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的搜索结果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西部网

    #韩国年轻人开始流行不看脸约会#,韩国“黑暗咖啡厅”打造约会新体验】据环球时报援引韩国《朝鲜日报》16日报道,近期韩国年轻人中间流行一种“不看脸”的新型约会。参与者先在App上输入自己的喜好,由人工智能进行匹配。配对成功后,双方要去往咖啡厅,在海洋、水果或木质调香水中选择其中一种,之后被带往一个漆黑房间。黑暗约会强调嗅觉,“屏蔽”人们的视觉画面,注重激发约会双方的原始本能。虽然交流过程中看不到对方,但可以感受到彼此。离开前,参与者会有三个选择:A.我想立刻就见面;B.我想明天交换联系方式;C.我会把它留作今天的回忆。令人惊讶的是,90%的参与者都选择了A。报道称,黑暗约会的主要受众为韩国25-29岁的女性以及30-34岁的男性。一位成均馆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表示,约会的本质是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黑暗约会无疑为这个痴迷于外表的世界提供了另一种形式。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爱国张慕斯

    其实没必要为了谁而去证明自己,人应该为自己而活着。高考不是唯一出路的,很多人没有高考,人生也很精彩。说实话,当今社会,学历真的不是很重要,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这个社会,拼的是能力。看看老一辈的企业家,很多小学也没毕业,企业照样办得有声有色。你说,985学历很重要吗?爱迪生他 ...展开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天人合一之境

    //@中一在线: //@薄建辉: 尤其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的风气为上,没有学历真被人看不起……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案件学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7. 微博附图
    8.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祝佳音

    当然有……富士康10连跳时候有相当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媒体讨论包括工人压力、制度设计、作息设计、环境因素甚至建筑设计在内的各种原因。你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近些年大家讨论的空间越发压缩了。//@我在浪国打上单2: 可能有一点相关性没有因果性。富士康当时10多连跳有人往这上面引么?
    如何看待太原近日来跳河事件频发的现象? 知乎大汉刘皇叔回答获高赞: 目前太原市面上已经找不到像样的工作了。我说的像样的工作是朝九晚六、双休、缴纳五险、月薪3500以上的工作。普遍情况是月薪3000-4000,单休,不缴纳五险,要从早干到晚,才能堪堪拿到4000左右。 4000只能勉强保证一个社会人维持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转发 704评论 222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凯雷

    每年仅1万不到应届毕业生北京落户,涉倒卖“进京指标”,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周伟被调查 人民美术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周伟,在2024年年初被河北省张家口市纪委监委带走调查,其事由包括涉嫌倒卖“进京指标”等。2024年5月18日至19日,三位知情人士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 上述人士介绍,周伟生于1971年7月,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哲学系,硕士就读于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毕业后,他先后在国家部委及一家新闻机构工作,后进入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出版集团”),负责人事部门的工作。2014年前后,周伟调入人民美术出版社,任党委书记。同时,他还兼任了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美术总社”)的党委书记职务。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9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早的中央级出版社之一,也被誉为“新中国美术出版事业的发源地”。周伟也是南京艺术学院的硕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的官方网站介绍,周伟曾获“李达哲学奖”。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艺术市场和美术教育,还担任了全国统编教材《高中美术》总主编;著有《媒体前沿报告》《媒体未来图景》《美的追问》等多部著作,主编《十问当下中国艺术》。上述知情人士介绍,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原社长汪家明退休后,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职务曾空缺多年,直到2019年,周伟才得以兼任社长职务。对于此番案发的原因,上述知情人士称,这与周伟在中国出版集团任职期间,利用管理人事之便倒卖“进京指标”有关。所谓“进京指标”,又称“进京落户指标”,简单而言是指“在北京市的用人单位向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的招聘京外生源统招应届毕业生的用人指标”。“进京指标”是户口在北京之外的其他省份的应届毕业生,获得北京户口的先决条件。近年来随着北京市严控人口数量,指标的数量也不断减少。2014年1月17日,北京市人社局时任副局长陈蓓,在题为“推进首都改革发展”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开介绍:2005年是北京地区应届毕业生进京数量的高峰年,约为2万人。此后,北京开始调整应届生进京数量,2008年调整为1.5万人,到2010年减少至每年1万人。2015年9月1日,北京市人社局时任副局长张祖德,在做客“首都之窗”访谈时又公开表示,北京市常规引进的户口指标将逐年压减,“今年在9000人以内,明年的指标只会比今年少不会多”。而在北京,买房、买车、子女教育等又与是否拥有北京户口息息相关,因此,“进京指标”成为颇为稀缺的资源之一。2020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决的刘义新、周巧玲、宋耀成等人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一案亦披露:在2013年至2017年间,中国四达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职员刘义新利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对归国留学生的北京落户政策,与周巧玲、宋耀成等人共谋,通过伪造相关公司、企业印章及违规使用公司印章等手段,先后收取多名留学生钱款用于办理北京户口,金额高达人民币1381.37余万元。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凯雷

    <人民美术出版社原社长周伟被曝涉倒卖“进京指标”>“民声君”注意到,今天(20日)晚间开始,有媒体曝出,早在今年(2024年)年初被被河北省张家口市纪委监委带走调查的人民美术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周伟,其事由包括涉嫌倒卖“进京指标”等。2024年5月18日至19日,三位知情人士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据报道,1971年7月生人的周伟,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哲学系,硕士就读于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同时,其也是南京艺术学院的硕士生导师。先后在国家部委及一家新闻机构工作,后进入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出版集团”),负责人事部门的工作。对于本案来说,恰是因其在中国出版集团任职期间,利用管理人事之便倒卖“进京指标”有关。收起 咎由自取!人民美术出版社原社长周伟被曝涉倒卖“进京指标” 民声天下5月20日北京快讯 正风反腐永远在路上。随着一批曾经位高权重的贪官污吏的接连“落马”,国人对于中央反腐败...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思道源明润泽

    司法,政府部门人员在国内培养不足?要从洋资本社会学校招人肥来,接鬼吗//@松魂杨昭友: 潘石屹儿子可以回来了。//@聚爱成行1964: 难道是润出去先富们的后代又回来了吗?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爱国张慕斯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案件学

    人民缺乏科学思维工具,除了讲政治毫无逻辑概念,整个中国600来所法学院全都在教法律,甚至传染到各级政府宣传机构都在号召社会学法律,就问一句,这法律与审判专业有什么关系?//@王舜现代: 这是为什么?!//@司马3忌: 凡是涉及到企业的案子,如今的法院已经成了合法的保护伞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纯净水287

    这件事情影响很大,如果处理有一点不合适,就回影响到社会、学校、家庭对于未来,孩子们的教育方向有很大决定性作用。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WowDaikon

    小红书上一个中国女生发自己和五个越南女生的合照,问是不是能一眼看出谁是中国人,我一看全挺像中国人的,硬要说的话也就是排除皮肤黑点的三个,心说越南人跟中国人长得哪有差很多啊……蓦然想到这是女生合照,那发出来的人必然是照/P得最好看的那个呗,一看答案果然是。这修的不是人种学,是社会学啊!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风清颂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导,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吕德文博士的新春调查:各行各业都在脱实向虚,社会空转是最大危机,基层面临撂挑子风险!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7. 微博附图
    8. 微博附图
    9.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张兽医-长居广州

    这种臭煞笔要是不收拾,永远改造不好。就跟以前那些混球敢和警察叫板,结果摔几次拷几次拘留几次,全社会学会尊重警察了。//@李子暘Lee: 这种视频看着很憋气。是非很清楚很简单的事情,警察却被“法治”所困,就是磨磨唧唧处理不了。这种执法方式,只能有利于臭不要脸之徒。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出版人周筠

    精彩好文,长!“他从先秦诸子的处世哲学,从普遍的政治热情和进退策略里,读出了他们“骨子里的悲观”和偏于自我排遣、自我哄慰的倾向。时代的阴影,几乎遮断了他们投向彼岸世界的全部视线。这局促的精神基因在历代文人中得到延袭,连鲁迅也不能完全例外。”「 他用“三次逃离”来概括鲁迅的精神历程,惋惜鲁迅“固执地拒绝品尝悲观主义的苦酒,不是用理想主义来代替它,就是用虚无主义来冲淡它”,“注重现实功利,几乎凡事都以它为重,很少有超越现实的兴趣和愿望”,因而未能向世人提供一种“对现代中国历史命运的既非乐观主义的、也非虚无主义的透彻启示”。」在思想与文学之间 ——王晓明的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摘录👇通过探寻多位现当代重要作家矛盾的心理世界,并且不惮于表露出严苛批评,乃至于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某种失望,王晓明建构起#熔铸历史与现实、兼及心理与文化而自成一格的批评范式##鲁迅#无论是体验鲁迅令人颤栗的内心痛苦,透析那种个人艺术激情与社会启蒙责任之间的矛盾,是如何影响了他的艺术创造,最终导致了“双驾马车的倾覆”;#茅盾#还是从茅盾身上发现“一个因为过于顺从理智而窒息了生命活力的悲剧”,把小说创作当成“惊涛骇浪里的自救之舟”,却仍然难于摆脱对于时代观念的追赶;#沈从文#无论是对沈从文由于世俗理想牵制,“在快要攀登上文体创造的山巅的时候,身不由己地从旁边的岔道滑了下来”的惋惜,还是对张天翼的小说呈现出一个“过于明晰的世界”的批评;#张贤亮#以及指出纠缠着张贤亮写作的那个“鬼魂的影子”,妨碍他深入自剖,反而使他一再重复自我排解的叙事模式;#高晓声#高晓声与笔下人物丧失了间距感,给故事带来了内在缺陷;“寻根派”作家们用观念模式去解释人生感受,暴露出过于良好的心理恢复机能……💎王晓明展现了“#十二幅心灵的萎缩图#”:“或者是出于各种理智的考虑而压抑自己的艺术激情,内心发生深刻的分裂;或者是遭受不同的环境压力而泯灭内心的激情,心灵变得空空荡荡;当然,更多的情形是两者兼备,在主观错觉和外部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一步步丧失艺术创造的活力。” #扎实的细读,冷峻的反思,以及个人经验和身体感觉的投入,使得他得以深入到连作家自己也未必明确意识的幽暗世界#。这种对小说家创作心理障碍的探寻,很大程度上“分明是一种自我反省的记录”,投射有批评者自身影子。“那我认定是属于作者的面容,正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我自己的脸上描下来的”,“惟其有强烈的感情共鸣,我对自己从作品字里行间阅读出来的那个作家,就格外地深信不疑,也惟其与我的面貌颇为相像,我就格外想要将他清晰地勾勒出来。”…………他把文学看作精神自由的标记,希望作家更“投入”地写作,焕发出更多的自由精神,因此,他会特别留意历史和现实中艺术创造受限制、被扭曲,乃至作家自我斫伤的状况。在《潜流与漩涡》中,他聆听“文学之河深处”传递出的“低沉滞缓的脉跳节奏”,想藉此“#触及现代中国人精神变迁的深层奥秘#”。📖文本细读,还原作家的创作心理,再扩展至整个社会文化心理。正如有论者所言:“他敞开了本世纪历史现实的苦难和文化失真的悲剧,在作家心理上留下的‘书写’痕迹,并探讨了这重重叠叠的‘书写’,如何使作家形成了一种可怕的固定反应机制。”👈#精神退化#随着对作家心理障碍探寻的深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条精神退化的线索逐渐呈现出来,这使他颇为沮丧;而八十年代晚期的一系列社会激变,更让他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一种深广的荒诞感在内心弥漫开来”。可是,王晓明并不甘心就接受精神上的穷途,而要继续保持“自我反省的执拗的冲动”。困境中,他集中阅读了先秦时代的思想和历史,于是有了《追问录》。❓👉他要追问的是:“‘五四’新文学的发展为什么那样曲折?小说家的心理障碍为什么那样深刻?”他似乎觉察到这一切不能仅仅归咎作家自己,那么,“他们所处的时代又该负什么责任?单单一个二十世纪便能够负这个责吗?还是有更深刻的原因湮埋在历史之中?”❓👉今天的路,是从怎样的历史传统中延伸过来的?书本和人生的两相参照,让王晓明感受最强烈的,还是先秦文人精神起点的局促:“从他们判定天下无道的那一天起,这无道的时代便像阴影一样紧贴住他们,几乎遮断了他们投向彼岸世界的全部视线;从他们#发现邪恶人心的包围#的那一天起,这人心就成了悬在他们头上的一块巨大的磁石,无论他们转什么念头,都会不可抗拒地被那块巨石吸过去。”👈💎他从先秦诸子的处世哲学,从普遍的政治热情和进退策略里,读出了他们“骨子里的悲观”和#偏于自我排遣、自我哄慰#的倾向。#时代的阴影,几乎遮断了他们投向彼岸世界的全部视线。这局促的精神基因在历代文人中得到延袭,连鲁迅也不能完全例外#。📒他为鲁迅写了一部“凸现他精神危机和内心痛苦的传”——《无法直面的人生》。他已经非常熟悉鲁迅。少年时读得最多、最用心的书是《鲁迅全集》,从事文学批评之初写的文章也多关于鲁迅——《鲁迅:现代中国最苦痛的灵魂》、《双驾马车的倾覆——论鲁迅的小说创作》,甚至,“在面向人生的姿态,对待自己的期望上,都下意识地与他认同了。”💎这一次与鲁迅相遇,他决心打破一味将鲁迅往云端里抬的风气,还原一个“真人”鲁迅:👉不仅有呐喊的勇气,也有对启蒙的悲观和深陷重围的彷徨;👉一次次为“鬼气”所吞没,又一次次挣扎着逃离;有过初尝爱情的欢悦,却更频繁地交上了“华盖运”;👉在某些时刻曾谛听过命运的启示,可一生又在不断拒绝和抗争这样的启示。对这位危机中的知识者,王晓明除了热爱,显然还有理解和同情,悲哀和批评。最后一章,他用“三次逃离”来概括鲁迅的精神历程,惋惜鲁迅“固执地拒绝品尝悲观主义的苦酒,不是用理想主义来代替它,就是用虚无主义来冲淡它”,“注重现实功利,几乎凡事都以它为重,很少有超越现实的兴趣和愿望”,因而未能向世人提供一种“对现代中国历史命运的既非乐观主义的、也非虚无主义的透彻启示”。惋惜中其实潜藏着他与传主强烈的情绪共鸣。无法直面的人生也罢,愤世嫉俗的激越也罢,都不仅是鲁迅所拥有的,也是王晓明正承担着的。当他揭示鲁迅心中“鬼气”的时候,何尝不是在发抒无法排遣的的苦恼?他写下对鲁迅和他那个时代的理解,又何尝不包括了对自己置身的时代的理解?那刻意凸显鲁迅精神痛苦和思想悲剧的论述,今天看来,固然对鲁迅文化实践的意义、以及他与左翼道路的复杂关系有所简化。然而,我更愿意强调的是,#在历史反思的维度中读解鲁迅长期被压抑的另一面,对于当时鲁迅研究的推进意义#。正是他和汪晖、钱理群等人的研究,共同推动了鲁迅研究在新的向度上继续拓展。长文作者简介:张春田,1981年生,安徽芜湖人。华东师范大学学士、北京大学硕士、香港科技大学博士,曾在海德堡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访学或短期任教,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员。著有《革命与抒情:南社的文化政治与中国现代性》、《思想史视野中的“娜拉”:五四前后的女性解放话语》,编有《晚清文学研究读本》、《另一种学术史:二十世纪学术薪传》等,译有《章太炎的政治哲学》、《哈哈镜:中国视觉现代性》等。收起 在思想与文学之间 ——王晓明的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 张春田,男,1981年出生,安徽芜湖人。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在当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群体中,王晓明先生无疑是令人瞩目的一位。这固然是因为早在学术起步之初,他便在庸俗社会学式的对应和强调超脱、偏重艺术的“纯审美”眼光之外,以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家创作心理障碍的出色分析,确立了一种“对准他们承受的历史和现实重负,对准社会要求和他们艺术才能之间的持续碰撞”的批评方式,重建起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其发生语境之间具体而密切的关联;他的鲁迅研究和那部《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深入洞悉鲁迅的内心痛苦和精神创伤,努力还原一个“真人”鲁迅,以拆解神化、同时也是简化鲁迅的主流话语;他倡导“重写文学史”,并且通过讨论《新青年》和文学研究会,重评“五四”文学传统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舒国华的微博

    李普塞特(Seymour Martin Lipset,1922年至2006年)毕业于纽约市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曾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任教,主攻政治社会学、社会分层理论、公共舆论以及知识分子的社会学研究,担任过美国政治学会主席、社会学协会主席。他横跨政治学和社会学两个学科,成为唯一主管美国政治学会和美国社会学协会的人。李普塞特的经典著作《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Political Man: The Social Bases of Politics)在1960年出版。他在书里提及,在一项针对1945年至1955年的世界经济与民主情况的研究中发现,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往往与极端主义力量存在着一种反向关系,就是在越富裕的国家或地区,极端思潮、极端政治就越没有市场。反之,那些越贫穷的国家或地区,极端主义运动越是强大。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案件学

    中国司法,为什么这么烂?根本原因有俩,一是法学研究不遵守科学规律,二是组织政治意识冲击人类逻辑规律。科学,分科之学。法学,法学,由法制和法治集合而成,两者存在各自内涵特点,涉及到的学问包括科学和哲学。法律的学问在法制,司法的学问在法治。以法制知识是实现不了法治目的的。职权上,宪法与法律委员会也替代不了监察与司法委员会。方向,比努力重要。司法并非玄学,一旦把精力转到法治学问,找出办案规律并不难,从案件的内涵开始,事实现象,权利本质,性质程度,形态区别,一项一项,逐个问题逐个问题找出客观规律,只要掌握分辨工具,语义学,逻辑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经过半年实践总结,一定有法,一定能同案同判,效率质量共同提升。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姜汝祥-

    中午有人跟我讲李玟的时候,我就大概说了跟崔老师一样的意思,这位朋友吓得赶紧说,你千万不能发出来,这样会有人说你是神经病。其实你只要稍微学一点社会学,就会懂得一个基本的道理,那就是我们生存的意义,很大程度上是要通过思考死亡的价值来体现的。最简单的一句话,就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展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货币基因

    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出了什么问题?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近代以来被西方世界按在地上摩擦,以及现代以来的全球化,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完全被卷入西方世界的商业文明里去了。尤其是改开以来,富裕成了政治正确,贫穷成为了一种罪。我们源自自然文明的田园生活安贫乐道,在现代中国自然而然成了落后懒惰的代名词。农民伯伯懒吗?起的比鸡都早,但收入就是那么一点点。是整个社会的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打压和鄙视,说农民伯伯落后懒惰是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的一种傲慢。整个中国社会商业文明占据了主导地位,就有了笑贫不笑娼。当一些缺乏基本教育和基本职业技能的群体找不到工作机会,就被迫滑入社会最底层靠出卖身体为生,这与当前实行何种社会制度是无关的。有人大代表连年坚持性交易合法化,就是说既然惨淡的就业现实就那么客观存在着,不必装饰门面粉饰太平,索性让它合法化,职业化,这就是对商业文明的一种法律妥协和退让。商业文明的逻辑也很简单,当生存都成了问题,人格尊严没有意义。一些民营企业老板之所以不受社会尊重招人恨,就源于对中国社会底层人群的人格践踏。换句话就是,既然我给你提供了饭碗,我就是你的衣食父母,我践踏你的尊严就是合情合理,而我们的法律建设在人格尊严维护方面成了最薄弱的环节。八国联军侵华时,作为中国人的尊严被踩在地上,一文不值。改开以后,我们为了碎银几两,很多人仍然是在工作岗位上靠出卖尊严艰难度日。所以,维护人格尊严真不是说几句漂亮话那么简单,而是要以实实在在的社会保障为前提。西方商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的改造,使中国社会的潜规则演变成了既然赚钱可以出卖尊严,那么用钱来践踏尊严以此取得优越感和挑战法律底线就是理所当然。所以,打了人,不是第一时间送去医院验伤或救治,而是说你的医药费我包了,大不了赔点钱。拿钱替人顶罪有之,拿钱赎罪捞人者有之。仿佛,只要出了钱,罪责就该抵消,就该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甚至于网络上一些人的网爆,竟然也是拿钱消灾的逻辑。武汉学校撞车致死当事人的妈妈,不堪网爆坠楼身亡,网暴者的逻辑竟然也是吵的那么凶,不就是为了和学校多讹点钱吗?这里的可怕之处在于这些人完全无视一位母亲的丧子之痛,关注的焦点全部转向了妈妈维权的目的就是为了讹钱上。他们根本无视一个生命被残害的基本事实和基本前提,他们没有丝毫对生命的怜悯,也没有任何对被害人的同情,他们对受害人没有一丝同理心,最后逼得这位母亲跳楼自证清白。这并不是孤例。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是很多网爆的人对江歌妈妈的评价和封口之言,目的就是为了让江歌妈妈闭嘴停止维权,甚至很多人去打赏刘鑫支持刘鑫打官司逃避法律罪责。江歌妈妈近期在拿到全部法律赔偿后平静的说,她自始至终都是个输家,她失去了女儿,而刘鑫改了名字依然活的好好的,甚至于还借用流量开起了网店,这脸皮有多厚,心有多黑,堪称天下无敌。有人会说拿到赔偿了为何还叽叽歪歪?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本身就不是钱的事,法律尚能对肇事者施以法律惩处,换成拿钱免罪就完全逃避了罪责,这就是本质区别。再往前,疫情期间有个小姑娘仅仅是给施救者充了100块钱话费就被网爆,然后悲剧也是跳楼自证清白。好在江歌妈妈性子坚强挺住了,如果不是因为坚强,是不是也要江歌妈妈跳楼自证清白,这个社会才会觉醒呢?再往前,翟某欣,爆出的和苏某的录音,大喊大叫着你去死,你死给我看,如果不是苏某被逼到绝境,又何须跳楼自证清白?中国的一些社会学者根本没有能力重构中华文明的道德秩序,而是把西方的法律顺手拿来当做遮羞布,当成万金油。法无禁止皆可为,道德弃之无用,社会底线荡然无存。反过头来管这个叫先进文明,当你的孩子在学校撞了要私了,你还会信这些法律说教和法律万能吗?我们强调自己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那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口号,而是我们当前遭遇的社会危机和挑战,太多国人已经把几千年前老祖宗实践的道德理性完全弃之如草芥,我们需要重构中华文明的公序良俗和道德底线。法律不是万能良药,维系中国社会底线也不能仅仅依靠法律和法律工作者。说到底,如果中国全社会都不讲公序良俗和道德底线,凭什么单单要求法律工作者洁身自好呢?我们此前的精神文明建设肯定是出了大问题的,我们不是教人伪善,又或是做滥好人。但是很显然,单靠罗列几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口号不足以应对中国社会当前面临的道德危机。两千年前的孔子在面对残酷的战乱面前做不到,两千年后的中国人在面对残酷的商业竞争面前同样做不到。那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建设我们的社会文明呢?不是某几位专家拍脑门说了算,不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说了算,不是某个部门的考评说了算。它应该是一种系统性的文化建设。它应该让每个中国人都享受到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它应该在城市和乡村遍布图书馆和学习室,它应该是落在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成为指导现实生活的精神准则。它不必然是法律,但必然是独属于每个中国人的文化良知。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邹涛-知名投资专家

    【邹涛投资法胸怀天下信仰系列:在所有人安全之前,没有人会真正安全,对最近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短短18天,全国发生17起恶性杀人案件,造成43死34伤,惨案还在继续!凶杀案接二连三的发生、说明了当前社会矛盾和社会不公已经积累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阶段,社会学家是该有所作为了!5月1日,山西忻州,报复私仇1死2伤;5月4日,K435列车,吸烟纠纷1死;5月7日,河南濮阳,家庭纠纷2死4伤;5月8日,福建宁德,亲戚纠纷2死;5月10日,山东济南,孩子纠纷4死;5月11日,辽宁丹东,因土地10死1伤;5月12日,江苏扬州,家庭纠纷1死;5月12日,安徽安庆,家庭纠纷3死;5月13日,山西吕梁,因感情7死11伤;5月13日,广西柳州,经济纠纷1死;5月13日,重庆巫溪,感情纠纷1死2伤;5月14日,河南洛阳,孩子纠纷2死;5月15日,北京通州,学生杀人2死4伤;5月16日,广西梧州,劫持人质2死2伤;5月16日,湖南邵阳,感情纠纷2死;5月17日,江苏盐城,中介违规2死;5月18日,四川南充,故意伤害8伤近期发生的这些恶性凶杀案、灭门案、汽车撞人事件,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大部分都是为了尊严犯罪,都是积怨已久,精心策划,有预谋的犯罪,目标都很清晰,很少滥杀无辜,单次事件死伤都很惨重,报复对象主要针对村支书、村干部等基层掌握一定社会权力和资源的人,都是做好了不想活的准备实施的犯罪!幸好中国禁枪,要不然发生的惨案还会更多!冤有头债有主,暴力悲剧事件的发生,肯定是行凶者自认为受到了社会或者他人对其不公正、不合理的对待,通过各种合理合法的手段无法解决问题,社会救济机制已完全失灵,在对现实感到极度失望和无助,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满无处宣泄后,失去理性,不想活了,拿起屠刀挥向他人的方式发泄自己强烈的不满的最后方式。#公平正义##社会观察##财经##投资达人说#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So-Fine-

    展开全文
    《上海公司米哈游》他全都记得,我哭死
    转发 2133评论 122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小怪兽胃口很小很文静

    展开全文
    《上海公司米哈游》他全都记得,我哭死
    转发 2133评论 122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楚惜刀

    展开全文
    《上海公司米哈游》他全都记得,我哭死
    转发 2133评论 122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Ericaliga

    👩👩👧👧旅行嘎日记#64(编号是我乱说的)今天是既被激怒也被治愈的一天。在网上找到一家评价很少但每个评价都很满意的手工店,店主会教顾客用橡皮泥做迷你日料模型。价格非常划算,于是我订了一节课。店面位置藏在一栋居民楼后面的小巷深处,我一到附近就懵了,找不到地方。这时,店主姐姐小跑出来,亲切地问我:“是埃里嘎桑吗?” 耶!接头成功!今天的客人一共只有三人,我,和另外两位阿姨。两位阿姨进来和我们打招呼,我看到她们第一眼,就莫名感觉她们身上自带一种“我来自女人国”的气场,让人感觉强壮又慈爱。三人都坐下后,手工课正式开始啦!桌上摆着两碗迷你乌冬面模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制作的。刚进门时我看到房间角落里的桌子上摆着许多店主姐姐自己制作的精美日料模型,其中有非常逼真的烤烤三文鱼。我问店主:我可以做三文鱼吗?她为难地说:恐怕不行,橡皮泥三文鱼的制作很难的,不适合初学者,我担心你做不了。我:可是我很喜欢吃三文鱼,我想做三文鱼,我学很快的,我可以做三文鱼吗?店主姐姐:emmm有点难,三文鱼的步骤很多的,真的不容易做…这时,其中一位阿姨微笑着说:We don’t say no to challenges, please let her try to make a salmon. At lease let her try first. 终于,店主姐姐同意让我试试制作橡皮泥三文鱼啦!于是我们一边学习怎么做,一边乱七八糟地聊天,认识彼此。她们问我多大了,来自哪里,做什么工作,去过了日本哪些地方,有什么奇妙体验。一来一回,就对彼此有了一些粗略了解。 原来,这两位阿姨是来自加拿大但在美国华盛顿工作生活的同性伴侣,她们二人都接近65岁了,她们育有两个女儿,一个女儿已经工作了,一个女儿还在读大学。刚才说服店主让我做三文鱼的阿姨是女性社会学专业的老师,另一位阿姨从商,她们这次来日本是出差顺便旅行。 她们两位也长期健身,我们甚至还挺细致地聊了健身话题,细到:用什么运动补剂、有没有考虑过参加健美比赛、力量举和健美的区别、器械腿推个人纪录多少公斤… 做手工的过程中,她们俩一直轻声互夸:“Wow this is great”,“See how lovely your tofu is”。也时不时夸我做得好:“That looks like a really nice salmon noodle”,“Wow your noodle is like an art”,“You are amazing”。店主姐姐教得特别好。我要做的一碗三文鱼排乌冬面,就连上面的葱花,都是她教我制作的。用橡皮泥自己染色,再通过她自己摸索出来的各种奇妙办法,制作出需要的形状。我发现她的教学方式非常简单易懂,而且她自己摸索出来的这些制作方法都很特别。于是,边做手工的时候,我边想到一个问题,于是问店主姐姐:这是你的全职工作吗?店主:不是,因为其实教这个很累的,要站着教学几个小时,课前课后其实我的准备和收拾也要花很长时间,你能看到我的店面也很小,一天最多就只能教四个人。但每天都教学会太累了,所以我有时候一个星期只教两三天,然后我还有一些其它的兼职工作。我:你有视频账号吗?TikTok或者油管频道?店主:我没有诶…我:你可以考虑开一个视频账号,然后在网上教别人,这样可以挣到更多钱哦?这时,坐我对面的阿姨抬起头看着我,明显眼神都亮了。店主姐姐:啊…这怎么做啊…是和别人视频通话教对方制作吗?我:不是的。比如说,你可以开一个视频频道,录你制作简易乌冬面的视频,免费对大众开放。同时,展示你做的复杂的例如三文鱼排、草莓蛋糕、海鲜刺身这种高难度一些的模型的照片,别人如果想学习制作高难度的模型,就付费观看这些教学视频。所有这些视频,你只需要录制一次,这样你教一堂课的时间,可以同时获得很多份收益。Just multiply your earnings by recording something in one go. 坐我对面的阿姨:Wow I bet you must be very good at business.我点点头说:I am.对面的阿姨满脸赞许地点点头。就这么边聊边学习边尝试制作。葱花、鱼肉、鱼肉上的脂肪、鱼皮上的褶皱、面条、鱼饼、清汤、调料粉…碗里所有能看到的内容都是我用橡皮泥、颜料、胶水手工制作而成。过程中,我不记得自己说过多少次wow,这真的很难不wow。尤其是当店主姐姐教我如何制作三文鱼排上那一点点其实做完后只能看到一丁丁点的脂肪时,I’m like:这也太注重细节了吧???最终成品如图,一碗内容丰富的三文鱼排乌冬面。我可太喜欢了!!店主姐姐和两位阿姨都狂夸我做得好,我也得意洋洋地拍了好多视频和照片。全部结束后,各自分别,阿姨主动加了我好友,然后两人酷酷地拎着两个迷你小纸袋离开了。————下午本打算去一个大景点,但路上收到新播客被阉割的消息。和平台的人理论battle,和有合作关系的甲方同步问题,和工作伙伴土豆讨论对策。因为沉浸在生气里和专注地回信息处理问题,电车坐过站,不小心到了荒郊野岭。下车后匆忙寻找回城的列车,发现居然要等40分钟,于是在没人的郊外车站台阶上坐着继续尝试解决问题。等我再回到城里时,工作上的问题还没解决,我已没有心情去观赏什么美景。随便找了一站下车,站在门口来来回回地发信息,问这里,核对那里,反驳这个又争取那个。一下午就这么过完了。就在我被激怒得要暴走了的时候,我收到了昨天认识的那位酷帅随性的日本向导姐姐的信息,问我今天如何,并给我发了长长的文字讲述她对这段相遇的珍惜。看着她真诚的语句,当时恨不得路边抓两个男的暴揍一顿出气的我的情绪似乎也被抚平了一点,并也和她的感受一样,认为这缘分如同奇迹般美妙。————晚上没什么心情去太远的地方觅食了,便在附近随便吃了一家烤肉自助。我烤肉的时候,旁边坐着一对年长的夫妻。点单时我和服务员说英语,然后我似乎听到那个老男人对妻子用日语说了一句:中国人。姥子听得懂。我开始吃后,他时不时看向我。我也看向他。他就会笑笑又转回头去。过一会,他又盯着我看,我立刻转头问他:Why do you keep starring at me? 他笑笑说:“わからない,わからない(我听不懂英语)。”然后又转回头去了。 过了一会,他又偷偷瞄我。于是我打开相机,把镜头对着他。他马上转回去。 又过了一会,他再次偷瞄,我拿出手机,把一句日语的“Stop looking at me”怼到他眼睛前不到十厘米的位置,把他吓了一跳然后跟我说对不起。之后,再也没有转过头来。 ———— 吃完饭,又边走边买了点小甜食。日本人在工作状态中的礼节和细致总是会惊讶到我。我只是在路边随便买了个便宜的小布丁,老板给我一套行云流水地拿出布丁给我检查、轻轻放进纸袋里、旁边放入冰袋、拿出一次性勺子并检查放在正确的位置、纸袋包起来平平整整、严格按照平行距离地折叠纸袋封口、拿出小贴纸板正地贴上塑封。这一套操作把我本来想说的那句“我现在就吃…”都给吓回去了。 ————可能有人会好奇,我怎么又来日本了,就那么喜欢日本文化吗?今年才四个月已经来两趟了。日本也是厌女大国,来为他们撑腰吗?其实原因没有那么复杂,不过是对日料美食的喜爱和对景色的好奇,不过是恰好有通行证不需要办手续。而要说厌女,东亚都烂得不相上下,全世界都是厌女大缸,包括相对更好的北欧。真要说厌女,一个地方也别想逃。所以于我而言,我行走于这世界,何处都无多大差别,地球在我眼里就是同一个空间。我只需顾及自身安全,取各地之长,令环境为我所用,观察人间百态,体验不同新奇。初来日本时的天才木雕艺术家——北海道屋主阿姨、都市中央愉快地独自养老的东京屋主阿姨、有幸在此面基的在日工作学习的两位博士姐姐、灵魂在高歌自由的日本向导姐姐、穿着皮衣与我畅聊大逆不道话的上海姐姐、今天遇到的如此细心有才华的手工老师和两位一定意义上确实生活在“女人国”的成熟阿姨…其中几位本地女性身上其实都有着强烈的值得被我们看到的特质,在相似的东亚环境中活出自我的重要特质。如果真要问我为什么一来再来,那也许就是这样的女性叙事对我更有吸引力,而我自知我有着神奇的仿佛和这些人有天然感应磁场一般的能量,我总能发现她们,一如既往。收起 +1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浙江大学

    【尔听斯聪|浙大文科近期学术活动概览| 下】叮!你有一份超丰富的活动报告待查收!如何用礼成俗与义理养心?数字治理下新型城乡关系是什么样的?过去与未来如何通过社会学对话?让小浙瞧瞧哪个戳中了你的兴趣点?“尔听斯聪”来自浙江大学校歌,取其聆听智言,启发思考,识达清明之意。和小浙一起来看看这周的学术活动吧~浙江大学超话 #zju学习加油站#收起 +2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呸bot

    又掏出了我们社会学入门理论: 查看图片 //@爱酱在大阪: 心理日记,每天快结束的时候回顾一下(重点回顾快乐的事,因为你很容易沉溺于痛苦的事忽略快乐的事),记录一下当时的感受。我觉得还是挺有用的 🔗 网页链接
    从一些迹象推测,我们很可能正在迎来一场全社会范围的精神危机,而大部分人都无法置身事外。 最近,我观察到了以下现象,每一条单独来看似乎都不能说明什么,但将其联系在一起看,一股巨大危机的图景已经若隐若现。 1.前不久,网上“寺庙”的搜索指数暴涨,是2019年的368倍,搜索人群中,年轻人比例
    展开全文
    转发 9599评论 923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管清友

    不均衡的缩表式复苏——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84997亿元,同比增长了4.5%。考虑到去年一季度还算相对较高的基数(+4.8%),4.5%的增速实则来之不易,同时在分项数据层面恢复的尚可:1-3月国内出口总额同比+0.5%,3月单月出口额+14.8%;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5.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8.8%,制造业投资+7.0%,房地产开发投资-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5.8%。如果要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5%增速目标,那么2023年的经济读数相较于2021年的两年复合增速,应达到约4%左右。这样看,出口、投资、消费三项都满足这一底线基准。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宏观数据强于预期,但实际感受却不尽如人意?可能问题就在于经济修复的不全面、不均衡。最近,社会学家孙立平教授提出的一种说法,很能解释这一现象。他认为,中国经济正在形成一种新的二元结构:其中一元叫国计,另一元叫民生。其中,国计的部分包括解决卡脖子的高科技和高端制造业、出口产品中升级的高端部分、专精特新、军工及政府部门等;另一元是民生部分,则是那些与我们日常衣食住行相联系的部分。在经济修复的时候,资金与资源,流向了所谓国计部分,自然我们每个人很难感受到这种非均衡的修复。比如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3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079亿元。我们都知道,贷了款就需要投资,然而根据统计局的数据: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5.1%,且其中基础设施投资+8.8%,但民间投资仅增长0.6%。也就是说,这些货币供给确确实实主要流向了所谓非私营部门,而大多的中小企业主、求职者就会感受到收入减少、工作难找,进一步预期走弱。所以对于之后几个季度来说,该考虑的不应该只要5%,而是要考虑要一个什么样的5%。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金陵郭健

    #张家界多人跳崖死者身份披露# 年轻人抱团自杀绝对不是个好现象!社会学家应该好好研究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经过细心的网友们的“挖掘”自杀的四个人都是农村人,生活的并不是太好,可以说是社会中最最普通平凡的人之一。祖国强大了,但也更需要各地完善的基层组织,关注帮扶贫困的“属地盲区”吧?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张家界跳崖的四个年轻人,通过群聊沟通,彼此陌路,共同赴死。他们都是在城里打工的农村人,贫穷,看不到希望。我们不知道身边有多少这样的年轻人,他们生活在高楼大厦的城市,可能在金碧辉煌的豪庭打工,但这个城市的光鲜亮丽和他们无关,他们如蝼蚁一般,活的苟且,死的惨烈!一边是熙熙攘攘的盛世繁华,一边是阴暗潮湿的的悲苦人间。多么写实的时代。收起
    展开全文
    转发 184评论 162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致終CChen

    //@明天----今天----昨天: 我是谁?为何而存在?难解的命题//@武黎嵩: 十多年前祖母的四弟和大嫂,两位农村老年人相继自杀。为此我专门找了社会学研究的文章来看究竟,心痛不已。现在青年人自杀。又是终极问题:活着为了什么。时常能想起小时候祖母半开玩笑半当真的说人活着就是受罪的。希望每个人被善待
    展开全文
    看张家界跳崖四人的新闻,很感慨。他们是通过群聊沟通,彼此陌路,相约赴死。带头的是一位23岁的四川女孩,初中毕业去成都打工,后去佛山打工,成为一名美容行业从业者,平素为人善良。其中一个23岁的年轻人来自福建德化县,家中独生,初中毕业后,就一直在外地打工。这几年过年也没有回家。最后 ...展开
    展开全文
    转发 2评论 507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新浪热点

    #学历倒挂现是人才的浪费吗#】北京硕博毕业生人数首超本科生”近日登上了微博热搜榜。江苏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副秘书长燕志华告诉记者,“总体来看,硕博毕业生人数超过本科生不是好事情。”“学历倒挂”一体两面的现象,是越来越热的考公考编,甚至有的地方大学生组团在国内多省巡回考公,“‘编制’这两年的火爆,背后是在规避风险的影响下,人们的就业观念和思想意识趋于保守,期望重新回到体制的羽翼之下。这种保守性的观念,某种程度来说是一种倒退。”在燕志华看来,这些现象符合社会学经典理论“个体理性有些情况下可能导致群体的不理性”,选择考研、考公来规避当下的就业难题、追求“稳定”,对于当下的个体或许是一个“理性”选择,但当全社会更多的个体形成这样的共识后,社会运营总成本自然就升高了。燕志华将这样的现象归结为“人才的浪费”,“对于大多数工作,本科生的学历绰绰有余。”抱着“逃避就业”而非从事科研的思想升为研究生的同学,占用了进修资源,“还会带来新一轮读书无用论。”(潮新闻)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