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曦书话」的搜索结果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周振鹤教授是最早提出中国历史政治地理这一学科分支的,并指出行政区划三要素:层级、幅员以及划界原则与政治地理研究密切相关。近日,他所著《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一书由中华书局出版。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令人敬佩的伟人,让人怜悯的病人】试看天才与疯狂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例证丰富,资料详实,生动有趣极了。这样天才的疯子里面,人们可以找到尼采、荷尔德林、狄更斯、莫扎特、萧邦、卢梭等等,一系列人类文化史上最熠熠生辉的名字。(来源:复旦大学出版社 http://t.cn/8F7Sm02)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银色笔记》:电影的解剖图】这不是一本冷冰冰的技术之作,而是一本容纳了巨大信息与思考的书,纵横交错,站在思想的高处呈现了电影的枝蔓与干茎。它让我们第一次真正试图进入电影,进入电影的内核与骨血。(来源:南方都市报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向着智慧游去——读《诗歌:智慧的水珠》】作者把你心中原本模糊感知点明了,把你原本明了的点连成了线,把原本散落的线绘成了美丽的风景。这里的智慧并不是要教导你做些什么,他只是告诉你曾经有一群人以这样的眼睛看世界、用这样的方式思考、拿这样的态度生活。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巴黎永无止境》:后现代的巴黎盛宴】他的这种写法已经让我们意识到他在延续一种文学传统,这种传统在卡夫卡、博尔赫斯等人身上若隐若现。它融合了渊博的学识、循环的叙事、新颖的结构、无尽的迷宫、碎片化的生活,打乱虚构与真实的界限。(来源:周末画报 http://t.cn/8kERyXK)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古老帝国那些想飞的梦】在武田雅哉看来,古典与现代激烈碰撞的清朝末年,是人们的想象力向宇宙内外延伸扩展的时代。借助大为依赖想象力的视觉图像,他试图为我们重新描绘出清末人头脑中那一个个简直是现代天方夜谭的奇异时空。(来源:南方都市报 http://t.cn/8k1GzBU)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另一个安徒生”的中国历险】本尼叔叔的诗歌也像是童话般地写就。不管遭遇何等琐屑或巨大的事件,他总能将其转化为从心灵中流露出的、完全摆脱技巧桎梏的诗歌。他用诗歌的意识来审识生活,正应了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一过。”(来源:新京报 http://t.cn/8kuBA0O)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西方现代精神的历险】巴尔赞考察了西方现代文明兴起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与大批文化知识精英的努力分不开的。因此,他这部巨著考察了从文艺复兴开始,到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化艺术大师,对他们的作品进行逐一地分析和点评。(来源:晶报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只要孩子听力正常,发声系统没有异常情况,都不需要用人力进行过度干涉,或者说,即使“干涉”,也需要对症下药,办法很简单,就是多和孩子进行语言及情感交流,关键是要让孩子心理轻松,有自信。(来源:新京报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法拉奇——以上帝之眼看战争】法拉奇的视线并不专注于某个人身上,或者说她努力归顺传统的主人公小说模式而最终未果,她的职业病记者嗜好战胜了文学理智,使她仍旧采取了广角镜头般,或是站在一整幅创世纪油画前来回移动的方式来记述。(来源:南方都市报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战火中的坚守:读《运书日记》】战争给文化上带来的浩劫是巨大的,陈训慈沉痛地记录了江南各处藏书遭祸的实况,以此告诫自己:“其后吾人运书而不及此,亦毁失可虞。”“运书”二字本不起眼,但细思之,这行为其实蕴藉了保存文化的深刻意义。(来源:南方都市报http://t.cn/8kXe3Xd)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吴继志与《本草质问》】吴继志氏所编著之书实际凝聚着中国诸多医者与药物工作者大量心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中国药物学水平。中国的医者和药物工作者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载之于图籍,使琉球医人可据此就地取材,开发出药品以造福于百姓。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桑德尔:我写的每一本书,都是在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哲学】哲学不是数学,哲学不需要数学那样的“论证”方式。如果你问我如何“说服”大众,我想说哲学就是大家一起倾听,一起辩证,一起思考。哲学不是说服,而是提出一个问题的两面性和多面性。(来源:晶报 http://t.cn/8kXI5nq)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托比·利希蒂希:书籍对抗社交网路】对希尔兹而言,写下的文字就是一切,他记录经验的冲动正应和了社交网络不断的个人动态更新。他认为,这种分享一切的冲动,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社会性的一部分,而恰恰相反:发短信“证明了我们是孤独的动物”。(来源:东方早报 http://t.cn/8kXRMIL)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托情书剑静观浮生:读《阴阳界——胡金铨的电影世界》】胡金铨说自己“涵泳在古典剧场的血脉中”,传统文化与文人情怀是根植于他的意识深处的,施诸光影的创作浓烈地灌注着其美学追求,视景开阔,意念沉潜,家国寓言虽隐亦可彰显于明眼人之目前。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李家真:《福尔摩斯全集》是一幅摹写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风情长卷】"在我看来,维多利亚时代的英文比现在的英文婉曲优雅...我是把这部书当作文学经典来译的,如果只当它是侦探小说,我多半不愿意花费这么大的力气。"(来源:晶报 http://t.cn/8kfyywr)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钱穆笔下的家教:闲话家常,绝非教诲】有的读者会认为旧式家庭就是封建家庭,青年人要弃旧图新等等。读《八十忆双亲》,可知“旧”不等于“坏”,传统文化,旧时人物,确实有其不可及之处,而不是应当全部批判打倒的。(来源:新京报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插图之于文学作品的作用,当然不仅是阐释。常常是,插图内容的丰富性超出了文本,表达着画家独立的艺术精神,而图像的特点,是表达的不确定性,使不同的读者产生不同的联想。”该书以著名书籍和插图为线索,展示了文学史上多部世界经典作品和书背后的生动故事。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钱理群:《幸存者言》自序】“学术的探讨,也是生命的挣扎;对研究对象的发现,同时是对自我的发现;对研究对象的审视和解剖,更是对自我的质疑和反省;随着学术上的不断开拓,自我生命也得到不断的升华。”🔗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彭砺青:页岩气掀起的革命】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石油开始取代煤成为主要能源时,所引起从产业结构、国民经济甚至军事实力方面的变革,也就可以想像页岩气革命后,天然气普及化所引发人类社会的变革。(来源:南方都市报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唐宝林谈陈独秀】(陈)非常光明磊落、非常直率,没什么城府。鲁迅形容陈独秀:“假如将韬略比做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内皆武器,来者小心!’那门是开着的,里面几把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来源:晶报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范典:王安忆是她自己的“史官”】她的叙述敦实而朴拙,这大概与她自己的性格有关,充满着理智而宽厚的正义感,同时又附着一层辨驳的韧性,言辞间就有一种铺展,更像是推理式的、一环咬着一环的逻辑关系的书写。(来源:南方都市报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佘碧平:他们何以看走了眼】如果人只有热情和理想,而不了解自身所受到的各种制约,以及人际各种潜在的冲突,那么人反而会被自身的热情与理想“反噬”、“灼伤”,甚至“吞没”。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如此,整个人类亦是如此。(来源:东方早报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周振鹤: 东海西海和而不同】起初,耶稣会士以和尚的打扮、披着佛教外衣进行传教。然而他们慢慢发现佛教在中国知识分子中的地位并不崇高,于是待到利玛窦转移传教地点的时候,就直接改成儒士的打扮了,这就是我们最常见的那幅他头戴儒巾的形象。(来源:东方早报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思郁:作为文学批评家的萨义德】他时刻处在流亡之中,也时刻反思着流亡对他的学术生涯造成的困境。他不是美国式的知识分子,但是却比任何一个知识分子更加美国化。他对多重身份的认知已经超越了文学研究学者的范围,这种独特的视野给他的文学研究赋予了奇异的魅力。🔗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 陆谷孙谈中国人学英语】“庆祝陆谷孙先生从教五十周年座谈会”今日举行,会议前一天,记者就英语学习问题,对陆先生进行了采访。“英语和母语不构成零和关系。不能把中文和英文或任何外语对立起来。语言能力和敏感都是相通的......" (来源:东方早报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凌越:史大于文的文学史】《剑桥中国文学史》力图突破传统的以文类为基础的叙述结构,另辟蹊径试图采用视野更宏大的文化史视角。本书对破除“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刻板印象、重新审视元明清诗文也大有裨益。(来源:新京报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刘夙:自私的天性何以使利他成为可能 】一言以蔽之,人类的心智绝不是白板,在先天就已经“布好了线”......但它们适应的还是旧石器时代的世界,在环境剧变的现代世界,我们的先天人性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而这正是许多现代性危机的根源。(来源:东方早报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姚远梅:印度洋上空权力斗争的阴影 】"以美国历史经验来看,中国在印度洋地区扩大影响合理合法,而印度亦不视中国为最大安全威胁......这意味着这片海域上空权力争夺的某种模式已出现,即:从美国的单极霸权到美-中-印某种形式共管的和平过渡。"(来源:东方早报 http://t.cn/zRYJi0d)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

    #燕曦书话# 【高晞:学医的目的是什么——写在《颜福庆传》英文版出版之际】中国现代医学发展始于医学教育的创立,步履艰难。颜福庆的一生恰好经历中国现代医学教育由传入、创建到独立发展的全部过程,他的医学人生正是这段历史的最佳写照。(来源:《文汇读书周报》http://t.cn/zRTOy1i)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