茶杯中的水,不久就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陈华章在一个多小时后,搀扶他去和曾爱云见面。刚出门时,两人就遇到了他们共同的导师。那个导师对陈的毕业论文不满意,当时正要找陈谈话,便叫住了陈。导师事后回忆,他当时就觉得这两人很奇怪:陈华章显得心不在焉,周玉衡看上去情绪低落。谈话不到10分钟结束了。陈华章立刻出门喊上周玉衡一起离开。他们赶去图书馆门口和曾爱云以及李霞见面。晚上9点多,陈华章又以到308室听歌为由,将周玉衡从宿舍带到了308室。陈华章称,曾爱云在晚上10点不到至10:15之间进入308室,和周玉衡交谈了几分钟至20分钟后动手杀人。陈当时听到动静,从电脑桌前站起来张望,看见周玉衡躺在地上,曾爱云蹲或者跪在他身旁,正用一根绳子从后面勒周玉衡的脖子。随后,曾爱云叫陈华章帮他一起抬着周玉衡的尸体去抛尸。曾爱云还曾返回308,捡起周玉衡掉落的一只鞋子后离开现场抛弃。以上全都是陈华章交代的案发经过。警方认为陈华章和曾爱云是老同学、好朋友,两人之间没有任何过节,陈华章没有理由诬陷曾爱云。2004年9月10日,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曾爱云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陈华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两被告共同赔偿死者的父母死亡赔偿费、丧葬费等共计17万8千多。05 不在场证明和其他疑点照警方的版本,周玉衡是在10月27日夜间10点多遇害的。从其他目击证人的证词看,时间范围可以更放大一点——他是在9点多(被陈华章带出宿舍)至11:40(发现尸体)之间遇害的。剩下最重要的问题是,曾爱云有作案时间吗?在28日凌晨,李霞和曾爱云一起被控制后,她为曾爱云提供了不在场证明。她称,从8点多一直到11点多,她都和曾爱云待在一起。22点17分,曾爱云接了一个女同学电话,问学生证中地址填写的问题。23点32分,曾爱云和李霞的手机上都收到一条周玉衡发来的短信:我退出,祝你们幸福。当时两人正准备回宿舍。由于过了23点,宿舍大门已关,两人是翻墙进去的。(大概八分钟后,李老师发现了周玉衡的尸体。)两人各自回去后,曾爱云前往陈华章的宿舍借宿,当时看到陈华章正在桌边鼓捣手机。回到寝室后,李霞因为收到那条短信不放心,又打电话到周玉衡宿舍,得知他到这个点都没回来,便告诉了曾爱云。曾爱云让陈华章跑到周玉衡宿舍看过,得知周玉衡室友不久前收到周的一条报平安短信:“我晚上不回来睡觉了。我没事,我找老乡聊聊。”李霞有些担心,叫上曾爱云一起去找周玉衡。28日00:30分,他们来到工科楼附近,看到了围观的人群。当得知周玉衡死了,曾爱云立刻想到了那条短信:“我退出,祝你们幸福。”以及周曾说自己“快崩溃了”。他此时的反应是:周玉衡因为失恋而自杀了。曾爱云事后称,他当时觉得自己闯了祸,因为搞出一段三角恋导致优秀学生自杀,以后在学校里没法待了。胆小的他立刻蹲在了地上。以上是李霞和曾爱云对案发当晚的回忆。但到了10月29日凌晨,曾爱云突然承认自己杀人。但关键是,曾爱云有没有离开过20分钟呢?06 真相显露在这12年间,曾爱云、陈华章都不断提起上诉2009年,湖南高院撤销湘潭中院的判决,即"曾爱云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发回湘潭中院重审。可是,2010年6月,湘潭中院依然做出相同判决。也就是说,曾爱云第三次被同一个法院判处死刑,他再次上诉。2011年8月,湖南高院再次撤回湘潭中院的判决,发回重审。直到四年之后,2015年7月21日,湘潭中院的一审判决才姗姗来迟,以“公诉机关指控曾爱云犯故意杀人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宣告曾爱云无罪”,当庭释放。从2003年10月29日被刑事拘留起,曾爱云共被关押了4284天。我分享了 @没药花园案件 的头条文章 收起 没药花园案件 关注 湘潭大学谋杀案 | 情敌会面后,一个被抛尸校园,一个蒙冤12年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杏备老用师号

    一天晕七八素的,但工作居然还完成了最开始是窒息感,怎么张嘴都没有办法正常呼吸然后站到窗边试图吹风透气止抖,失败了然后就滑下去了,直接跪地上了,扒了一会起不来后面慌里慌张找了个空的小办公室,进去在地上瘫了半天等能动了,去厕所又坐半天期间同事微信我别失联咯,我说想失都跑不远后 ...展开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蓝不倒哩

    说实话我对我这个工作待遇真的特别满意 双休又有法定节假 周末偶尔需要值班但是是轮班制 并且从不加班 中午公司还免费提供午餐 就是这个傻逼领导真的太太太烦人了 之前部门同事都还在的时候大家天天吐槽吐槽就过去了 现在她们都走了就剩我自己每一天上班都是窒息的 精神上真的太痛苦了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凤凰周刊

    #生母回应儿子因发育迟缓被父亲杀害#:丈夫长期家暴,孩子奶奶一直说要放弃孩子】据@大皖新闻 报道:3岁的男童欢欢被诊断为发育迟缓, 为给孩子康复,母亲夏女士在徐州市儿童医院附近租了房子,她一直坚持给欢欢康复,欢欢三岁时已经会走路了,也偶尔会喊“妈妈”,但是很难交流,“和孩子交流他是听不懂的,但是我从来没嫌弃过他,一直坚持给他康复,每天带他出去,希望有一天我的欢欢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夏女士说。#3岁男童因发育迟缓被生父杀害#夏女士称因为欢欢发育迟缓,丈夫家想放弃,“他们家就没有出过钱给孩子康复过……孩子奶奶一直说要放弃孩子。”夏女士称这些年丈夫成天睡在家里面,晚上还会去上网、打游戏,这令夏女士很无助。夏女士称她长期被丈夫家暴,“每次家暴后,把我推出家门把我赶走,也不让我带走孩子……我问他为什么打我,他说他心情不好,说就是看我不舒服、不爽、说就是要揍我。”“欢欢是1月31日被生父杀害,是被他亲生父亲故意剥夺了生命,经法医鉴定结果核实:欢欢尸检符合被他人捂致口鼻导致机械性窒息死亡。”夏女士悲伤地说。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杏备老用师号

    窒息感怎么办啊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铲屎官狗带

    窒息//@D3aaaaaa: 好心疼那个小女孩//@柯伊伯带的风: 简直跟我小时候经历一样!往事不堪回首,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辈子去治愈……!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晚睡少女票

    汪小菲真是毫无契约精神的男人,靠着床垫引全网对大小S进行dfxr。虽然大S新夫品味令人窒息,但离婚协议里白纸黑字的财产约定,无论大S拿来买什么,那也是法律赋予。拿这个开道德玩笑把全网人当傻子 康熙万事屋 的微博 今晚汪小菲二次闯到大S家楼下,遭警卫报警带回警局。他在警局对着记者说:“我不是犯事到这,我是来报警的。第一,我的孩子被非法拘禁。第二我实名举报徐熙媛长期滥用药物。” #汪小菲直闯大S家发酒疯#🔗 网页链接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乘熠

    拐姐见面先给我分享了一篇美帝对家的仨批皇文 本人猎奇心理大爆发在地铁上看了然后现在胸闷气短手脚僵直冷汗直下卧槽窒息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吃不胖的小5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咬口鸭鸭

    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家长,太虚伪了偏心就是偏心!看了太让人窒息了!小孩以后会喜提抑郁。养不好就别生,别用整这些感动自己的东西,整得自己可不容易了。你的不容易是你自己造成的,跟孩子有什么关系。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长安万里行

    河南禹州13岁男孩喝酒死亡!2月12日河南许昌,禹州市新一峰商场,一家自助餐厅,几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吃饭喝酒,一个孩子在聚餐后死亡!据知情网友透露,这个男生当天是去新一峰过生日,和同学在一起在一家自助餐店里吃饭,五个人喝了七瓶二两的白酒,差不多有1斤4两,五个人喝,其中这个死亡的孩子喝的有点多。这些酒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有点多了,死亡的孩子吐酒的时候,仰着头没有把呕吐物吐出来,造成了窒息。其中朋友们都走了,店里工作人员用推车把孩子推了下来,最后被家长接走了,送去医院已经晚了,最后孩子没了(文字消息源自网络)#禹州13岁男孩喝酒死亡##过量饮酒的危害有多大##禹州##未成年人##过生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落在最后的马拉松选手

    其实我这段时间还重看了《真探》第一季,当然还是好看的。但是就是吧,男性世界就是,不知道怎么说。动不动就要动拳头,搞外遇搞得互相憎恨,最后变成那样。马修就是一直哔哔哔哔哔哔哔什么大家都得死什么的。然后罪犯家族更是恶心吧啦变态得要死。但女导演拍的,就是拍很多优美的感情,搭档之间的感情,女上司跟年轻下属之间的有点像母子一样的感情,姐妹之间的感情,族人之间……她把爱情也拍得挺美的,里面有温柔的东西。我还重看《谋杀》,再看的时候,被林顿美到窒息,她怎么这么美。就比我以前看的时候,感觉美了十倍。可能是我现在懂这种美了。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程序员邹欣

    //@小美人jiojio: 同感:窒息、脖子被捏紧了、痛心、无可奈何、想乱鯊……各种情绪快把人淹没//@张家的裕娟: 陆犯焉识到现在还记得那种震撼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空间酱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叫我老伯

    张婧仪吐槽彭昱畅跟她拍吻戏之前吃巨多蒜香鸡爪…代入一下真的觉得很窒息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铲屎官狗带

    //@D3aaaaaa: //@mikumiku一: 你真的挺让人窒息的,让妈妈去责问、心痛、流泪痛哭、崩塌了、刺伤……妈耶,这些词只是因为一盒100多的月饼你要走上社会可能立刻就碎了
    1. 微博附图
    转发 1789评论 3357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石扉客2023

    叶小姗律师:财新传媒王和岩这篇关于刑讯逼供致死的文章写得极好。看完之后脊背发凉,自己都有一种被毛巾贴满浇水的窒息感。因为办理伊犁州扫黑除恶第一案,自治区公安厅要求办成铁案,可专案办了近半年也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没有命案和保护伞,就没法定性为黑社会性质组织,所以就对孙仁泽逼供。只通过协调,就能把人从察布查尔县看守所提出来,然后在伊犁州的交警大队地下室审讯。交警大队领导提出交警队人员复杂,容易传出去,专案组又协调把人提到霍城县公安局后院逼供。霍城县公安局局长又说孙仁泽被打的叫声太大,办公区都听见了影响不好,还是建议去看守所审讯。他们都知道,为明哲保身都在巧妙地推阻。具体的办案人员就没办法了,省厅下来的专家何德富说,“拿不下,你们就是他背后的保护伞”。于是又一个协调,把人提到了霍城县看守所一个特殊办案室。为什么特殊?一听名字就明白了——国保办案室。这个办案室没有隔离栏,办案人员还让看守所所长关掉监控。看守所所长也打了个小算盘,让副所长去关,副所长又留了个心眼,打开了一个监控。要是没有这个监控,我们至今都不知道竟然还有这样惨绝人寰的事。仅仅7个小时的审讯,人就死了。办案人员把高低床的下铺床板抽掉,将孙任泽手脚绑在床头床尾,让他整个人都架在铁格挡上。办案人员还认为重量不够,给他的肚子上加个哑铃,为的就是让他的悬空的腰部难受。期间还用pvc小管子抽打,用手摇电话线点击,身上真的伤痕累累。最可怕的是,他们对孙任泽用毛巾贴面浇水,或者直接浇水。要么就把他悬吊起来,要么就把他控制在审讯椅上,或绑在床上,然后用水刑;有时候还往鼻子里灌水,用毛巾把嘴巴堵住…….这样的浇水、贴面搞了10多次,有2次到15、16分钟,然后就把人搞死了。难怪不得警察最开始给家属说,死因是孙任泽喝水呛死的。要是没有监控,要是没有案发,还不知道是这样喝水呛死的!而实施这些手段的,最积极的是最年轻的警官,他不仅变态,还兴奋。王和岩记者的描述非常生动:几乎所有被告人都指称, 年龄最小、首次参加刑侦专案组的刘献永,在八名被告人中表现最兴奋、最积极,逼供手段也最“变态”。他们说,审讯中,刘献永或用胶带拔孙任泽的腿毛,或将装满水的可乐瓶悬挂在孙任泽的生殖器上,或用戴着塑胶手套捏生殖器。而拔阴毛、毛巾敷面浇水、直接水浇面部,大都是刘献永所为。庭审中,刘献永承认上述行为,“我想侮辱孙任泽的人格,摧毀他的心理防线”。倘若再来一场运动,这样的年轻人想必也不在少数。人性之恶的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开,每个人都可能疯狂和暴戾,变得不像一个人。最后,律师们的辩护观点也很讽刺,“希望法庭考虑到当时扫黑除恶的特殊情况,本着刑法的谦抑性,对被告人酌情从宽。”呵呵,有多少,懂了吧。特稿|嫌疑人孙任泽之死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陈生大王

    看到一个访谈,采访前小红书演算师,不禁感叹,小红书成功的关键,就是把所有人都驯化成绩效社会的奴隶。1,演算工程师,直男,光头,他设计的模型可以决定什么人、什么内容能红。有天他坐在上海市中心的健身房里,发现对面是一家整容医院,而且是主打削骨那种,出来的顾客一个个都包着头。他进去闲逛,发现医院里所有人都在刷小红书。他突然意识到,是他筛选出来的内容塑造了这些人的审美,这些人又按照他所灌输的东西,开始改造自己的脸。那一刻,他感觉自己就像上帝。2,他说小红书的流量是可以人工控制的。平台需要人气的时候,他们就推一些有争议、引战、容易吵架——所谓“高讨论”的内容。你的情绪就是他们想吸的血。3,那小红书是如何让全民陷入中毒的呢。他说平台有一个全自动模型。如果你是一个新人,发帖很快就能得到互动回馈。这会让你获得一些满足感和希望,哇,这么容易就有人回应我,说不定我认真做也可以当网红。这一方面是平台会给新人流量,另一方面你怎么知道那些回复和点赞背后是真人呢,工程师说着露出了暧昧的微笑。在你刚刚有所幻想的时候,平台会立刻甩你一耳光,开始压流量,让你产生焦虑和急迫感。咦,怎么没人点赞了,怎么没人看了。人在这种时刻会产生自恋的受损,进而自我攻击,觉得心虚和恐惧,我是不是很平凡,是不是没有人在意我?但你已经品尝过被注视的滋味,你自然会更努力去揣摩别人想看什么,努力去创作更有流量的内容。所以咱们总能在小红书上看到一些骇人听闻、诱导性的题目,连狗路过都想戳进去看一眼到底是怎么回事。4,那位前工程师说,他们还会和创作者开会,目的不是帮助对方,而是想了解软肋,想知道怎么让对方更焦虑。因为焦虑就是最好的生产利器。他们希望用户每个小时都处于创作的焦虑中,这样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数据和内容进来。所以你有没有发现,经常写小红书的人,总是24小时虎视眈眈寻找着素材,无论吃饭旅行,心里永远都在构思,待会儿要怎么假装云淡风轻地来一篇,也永远活在渴望被关注、表演,以及竞争之中,把生命的所有时刻都商品化了。5,平台还会特意打压创作者,如果哪位博主流量特别好,那就给她压下去,不能一直涨,免得对方太嚣张。6,创作者焦虑,用户也别闲着,都一起来焦虑。那位工程师说,平台会刻意让大家看到一堆有钱的网红,名车,别墅,豪华的生活,让你产生羡慕和幻想,如果我也是网红,那我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一旦有过这种思绪,你就永远是创作者后备役。看完访谈,我还是多少有些被震撼。在这个时代,大平台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利用心理障碍和自恋情结,把所有人都变成被驯化的病人,而小红书只是里面的最强者。大家上班拿钱,每天抱怨不断,但一打开小红书,立刻心甘情愿开始自我剥削,疯狂帮小红书免费创造内容。自我剥削永远比他人剥削来得更有效率,我们时刻处心积虑,过度生产,精神超负荷活跃,追求遥远的奖赏。信息流占据着一切,被人关注,赢得他人的视线,成为所有人的副业。这也影射着这个时代的焦虑,你永远活在全世界无声的指令中:你必须获得成功,你有义务过得更好。这牢牢的精神枷锁既来自“自我实现”的信条,也要自对成功的无上崇拜。小红书就像一个绩效制公司,你不断为它优化自己,更高效地工作,更夸张地表演。它也像是一个劳动营,你的主页就是你的营地,人人都是它的奴隶。用户们是受害者,也是施暴者,我们彼此竞争,也共同营造虚假美好的景象。哪怕你不打算创作,仅仅只是浏览小红书,永无休止的信息量,回音壁式的牢笼,其实已经是一种精神暴力,会让你疲惫,烦躁,产生窒息感。在他人完美富有的生活面前,真实的自我就像是一个失败者,你会一边忍不住跳起来看看美好人生,又一边增强自我鄙视。网络让我们更加相信别人的人生,内心发动对自己的战争。小红书对人的驯化,是外的,也是对内的。那位演算法工程师说,他辞职到现在两年,至今也会不断产生幻听,听见公司里广播的声音。他对大家的建议是,不要试图成为网红,那只会害了你。也许在这个时代,我们最应该珍惜的,是一种隔绝网络的本能,只有强大的灵魂才能拥有宁静。关上小红书,纵身大世界。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岛兰图娅

    每次有高三,考研,考公的人来投稿,我都能隔着屏幕感受到窒息和痛苦笼罩在头上,还有一种想逃又逃不掉的拧巴。每个正在经历这种痛苦的人一定要记住,你的痛苦是被精心设计的,把这种痛苦普遍化不代表这就是对的。其实有很多人不需要承受这些。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铲屎官狗带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老马自奋蹄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提拉海明

    刷到一篇前担的专访,是他公司的公众浩写的,感觉那位同事为了给他的不努力、没追求、混沌迷茫空虚而挽尊真是用了九牛二虎之力,费尽了笔墨。这个时代很多人,哪怕年纪比赞多大很多,也没有他成熟清醒肯用功,很多人都是被机遇推着走的,随波逐流,需要用很漫长的时间去找自己。滤镜摘掉之后再回头看看自己喜欢过的人,多年过去了还真是没什么长进,我是记者的话我都跟他无法深度交流,感到窒息。真累了,我已经变成一个不会那么轻易说喜欢的人了。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出版人周筠

    精彩好文,长!“他从先秦诸子的处世哲学,从普遍的政治热情和进退策略里,读出了他们“骨子里的悲观”和偏于自我排遣、自我哄慰的倾向。时代的阴影,几乎遮断了他们投向彼岸世界的全部视线。这局促的精神基因在历代文人中得到延袭,连鲁迅也不能完全例外。”「 他用“三次逃离”来概括鲁迅的精神历程,惋惜鲁迅“固执地拒绝品尝悲观主义的苦酒,不是用理想主义来代替它,就是用虚无主义来冲淡它”,“注重现实功利,几乎凡事都以它为重,很少有超越现实的兴趣和愿望”,因而未能向世人提供一种“对现代中国历史命运的既非乐观主义的、也非虚无主义的透彻启示”。」在思想与文学之间 ——王晓明的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摘录👇通过探寻多位现当代重要作家矛盾的心理世界,并且不惮于表露出严苛批评,乃至于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某种失望,王晓明建构起#熔铸历史与现实、兼及心理与文化而自成一格的批评范式##鲁迅#无论是体验鲁迅令人颤栗的内心痛苦,透析那种个人艺术激情与社会启蒙责任之间的矛盾,是如何影响了他的艺术创造,最终导致了“双驾马车的倾覆”;#茅盾#还是从茅盾身上发现“一个因为过于顺从理智而窒息了生命活力的悲剧”,把小说创作当成“惊涛骇浪里的自救之舟”,却仍然难于摆脱对于时代观念的追赶;#沈从文#无论是对沈从文由于世俗理想牵制,“在快要攀登上文体创造的山巅的时候,身不由己地从旁边的岔道滑了下来”的惋惜,还是对张天翼的小说呈现出一个“过于明晰的世界”的批评;#张贤亮#以及指出纠缠着张贤亮写作的那个“鬼魂的影子”,妨碍他深入自剖,反而使他一再重复自我排解的叙事模式;#高晓声#高晓声与笔下人物丧失了间距感,给故事带来了内在缺陷;“寻根派”作家们用观念模式去解释人生感受,暴露出过于良好的心理恢复机能……💎王晓明展现了“#十二幅心灵的萎缩图#”:“或者是出于各种理智的考虑而压抑自己的艺术激情,内心发生深刻的分裂;或者是遭受不同的环境压力而泯灭内心的激情,心灵变得空空荡荡;当然,更多的情形是两者兼备,在主观错觉和外部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一步步丧失艺术创造的活力。” #扎实的细读,冷峻的反思,以及个人经验和身体感觉的投入,使得他得以深入到连作家自己也未必明确意识的幽暗世界#。这种对小说家创作心理障碍的探寻,很大程度上“分明是一种自我反省的记录”,投射有批评者自身影子。“那我认定是属于作者的面容,正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我自己的脸上描下来的”,“惟其有强烈的感情共鸣,我对自己从作品字里行间阅读出来的那个作家,就格外地深信不疑,也惟其与我的面貌颇为相像,我就格外想要将他清晰地勾勒出来。”…………他把文学看作精神自由的标记,希望作家更“投入”地写作,焕发出更多的自由精神,因此,他会特别留意历史和现实中艺术创造受限制、被扭曲,乃至作家自我斫伤的状况。在《潜流与漩涡》中,他聆听“文学之河深处”传递出的“低沉滞缓的脉跳节奏”,想藉此“#触及现代中国人精神变迁的深层奥秘#”。📖文本细读,还原作家的创作心理,再扩展至整个社会文化心理。正如有论者所言:“他敞开了本世纪历史现实的苦难和文化失真的悲剧,在作家心理上留下的‘书写’痕迹,并探讨了这重重叠叠的‘书写’,如何使作家形成了一种可怕的固定反应机制。”👈#精神退化#随着对作家心理障碍探寻的深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条精神退化的线索逐渐呈现出来,这使他颇为沮丧;而八十年代晚期的一系列社会激变,更让他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一种深广的荒诞感在内心弥漫开来”。可是,王晓明并不甘心就接受精神上的穷途,而要继续保持“自我反省的执拗的冲动”。困境中,他集中阅读了先秦时代的思想和历史,于是有了《追问录》。❓👉他要追问的是:“‘五四’新文学的发展为什么那样曲折?小说家的心理障碍为什么那样深刻?”他似乎觉察到这一切不能仅仅归咎作家自己,那么,“他们所处的时代又该负什么责任?单单一个二十世纪便能够负这个责吗?还是有更深刻的原因湮埋在历史之中?”❓👉今天的路,是从怎样的历史传统中延伸过来的?书本和人生的两相参照,让王晓明感受最强烈的,还是先秦文人精神起点的局促:“从他们判定天下无道的那一天起,这无道的时代便像阴影一样紧贴住他们,几乎遮断了他们投向彼岸世界的全部视线;从他们#发现邪恶人心的包围#的那一天起,这人心就成了悬在他们头上的一块巨大的磁石,无论他们转什么念头,都会不可抗拒地被那块巨石吸过去。”👈💎他从先秦诸子的处世哲学,从普遍的政治热情和进退策略里,读出了他们“骨子里的悲观”和#偏于自我排遣、自我哄慰#的倾向。#时代的阴影,几乎遮断了他们投向彼岸世界的全部视线。这局促的精神基因在历代文人中得到延袭,连鲁迅也不能完全例外#。📒他为鲁迅写了一部“凸现他精神危机和内心痛苦的传”——《无法直面的人生》。他已经非常熟悉鲁迅。少年时读得最多、最用心的书是《鲁迅全集》,从事文学批评之初写的文章也多关于鲁迅——《鲁迅:现代中国最苦痛的灵魂》、《双驾马车的倾覆——论鲁迅的小说创作》,甚至,“在面向人生的姿态,对待自己的期望上,都下意识地与他认同了。”💎这一次与鲁迅相遇,他决心打破一味将鲁迅往云端里抬的风气,还原一个“真人”鲁迅:👉不仅有呐喊的勇气,也有对启蒙的悲观和深陷重围的彷徨;👉一次次为“鬼气”所吞没,又一次次挣扎着逃离;有过初尝爱情的欢悦,却更频繁地交上了“华盖运”;👉在某些时刻曾谛听过命运的启示,可一生又在不断拒绝和抗争这样的启示。对这位危机中的知识者,王晓明除了热爱,显然还有理解和同情,悲哀和批评。最后一章,他用“三次逃离”来概括鲁迅的精神历程,惋惜鲁迅“固执地拒绝品尝悲观主义的苦酒,不是用理想主义来代替它,就是用虚无主义来冲淡它”,“注重现实功利,几乎凡事都以它为重,很少有超越现实的兴趣和愿望”,因而未能向世人提供一种“对现代中国历史命运的既非乐观主义的、也非虚无主义的透彻启示”。惋惜中其实潜藏着他与传主强烈的情绪共鸣。无法直面的人生也罢,愤世嫉俗的激越也罢,都不仅是鲁迅所拥有的,也是王晓明正承担着的。当他揭示鲁迅心中“鬼气”的时候,何尝不是在发抒无法排遣的的苦恼?他写下对鲁迅和他那个时代的理解,又何尝不包括了对自己置身的时代的理解?那刻意凸显鲁迅精神痛苦和思想悲剧的论述,今天看来,固然对鲁迅文化实践的意义、以及他与左翼道路的复杂关系有所简化。然而,我更愿意强调的是,#在历史反思的维度中读解鲁迅长期被压抑的另一面,对于当时鲁迅研究的推进意义#。正是他和汪晖、钱理群等人的研究,共同推动了鲁迅研究在新的向度上继续拓展。长文作者简介:张春田,1981年生,安徽芜湖人。华东师范大学学士、北京大学硕士、香港科技大学博士,曾在海德堡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访学或短期任教,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员。著有《革命与抒情:南社的文化政治与中国现代性》、《思想史视野中的“娜拉”:五四前后的女性解放话语》,编有《晚清文学研究读本》、《另一种学术史:二十世纪学术薪传》等,译有《章太炎的政治哲学》、《哈哈镜:中国视觉现代性》等。收起 在思想与文学之间 ——王晓明的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 张春田,男,1981年出生,安徽芜湖人。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在当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群体中,王晓明先生无疑是令人瞩目的一位。这固然是因为早在学术起步之初,他便在庸俗社会学式的对应和强调超脱、偏重艺术的“纯审美”眼光之外,以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家创作心理障碍的出色分析,确立了一种“对准他们承受的历史和现实重负,对准社会要求和他们艺术才能之间的持续碰撞”的批评方式,重建起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其发生语境之间具体而密切的关联;他的鲁迅研究和那部《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深入洞悉鲁迅的内心痛苦和精神创伤,努力还原一个“真人”鲁迅,以拆解神化、同时也是简化鲁迅的主流话语;他倡导“重写文学史”,并且通过讨论《新青年》和文学研究会,重评“五四”文学传统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衣衣的kisu

    边上坐了一个女生在化妆,化妆没啥问题,但是她一直喷一个喷雾(好像是定妆喷雾),喷了好几次,喷得我面前都是,而且味道还特别重,快窒息了我都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