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搜索结果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儒家公羊学

    中国经济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民间投资者信心不足,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没有信心,而没有信心又来自于被过度管理,这是两千多年的老毛病了,甚至在历史上多次扼杀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汉代东郭咸阳、桑弘羊等人发明的统制经济学,在现当代又演变成了一种鸟笼经济学的理论,也就是必须把民营经济管起来,关在鸟笼之内,以避免无序和失控的发展。这种鸟笼经济学的理论,时不时的还会从各个层面显示出它的威力。经济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政策问题。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潘明先生

    #寻美中国2024#【直播!#博物馆里一眼惊艳的文物#】明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央视新闻 带你云赏文物。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看汉代第一碑、鎏金铜樽;到上海历史博物馆,沉浸式体验AR剧本游;去广西崇左,打卡花山岩画,了解千年文化遗迹。戳直播↓↓一起看! 央视新闻的微博直播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幸福安康_德安

    冬葵,别名葵菜、冬寒(苋)菜、薪菜、皱叶锦葵。是锦葵科锦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花期6-9月。冬葵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菜(暂未查到另三种),从汉代就开始种植,历史非常悠久。产自中国湖南、四川、贵州、甘肃等省区,北京、甘肃会宁等地也偶见栽培。喜欢冷凉气候,生长能力旺盛,适应性强,采收期长。冬 ...展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7. 微博附图
    8. 微博附图
    9.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邹健论道

    在文艺复兴时期,耶*会神甫曾经伪造了一篇中国文献《孔子弟子与鲁公子对话录》,耶*会修士福开神父将原文“翻译”成了拉丁文,稿本藏于梵蒂冈图书馆,馆藏编号:42759)。看出问题来了吗?可萨犹大在做几手准备,他们通过耶*会传*士把进入这个华夏的时间一再提前,从宋代、汉代,再到周朝,甚至放到开天辟地之初。如此一来,一旦有朝一日历史环境的条件成熟,他们就可以有机会腰身一变,把西人的面孔通过混血、通婚等方式,把人种换回来,再窃取华夏所有的文明成果,将走上世界巅峰的华夏的琴棋书画诗酒茶、乃至礼、乐、易、春秋等等经典,以及诸子百家,统统改头换面,变成犹大的千古杰作,从而彻底把华夏文明从源头上贴上犹大文明的标签。这不是危言耸听,他们一直在井然有序地动用各方力量从事这件事情,而且已经系统地推进计划将近三百年了。现在犹太买通的汉奸又开始鼓捣犹太是殷商的后裔,就是这个行动的最新一步。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悠悠讲故事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兔头学姐张铁根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丁香树叮

    比方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于赓哲: 历代专制统治者或者地方大员身旁都要有小内朝,可以帮助领导做很多规章不允许的事情,同时抗衡外朝大臣,小内朝一旦变成外朝,统治者就会培养起新的小内朝,例如汉代侍中、常侍、给事中之类,就是皇帝身旁人形成的小内朝,外戚、妃嫔、宦官都可以扮演类似角色
    看电视剧,秘书还真是个高风险人群,但也是最容易晋升,这职位类似于古代的家奴和太监?
    转发 10评论 21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马善记

    早在2002年,我就写过一篇文章,强调财政供养人员过多,导致财政不堪重负。当时手头上有一份资料表明,一个官吏,汉代管理2000余人,唐代管理1000余人,明代管理500余人,清代管理300来人,到了2000年左右,一个干部只管理30来人。有数据表明,从2012至2020年的平均数据看,我国财政支出中雇员报酬占 ...展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庚白星君

    中国人最熟悉的一段历史大约是三国,东汉末年为什么有三国?是因为一场影响巨大,持续超过50年的大瘟疫彻底激化了社会矛盾,以致于爆发黄巾起义,地主豪强们趁乱割据,最终天下大乱。名医张仲景的家族,原来有200多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有十分之七是死于伤寒病。最近网上特别流行读《伤寒论》,很多人惊奇的发现,自己阳了以后所有的病症都能在张仲景两千多年前写的医书里找到,还能找到解决的办法。病毒这玩意,几千年来又何尝绝迹?假如在汉代也有核酸检测工具,说不定也能测出阳性,谁知道呢?但即便在战乱纷扰的环境里,即便有更强悍的病毒肆虐,人类依旧顽强的延绵生息,古代的医圣和现代的医学大牛们最后都不得不承认,人体本身才是最强大的解药,中医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西医最牛逼的疗法也是免疫疗法,意思是你调动自己的免疫力能对各种疾病。可见人类存在,就有自然客观规律加诸于身的合理性,最终人类作为一个群体,会将各种看起来不可一世的传染病压制在可控范围内,新冠病毒亦将如此。这个冬天里每天都有不幸发生,天天都能看到网上的讣告,一些人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从感情上讲,我当然希望能用封控把疫情给永远的封禁起来,但病毒几经变异以后,传染能力越变越强,封锁已经很难对付的了它,最终无论我们愿意与否,都必须接受跟病毒共处的生活。既然已经放开了,那就坦然接受这一切,可以尽力鼓励自己和身边的人,设法保护好自己关心的人,少听不靠谱的专家的瞎比比,多找找增强自身免疫力的办法。最终一切都将过去的,人们将习惯在病毒影响下生活,无论如何,生活还将继续,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至于世界上有些奇奇怪怪的国家和地区,现在故意搞针对中国人的所谓封禁,那都是他们的自由,你无法去遏制人家想尽办法找借口恶心你一下,但他们能做的也不过就是恶心下人罢了。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观察者网

    【翟东升: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其实是暴力】@翟东升 :昨天受邀参加了一个研讨会,主题是中美经济关系展望,会议发言都挺精彩,只是到了最后,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临结束前的互动中,我点评了几句话,其中一句是“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其实是暴力,在暴力的基础之上才有政治,在政治所提供的规则、秩序和权利边界中才有经济活动;市场不是一种自在自为的存在,市场本身就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会议主办方的领导是一位温柔而谦虚的女性经济学家,她在总结发言中,以一种礼貌而坦率的方式提到我的这句话,坦承自己恐怕难以接受这个观点,她认为:市场是自发产生的,经济并不由政治和暴力决定,经济活动自有其存在的必然规律;政治对经济的确有影响,但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暂时的干扰。其实,在我做群主的一个关于制裁和经济战的专业微信群中,也发生过类似的争论,研究政治学、国际关系、战略或者历史专业的人多数都能赞同我的观点,而纯经济学家们的第一反应则是“这太可怕了。”这样的观念分歧,既体现了我们之间学科属性的差异,也展现出基本思想流派或者说世界观底层逻辑的不同。这种分歧,可谓思想史上的永恒主题,与之相关的思想斗争,我们在汉代《盐铁论》的辩论中看到过,在霍布斯与洛克关于“自然状态”的争论中看到过,在近现代世界经济史的重商主义与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博弈中看到过,在中国七十年代的“评法批儒”运动中看到过,在国际关系理论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争中看到过,未来的人类思想史上,这个辩论仍然将会在不同场景下以不同面貌不断地翻新。但是,正如毛泽东同志在晚年说过的那样,“历代有作为、有成就的政治家都是法家,他们都主张法治,厚今薄古;而儒家则满口仁义道德,主张厚古薄今,开历史倒车。”经济上的自由主义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的理想主义者、中国思想传统中的儒家,他们描述的世界和愿景更加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审美或者说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感,但是不符合历史,也无法解释现实,遑论预判未来。我本人的思想倾向是现实主义的而不是理想主义的,在中国思想史的坐标体系中,更加接近中国古代的法家而不是儒家。下边,我用几个小问答来阐述一下我的学术思想的底层逻辑,也算是对那些带有自由主义/儒家/理想主义思想倾向的朋友们的一个回复。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锦鲤大王

    人的运势总是起伏不定的,在面对不可知的未来时,往往显得茫然无助,尤其是在全球经济萧条的2022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弄不好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影响 今天给大家安利一款2023~2027年未来运势报告, 此测算运用了流传已久的九星占星术,奇门遁甲术之一,源自汉代九宫历,结合阴阳+五行+方位+星宿,它有千变万化的征象,是运用广泛且准确度很高的占星术。它能规划你整个人生的长度,解锁你与生俱来的能力,天生适合做什么?容易在哪行名利双收?你的命格具有多强大的气运?会给你的人生带来哪种命运变化?并能预测出你未来五年运势,看你的爱情运如何?仕途能否步步高升?财富可否迅速累积?2023-2027年运程变化对你有什么影响?哪一年可能会有危机?点击查看,查看你近5年运势走向 O网页链接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新快报

    #95后科研女孩把汉服玩明白了#98年出生的邓姝婷,是一名从事基因检测、肿瘤筛查的科研人员。她最爱是汉服,“穿越”数千年的华夏衣冠。“汉服形制各有不同,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汉代女性曲裾,唐代坦领和齐胸襦裙。”她专程到湖南省博物馆,去一睹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印花辅彩黄纱锦袍。在 ...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刘平

    回复@树新风再起时: 这地方的丘读作ku,接近汉代的音译词,大夏读da xia是鲜卑金国契丹人的读法//@树新风再起时: 我义乌和扬州的学生都把“大夏”读的 du huo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强国论坛

    #我国每人每年可以拥有157个苹果# 你今天吃苹果了吗?来来来~更多神奇的知识又要增加了! 2020年全国苹果产量4406.6万吨,如果全部用于内销,意味着农民伯伯为我们每人每年准备了157个苹果。知道吗?我国本土的苹果品种可以追溯到汉代,这种苹果在今天仍然还有种植!而今天比较有名的苹果产地大多都位 ...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刘继兴

    新中国历史上的二十名“将军大使”!当时有的将军提出不懂外语,怕搞不好外交工作。毛主席说:汉代的班超、张骞不是也不懂外语么,但他们出使西域,非但能够不辱使命,而且功勋卓著。毛主席还幽默地说:将军大使好,好在哪里?首先,你们出去我们放心,因为你们不会跑掉。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宣和一人

    //@木香槟榔没完: 座屏两侧支架其实是玉胜。1932年东京帝室博物馆编《周汉遗宝》中有一枚乐浪郡(朝鲜半岛)出土的汉代玉胜,与此屏架极似,且介绍中提到“此种玉板两枚一对,为玉轴的两端”。看来汉代此种玉屏倒不少见。 ¡查看图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7. 微博附图
    8. 微博附图
    9.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风云独揽

    #这么美的中国乡村#盘古圣地,大美泌阳。 1、盘古开天辟地处,位于泌阳县盘古乡盘古村的盘古山。 2、泌阳县南,有一条自东向西的泌水河,是全国已知的唯一一条倒流河。 3、泌阳县有座铜山,为汉代邓通的铸钱处。 4、泌阳县分布着春秋时期楚国修建的古长城,为中国最早的长城,始建于公元前678年。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西部网

    【百年前古人的引水智慧~,快来膜拜一下吧】郑国渠在古代经历了很多次的渠口上移。在泾河的最下游是郑国渠的渠水口,而在郑国渠运行的一百多年间,由于泾河河床由上而下不断的冲刷下游的河床,河床变低,渠水口变高,郑国渠就慢慢引不到水了。在汉代时,郑国渠又叫白宫渠。为了引水,汉代人将郑国渠的 ...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漠宏庵

    #中方回应是否将承认阿富汗新政府#阿富汗人民和中国人民有几千年的传统友谊,早在汉代就互通有无。只要塔利班一心一意为阿富汗人民谋利益,中国肯定就会支持这个不屈不挠反侵略、反占领,反分裂的英雄国家!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五月的下午茶

    //@撷芳主人: 汉代鸠杖的杖竿都比较长,甘肃武威出土的鸠杖长度将近两米,便于老人扶倚。画像石中的鸠杖老人: ¡查看图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7. 微博附图
    8. 微博附图
    9.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漠宏庵

    #艺术分享#战国至汉代石雕奴隶反绑双手跪坐造像。高15厘米,宽5.5厘米,底座边长6厘米。雕像石材为橄榄岩,橄榄岩是一种深色粗粒且比较重的岩石,新鲜的橄榄岩呈橄榄绿色,氧化后呈灰色,它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经漫长岁月风化容易变成土壤。在金沙遗址祭祀场所内出土了12件石跪坐人像,石材除砂岩、板岩 ...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漠宏庵

    #文玩# 战国至汉代石雕奴隶反绑双手跪坐造像。高15厘米,宽5.5厘米,底座边长6厘米。雕像石材为橄榄岩,橄榄岩是一种深色粗粒且比较重的岩石,新鲜的橄榄岩呈橄榄绿色,氧化后呈灰色,它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经漫长岁月风化容易变成土壤。在金沙遗址祭祀场所内出土了12件石跪坐人像,石材除砂岩、板岩外 ...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银翼飞贼

    汉代的...牛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主编赵旭东

    #郑州暴雨冲出汉代古墓##郑州暴雨冲出汉代古墓#7月22日,受暴雨影响,郑州新郑古城村西河中桥一道路坍塌,村民发现路旁的泥土中出现了带花纹的墓以及一些陶器等。刚刚,记者联系到新郑市文物局,工作人员表示,接到群众反映后,他们已经去现场勘测处理过,确认为汉代古墓。#郑州暴雨把汉代古墓冲出来了 ...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漠宏庵

    #文玩# 战国或汉代石雕奴隶反绑双手跪像,高15厘米,奴隶赤身露体,头部微仰,双膝跪地,双手和颈部被绳索反绑于身后柱子上,舌头外伸,表情麻木茫然。雕像石材为橄榄岩,橄榄岩是一种深色粗粒且比较重的岩石。在金沙遗址东南部的祭祀场所内,共出土了12件石跪坐人像,高约20厘米,双手被绳索也是反绑 ...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漠宏庵

    战国或汉代石雕奴隶反绑双手跪像,高15厘米,奴隶赤身露体,头部微仰,双膝跪地,双手和颈部被绳索反绑于身后柱子上,舌头外伸,表情麻木茫然。雕像石材为橄榄岩,橄榄岩是一种深色粗粒且比较重的岩石。在金沙遗址东南部的祭祀场所内,共出土了12件石跪坐人像,高约20厘米,双手被绳索也是反绑在身后柱 ...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漠宏庵

    #艺术分享# 战国或汉代原始青瓷瓮,高21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为8厘米。古代陶瓷瓮主要是作为储藏器或水器。原始社会时的大型陶翁也有用作葬具的。造型口大底较小。轮制成型工艺十分明显,从瓮表面看腹上部原施有青釉,内壁及外腹下露暗褐色胎,胎体中含有较粗颗粒物,胎质坚硬,小平底。  ...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漠宏庵

    #文玩# 战国或汉代原始青瓷瓮,高21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为8厘米。古代陶瓷瓮主要是作为储藏器或水器。原始社会时的大型陶翁也有用作葬具的。造型口大底较小。轮制成型工艺十分明显,从瓮表面看腹上部原施有青釉,内壁及外腹下露暗褐色胎,胎体中含有较粗颗粒物,胎质坚硬,小平底。  ...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青年报

    【体量非常罕见! #陕西汉墓现罕见陶仓装满小米# 网友:这是穿越了两千多年的粮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最近在西咸新区大堡子村发现一座保存完整的汉代墓葬,出土100多件珍贵文物,包括鎏金青铜器、玉器、铁器等。令人惊喜的是,考古人员在墓葬西侧壁龛内,发现一个非常罕见的大型陶仓,这座陶仓 ...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唏咘嘛哒

    #读史札记# 《资治通鉴》卷77 曹髦之死 1、高贵乡公曹髦是自秦始皇那会儿有皇帝起,第一个在大街上被大臣杀死的皇帝,这种臣弑君的事儿,加上诸葛诞手下那帮死士,听起来有点春秋战国的味道了。 2、曹髦大街上被杀,说明汉代所树立的儒家忠君思想和礼仪制度彻底失败,可称得上是继春秋战国之后的第...全文: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