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纲」的搜索结果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三思柯南

    复旦大学李天纲:“1930年代,华界模仿租界,租界吸纳华人,中西社会制度进一步融合后,上海一举成为远东最富魅力的大都市;1930年代……在这个经济上升、政治稳定、教育提高的“黄金年代”,上海人的自我意识成型了。他们思想开放,教育优良,中西兼通,自信心足,自主意识强,堪称是“黄金一代”。 查看图片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今年某些人不知道抽什么风,总是想着回到“30年代”,仿佛在他心目中,30年代是什么地上天国一样。《包身工》读过没有?《三毛流浪记》看过没有?我说难听点,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通人,你不珍惜当下衣食无忧的生活,你怀念什么“30年代”?既然你们那么向往,那我就勉为其难,带大家回顾一下30年代吧。就说30年代的民国第一大都市上海吧,城市里专门有“收尸队”,每天早上上街收冻死、饿死、病死小孩子的尸体。30年代的上海,是蒋介石等买办统治者的大本营,他在这里和日本谈和,勾结美帝国主义,结交江浙财阀、上海资本家、青帮黑社会,一手打造他的“买办帝国”。30年代的上海,根本就不是中国人的上海,因为这里有“租界”,有外国军警,有狗仗人势的“红头阿三”,有“华人与狗不能进”的地方……在这里,外国人活活打死中国人,也是可以不犯法的。30年代的上海,黑帮横行,张啸林、杜月笙、黄金荣把持了基层治理,30年代上海帮会分子至少有50-60万,而30年代上海市人口不过300万……帮会分子日常绑架、威胁、贩毒、逼良为娼的事情司空见惯,而这些所谓的“帮会大佬”,本质上不过是洋人的狗腿子。当时上海城市里遍地都是卖淫嫖娼的人,公娼人数和城市总人口的比率为1:137,居世界8大都市之首,暗娼不计其数,据公共租界工部局调查,民国16年,公娼、私娼,再加上各式各样变相娼妓,总数不下12万人。杰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写道:“蒋介石的金融中心上海也许是世界上贩卖妇女的最大市场。年轻的女性不断地被从农村弄到上海来,象商品一样投入市场,卖给人当包身工、丫头、小老婆、妓女,等等。而且,她们大部分人对于自己的去路毫无发言权。尽管蒋介石夫人鼓吹新生活运动,上海仍不仅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卖淫中心之一,而且拥有一些世界上最大的妓院”。“贫民露宿街头,每天都有冻死骨。黄包车夫串通一气,夜间在大马路上抢乘客的东西,遭殃的既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物价飞涨,城市里无家可归、到处流浪的人不断增多。而富贵人家却仍然是朱门酒肉臭,奢侈不减当年。” “官老爷们坐着价值七千美元的小轿车,招摇过市。经销这些汽车的美国进口商人,坐在美侨俱乐部里,喝着苏格兰威士忌酒,为降临中国的艰难岁月唉声叹气。豪华的饭馆酒楼里,大摆丰盛的宴席。乡下的农民正在吃糠咽菜:而上海那些达官富商,却是吃不尽的山珍海味……” “……百老汇大厦十八层楼上的外国记者俱乐部里,人们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下翩翩起舞,白俄交际花同美国太太们在一起厮混,异口同声地辱骂中国人。外国人在中国名义上享有主权的领土上举行家庭式聚会。人们照样关起门来赌博,上海每家中国人开的大旅馆里都可以公开吸食鸦片。”30年代,上海还有个词,叫做“白色恐怖”,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大批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进步群众、工人、学生被屠杀,上海迎来白色恐怖,长期笼罩在腥风血雨之中,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等早期党的领导人先后牺牲......当时在上海滩,反动派抓住穿西服、口袋插钢笔的,就当作共产党肆意杀害。你以为蒋介石只迫害左派吗?不,当时的上海,资本家和富人同样不得安生。《剑桥中华民国史》记载:……然而,上海商人和银行家还须酬劳蒋介石。4 月25日,他们再给蒋介石700 万元。但是,这笔款项仅仅提起了蒋介石的财政胃口,因为他的军费每月约达2000万元。他派出专人逐店逐厂要求捐款。例如,命令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捐款50万元;华商电气公司捐款30万元;先施公司捐款25万元。当资本家回避时,蒋介石的代理人就采取恐吓、敲诈,甚至绑架的手段。欧文·查普曼报道,“富有的中国人会在家中被捕,或神秘地失踪于街头……百万富翁以‘共产党’的罪名被逮捕。在近代,上海从没有在以前的任何政权之下,经历过如此恐怖的统治”。很多小文青以为他们回到民国就能当“人上人”,他们以为民国就是地主家的大少爷和女学生谈恋爱,是穿着漂亮大衣的青年军阀包养戏子,是灯红酒绿、十里洋场的上海滩......他忘了他更大的可能就是倒毙在路边的饿殍、卖儿卖女的穷人、被黑社会套麻袋丢进黄浦江的冤魂。这些人总是怀念什么“民国”,是的,民国有基督学校上层阶级的女学生,有出入高端场所的“名媛”,也有满大街被黑社会逼着卖身的妓女;那个时候,被迫卖淫求生的可不止农村穷人的女儿……景明楼上被美国人糟蹋的,都是“民国精英”的妻女。是的,民国上层人士可以坐飞机、坐汽车、读现代学校、出国留学、享受一切现代化的文明成果,但民国绝大多数人都不能算“人”,他们不识字,不知道自己是谁,饭都吃不饱,朝不保夕,要不没有儿子女儿,要不儿子女儿明天就可以卖掉,代价是一碗粥,一个馒头。整个国家到处都是租界、“国中之国”、外国军队、外国警察……外国军人在街头随意打死平民,强奸妇女,开车撞死中国人,传教士以“慈善”的名义摧残虐杀中国婴儿……说了这么多,也未必能说服你们,但我就问一句:“如果30年代真的是地上天国,为什么那么多地主、资本家,都被逼得投身革命,造自己的反呢”?#真实的30年代是什么样的##1930年代的上海滩##微博新知博主#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7. 微博附图
    8. 微博附图
    9. 微博附图
    转发 1338评论 550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戴雨潇Dai

    #十评第某声# 之三——新闻主管班达里澎湃新闻给歪曲党史、美化殖民主义、鼓吹「上海自治」的#李天纲#提供舞台,雇佣极端仇中、扬言抵制汉字、妄想「吴越毒立」的#胡甄卿#做记者,听起来匪夷所思。其实这还是经过「整改」之后的结果。此前他们更无法无天。去年年底澎湃新闻英文版《第某声》制作了一个「2022年终总结」,简直把中国描述成了人间地狱(图1):年轻人躺平、高失业率、低生育率、防疫导致的「次生灾难」、「房地产危机」、东航空难、「气候灾难」……他们把江苏「铁链女」、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等个别恶劣情况统统归结为「系统性的性别暴力」,还站在诬告犯周晓璇(弦子)的立场发了一篇文章控诉中国的「性骚扰问题」。一两个稍微积极点的话题也要阴阳怪气:提到北京冬奥会就是「退役运动员不得好死」,提到女足夺得亚洲杯冠军就要扯什么「两性工资差」。画风堪比CNN和BBC等西方谣媒。最后还是一名正义的老师在微博披露了这个年终总结才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第某声》也急忙删除了相关内容。负责制作这个年终总结的是《第某声》的「新闻主管」——尼泊尔人比贝克 · 班达里(Bibek Bhandari,图2)。《第某声》让一个外国人掌握新闻采编、素材选取和议题设置的大权,其实也无可厚非,毕竟人家要「和国际接轨」。问题在于此人不是什么普通的国际友人,而是个态度鲜明的反H分子。班达里曾在境外社交平台上多次发帖声援「岗毒」分子发动的所谓「雨伞」颜革;指控「汉族中国人」对西臧「持续洗脑、持续移民」;污蔑我国西域的去极端化措施。几天前还在「纪念」去年11月的内地反z^f抗议(图3)。班达里持有如此偏颇的政治立场,自然只会透过「阴间滤镜」看中国,进而捏造出各种歪曲事实的「报道」。然而就是这种反H分子,不仅能领导《第某声》的新闻部,而且连招募新记者这些重要工作也是由他来干。物以类聚,可想而知他会给《第某声》招进来些什么货色。年终总结暴雷后,作为始作俑者的班达里竟然还没有被《第某声》立刻开除,而是被「降职为普通编辑」(用他本人的话说,拿更少的工资,干差不多的活)。之后又过了快半年到今年5月,班达里才自己提出了辞职。班达里辞职后似乎心有不甘,专门在外网发布了长达30条帖子的连载,讲述了自己在《第某声》的经历(图4)。班达里在文中透露,2019年《第某声》就曾因炒作农民工问题被「禁言」一个月,此外还有几次因发表其他「敏感报道」遭到「严格审查」。但每次的结果都是《第某声》先蛰伏几周,然后故态复萌,继续冲击红线。相比之前的报道事故,这次的年终总结造成的后果更严重。班达里称,今年1月东窗事发后,《第某声》的编辑部加强了「内部审核」,还任命了一个所谓的「风险控制官」,对「送审」前的文章先进行一轮「预审」。此外,他们还「被要求报道更多的正面新闻」。班达里无法接受,于是一走了之。他还提到有另一名同事因为在去年11月参加反z^f抗议而「被迫离职」。显然在《第某声》里领着z^f薪水反z^f的不止班达里一个人,他的去留也无法改变整个编辑部的不正之风。班达里辞职后一个月,《第某声》就有8篇文章获得了由境外反H团体评选的 #SOPA卓越新闻奖#,其中三篇含沙射影攻击我国的防疫政策、三篇渲染国内「经济危机」、一篇炒作性别对立、一篇夸大我国的「环境灾难」(内容过于反动,图发不出来)。7月,澎湃董事长兼上报副总经理程峰落马。上月《第某声》还是畅行无阻地刊登了其「首席编辑」吴海云对复旦大学宗教系教授李天纲的专访。其中「上海租界是国际化先驱」「五卅运动催生上海独立的本土意识」「上海是包括洋人在内的『上海人的上海』」等谬论令人作呕。以上情况足以证明《第某声》经历的数次所谓「整顿」和今年年初开始实行的「内部审核」都没有起到建设性的作用,开除某个编辑、新闻主管甚至董事长都解决不了问题。《第某声》的病早已深入膏肓。我们的媒体在对外宣传工作方面的职责本应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第某声》也以「外宣新媒体」自居(图5),然而实际干的事是雇佣反H分子传播中国的坏事、放大中国的坏事、编造中国的坏事,给敌对势力递刀子、送子弹,最后到「国际」上拿反H新闻奖拿到手软。你们到底是哪国的媒体?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习五一

    #雪菲随笔# 【来稿选登:百家争鸣:关于上海租界史和上海人自治认同文章。来稿者评论:复旦学者的论述,淡化当年法租界的殖民色彩,强化所谓上海人身份认同和所谓自治,感觉很怪(来稿时间2023年11月21日);敲黑板:李天纲教授:五卅运动最能引起上海民众共鸣的口号不是“打倒帝国主义”而是“上海是 ...展开 长图 长图 长图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戴雨潇Dai

    不让点评发原文总行了吧。这可是堂堂党媒发的,如果有问题请有司先去处理上海报业和澎湃新闻的负责人。复旦大学宗教系教授李天纲接受澎湃新闻#第六声#首席编辑吴海云博士采访亮点:🔺 上海租界不是殖民地,而是自治的。🔺 上海不是西方殖民主义的前哨,而是「上海式国际化」的先驱。🔺 ...展开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戴雨潇Dai

    上海体制内的买办这是装都懒得装了。我们此前多次揭露@澎湃新闻 英文版 #第六声# 的劣迹(参见:)。这次他们又整了个大活。上周《第六声》为纪念所谓「上海开埠180周年」,发布了其首席编辑吴海云对复旦大学宗教系教授李天纲的专访。这篇奇文都不能说是春秋笔法,而是直言不讳地 ...展开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7. 微博附图
    8. 微博附图
    9.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都周刊

    【去哪里追寻活的传统?】我们到底活在哪一个“传统”里?今天开幕的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上,梁文道与北大哲学系教授何怀宏、干春松,复旦宗教学系教授李天纲等群儒舌战:“君子之道”是否能在当下中国践行?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意大利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联合馆主题论坛#主题演讲环节由中国企业联合馆执委会常务副主任魏建华主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李天纲教授聚焦【中意文化交流:过去、现在与未来】,他从马可波罗、利玛窦、徐光启到晁德莅、马相伯,阐述了中意文化的渊源和发展。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复旦大学星空讲坛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CASTEL葡萄酒

    #乐享堂#历史记载,康熙有每天喝葡萄酒的习惯。根据李天纲学者考证,最早向康熙帝进贡葡萄酒的是法国耶稣会的传教士们,而当时在中国的法国传教士中,李明(Lous le Comte)就是来自波尔多地区的。说不定康熙帝就有喝过波尔多的美酒!查看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ChampagneWang

    本周末,中华艺术宫各类活动异彩纷呈,9月7日14时高端社科讲座请到复旦大学教授李天纲讲述《土山湾:海派文化与艺术的重要发源地》;同日《神游东方——周韶华艺术大展》开幕,9月8日14时展览配套讲座之一《在新时代语境中重估周韶华艺术历史新贡献》,皮道坚、张晓凌、毛时安主讲。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文化上海

    #文化讲座#【周末去中华艺术宫涨姿势】9月7日14时,高端社科讲座特邀#复旦大学#教授李天纲讲述《土山湾:海派文化与艺术的重要发源地》;同日《神游东方——周韶华艺术大展》开幕,展览配套讲座《在新时代语境中重估周韶华艺术历史新贡献》将邀请皮道坚、张晓凌、毛时安于9月8日14时开讲。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周鸣之

    #讲座看点# 沈迦历时六年寻访英国传教士苏慧廉生平,揭秘一段不可磨灭的珍贵记忆。看复旦大学李天纲教授从人文主义角度如何解读,大律师张培鸿先生跨界点评——“寻找•苏慧廉”讲座 (07月13日 ,季风书园新店-上海图书馆地铁站)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vv_vvv

    额,就是严先生被改名字了 //@vv_vvv: 此书自序好看 //@宜兴杨丽华: 那是李天纲专为傅铿这本书写的序,《上海书评》先发了,前年的事,谢谢你记得,这篇序确实写得好,真诚,有感而发。//@每食每佳: 原来启明文丛是杨老师策划的,期待更多佳作。《知识人的黄昏》好像是傅铿国内的第一本专著,书中
    展开全文
    早春时节,乍暖还寒,收到我为三联书店策划的“启明文丛”:《知识人的黄昏》、《生活和文本中的社会学》、《民主与乌托邦》。自从2011年6月告别《文景》杂志,再次和出版有了联系。缓慢转身,回到起点,螺旋式的。文丛作者,曾是《读书》、《文景》作者;文丛内容,无论当时或现在,思想之光闪耀。
    展开全文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书香上海

    【神州书卷】旅美学者@傅铿 《知识人的黄昏》一书中讲述了知识人作为一个社会整体和个人的社会责任。复旦李天纲教授作序中说道,“带着你的思想作品,回到我们中间。虽然不是海外那些专业分子的高头讲章,但你的阅历和思考,诚挚而深沉,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精神的流放者归来”。@三联书僮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文汇网

    #博友点题#【“新上海人”,你怎么看?】@复旦大学 哲学学院教授李天纲对于“新上海人”这一新概念有独到的见解:“我从来不用‘新上海人’这个概念。如果要用,那么它不应指刚刚移民上海的人,而是指文化融合,包容和谐,进取向上的‘新’上海人。”你怎么看?欢迎互动。via@风之沧海-Wilson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风之沧海-Wilson

    【和沪港学者一起解读上海】在昨天举行的第60届文化讲坛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天纲对于"新上海人"这一新概念有独到的见解:"我从来不用'新上海人'这个概念.如果要用,那么它不应指刚刚移民上海的人,而是指文化融合,包容和谐,进取向上的'新'上海人."#您怎么看? 🔗 网页链接 @文汇网 @新浪上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逸明

    恭喜傅铿兄!祝贺新作的出版。《知识人的黄昏》很好的题目,总相信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中国知识人“Diaspora" 有一天能为自己的故国进步做出一份贡献。 ——看到傅铿的博文《李天纲: 流放者归来》有感而发的评论。🔗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宜兴杨丽华

    李天纲文,让我想到《德国历史中的文化诱惑》一书。书中讲到欧洲知识分子的失落感,“比如欧盟的成立,在他们看来,不是以一种理念为核心的统一体,而只是以利益为导向的结合体。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更多的是各种专家的作用,知识分子在其中的作用是很微小的”。欧盟之能成功建立,正得益于此。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如果可以面向大海

    #民国丛书续编出版座谈会#复旦大学李天纲教授:「民国时期的资料整理不应忽视西文这一块。上海自鸦片战争以来,就是国际英文出版的重要一环,比印度等其他国家都要发达。其他如日文、德文等出版物也很多。若以后分门别类地做一个系统的规划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上海书店出版社 @王为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刘涛同学

    复旦论坛:可沟通城市。陈映芳强调人的主体性;李天纲谈城市空间的第四纬--时间;邱林川谈人如何“回归”,谈本地共同体;黄怡谈城市规划与意识形态,批判公共空间标准化、私有化;王晓渔谈公共性与城市自治;孙玮从关系生产视角再谈传播,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勾连与重组,强调链接、沟通、共享。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ly凌云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传播,一个崭新的学术领域。当社会进入C(city & communication)时代,让我们一起聆听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美女教授孙玮老师和哲学学院教授李天纲老师如何论城市传播。本周六上午9:30,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蔡冠深报告厅第十二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欢迎你的到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音乐剧女王影子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