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的搜索结果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别样壹天

    美英期刊太坏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雲濤在北

    💥 💥 爆炸性新闻:新冠疫苗加强针关闭人体自然免疫系统内容提要:2022年2月、2023年6月和2024年2月,美国和英国的几个期刊、网站发表了多篇文章,说明COVID疫苗对于预防COVID-19无效,而且很不安全。2024年2月20日的文章惊爆:接种了实验性COVID疫苗的人群成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接种疫苗加强针则关闭人体的自然免疫系统,并且使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处于永久性免疫衰竭状态。关键词:新冠疫苗 白细胞 免疫系统 癌症收起 长图 长图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儒家公羊学

    微博上看到一位叫@褚识斯 的博主在指责一位叫陈志新的老师,说他网上授课的内容错了,引起了他的愤怒。这位@褚识斯 是谁我不知道,只看到ip地址是法国的,可能是中国在法国的留学生吧。陈志新老师是谁我也不知道,网上搜了一下,可能是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副教授。@褚识斯 博主指责陈志新,主要是说陈在网上的授课内容否定了现代人类的非洲起源说。另外说陈“以奴隶制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五个阶段论的产物为由,表示中国没有存在过奴隶社会”,认为陈志新老师的两种观点都是“暴论”,“并不是学界广泛认可的理论”,“而暴论放在以教学为目的的大学课堂中,是不合适的”。说实话,这位@褚识斯 可能不大了解中国历史学界、考古学界和古人类学界的一些观点,甚至可能都不清楚中国政府的一些公开表述,所以才会认为陈教授的观点是“暴论”。2020年12月1日,党中央的理论刊物《求是》杂志发表了总指挥的重要文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图1),文中专门指出:“纵观历史,中华文明具有独特文化基因和自身发展历程……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最新考古成果表明,我国是东方人类的故乡,同非洲并列人类起源最早之地……历史文化领域的斗争会长期存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考古工作,用事实回击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各种歪曲污蔑。”总指挥的这段论述,当然不是无的放矢。现代人类的非洲起源说虽然是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但并非没有争议。中国的一些古人类学家认为,中国现代人类是由中国本土古猿持续进化而来,上承周口店北京猿人,在古人类化石上能够找到这种持续进化的明显证据,这一类的论述相当多,相关的报道也相当多(图2、图3、图4、图5)。也有人认为,中国本土的古猿也是从非洲来的,在中国本土持续进化成一种现代人类后,又和非洲来的外来人群进行了杂交,也就是中国现代人类是“本土持续进化附带外来杂交”,这种说法当然也是有可能的。至于说什么不同猿人进化成的人类之间因为生殖隔离无法繁衍后代,这其实是一种想当然的说法,根本没有科学上的证据,中国古人类学家高星早就进行过澄清。现代人类非洲起源说,认为我们现在中国的人类也是距今5万年左右才从非洲经过漫长的迁徙到达东亚的。但是2015年世界顶级的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刊登了多位中国古人类学家共同撰写的论文,在湖南道县发现了早期现代人类的47枚牙齿化石,科学测定其距今的年代是8万至12万年,推翻了国际上流行的中国没有距今6万年以前的现代人类存在的说法(图6),世界上最权威的分子人类学研究机构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类学研究所和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也认同这一年代测定。而且湖南道县发现的这47枚早期现代人类的牙齿化石的年代也远远超过了欧亚大陆上已经发现的早期现代人类的化石年代,比欧洲和西亚具有同样特征的现代人类化石至少早了3.5万至7.5万年。这一发现虽不足以推翻现代人类的非洲起源说,但却对现代人类的非洲起源说构成了重大的挑战。由此也就产生了一种新的假说,也就是非洲以外的现代人类,有可能是起源于中国的湖南,然后又从湖南向欧亚大陆和全世界扩散,并进入到非洲北部,与非洲中南部地区的黑人属于不同的两种现代人类。这一假说还有一个侧面的证据,就是世界上除了非洲的黑人而外,其他地区的现代人类都混有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这两种基因在亚洲人中的比例最高,而非洲的黑人身上就没有这两种古人类的基因存在。当然这一发现也可能导致中国古代文明史的重新改写,也就是中国南方的文明可能起源的极早,湖南境内文明的起源时间可能还要早于中国北方。台湾的犹太裔历史学家郭静云(OlgaGorodetskaya)由此认为长江中游的先楚文明才是整个中国文明的源头,甚至认为先楚文明是整个东亚文明的源头,史前在湖南湖北的云梦泽流域存在一个被毁灭了的庞大的文明古国(图7、图8),后来南方的楚国只是它的后裔。这些问题虽然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深入研究,但也说明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仅仅是一种较为流行的假说,还远远没有到下定论的时候。那么陈志新教授在网上授课,讲了一些不符合现代人类非洲起源的说法,也是极为正常的科学探讨,我不知道有什么好指责的!关于中国古代究竟存不存在奴隶社会的问题,这个也需要做一些说明。中国边疆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是存在奴隶社会的,比如大小凉山的彝族地区在1956年以前都还是奴隶社会,这个史学界没有什么大的争议。在藏族地区,云南傣族地区,新疆的部分维吾尔族地区,历史上长期存在农奴制度,这个也没有什么争议。出现争议的是汉族历史上究竟存不存在奴隶社会?应该说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五段论”输入中国以前,中国古代汗牛充栋的史书中是没有汉族存在奴隶社会的记载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输入中国以后,中国古代汉族存在奴隶社会的观点也是有巨大争议的。即使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内部都存在巨大争议,夏朝的情况当时还搞不清楚,郭沫若认为商代是氏族制社会,不是奴隶制社会,吕振羽、翦伯赞认为商代是奴隶制,西周则是封建制,范文澜也认为西周是封建制度,不是奴隶制度。郭沫若还撰文指出,吕振羽、翦伯赞将商代认定为奴隶制社会,是因为胡乱解释甲骨文,将“弇奴”说成是商代活埋奴隶,郭沫若说“弇奴”两个字实际上是“冥嘉”,是占卜妇女分娩是否吉利,与奴隶制风马牛不相及。但郭沫若又指控秦国和秦代是奴隶制社会,认为孔子和儒家在先秦时代是代表社会进步的,是民本主义的,是反对奴隶制的,而秦始皇和法家是搞奴隶制专政的。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李学勤也说秦国是落后的奴隶制,在统一六国以后,又把这种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推广到全中国,齐、楚、燕、赵、魏、韩社会制度实际上比秦国先进,楚国的文明程度最高。这种说法毛泽东首先就不同意,所以才有《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皆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又说:“郭老从柳退,不及柳宗元。名曰共产党,崇拜孔二先。”最后中国教科书上的说法,就变成夏商周都是奴隶制社会,秦代是封建制,秦灭六国是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巨大进步。教科书虽然这样写,但历史真相是否如此,仍然存在巨大争议。很多历史学家仍然不认为汉族历史上存在奴隶社会。说商朝是奴隶制社会,实际上也是站不住脚的,殷墟考古工作队队长唐际根就专门做过说明,从地下考古来看,不支持商朝是奴隶制社会的说法,殷墟被杀害的殉人,实际上是战场上获取的俘虏,他们的身份并不是奴隶,商朝社会的生产主要是由各个氏族来负责的,这些氏族成员的身份也不是奴隶。连商朝是奴隶制社会的说法都站不住脚,夏和周是奴隶制社会的说法就更成问题了。陈志武老师在网上授课时说,“中国是否经历过奴隶社会,应该没有(图9)”,指的就是汉族历史上没有经历过奴隶制社会,他这种说法根本算不上是什么“暴论”,而是中国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很多专家学者共同的看法。收起 长图 长图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7. 微博附图
    8. 微博附图
    9.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蓝鲸新闻

    #中国科学家在量子纠缠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3月29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郁司夏、孙亮亮、周祥与安徽大学许振朋及瑞典隆德大学研究人员等合作,发现原本只是探测纠缠有无的实验数据可以用来估计纠缠大小。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 (新华社)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此间风物集

    #东北黑土地#是怎么形成的?】3月20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在东北黑土区开展了大范围的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工作,通过分析采集的黑土样品发现,黑土物质最初都是由风力搬运而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Catena》。那么,黑土物质如何由风力搬运而来?风尘物质又是怎么形成黑土地的? 网页链接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新知实验室lab

    #东北黑土地#是怎么形成的?】3月20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在东北黑土区开展了大范围的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工作,通过分析采集的黑土样品发现,黑土物质最初都是由风力搬运而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Catena》。那么,黑土物质如何由风力搬运而来?风尘物质又是怎么形成黑土地的? 网页链接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庄时利和

    几年前,有一天我同学给我打电话,询问我要不要回国。1. 准确的说她是我的校友,我俩是本科同一级的,只不过在不同的临床医学院,后来毕业后都去了日本。她比我优秀多了,她一路过关斩将,拿下了皮肤科的博士学位,还通过了日本的国家医师考试。但是她父母在国内,她考虑要不要回国,这样以后照顾父母也方便,那时候她也快35了,觉得这可能是自己回国的最后机会。于是在那年年初,她回到老家的省人民医院规培,干了大半年。但这大半年的规培,刷新了她的三观。她每天干的最多的活是——-做PPT。每天有做不完的PPT。-帮科主任写英文论文。她英文好,主任想投英文的期刊,便让她去写论文。还有其他各种跟临床无关的破事。还有一件小事,她规培了大半年,总共拿了多少钱呢?不到一万。2. 她觉得是不是当地医院的问题,便找到我,问广州的医院会不会规范一些。我认真的和她说,我建议你留在日本。我说广州大医院的规培也就那样,会让你失望的,你可以问问咱们学校的其他同学。她之前在日本某大学医院做研修医,一个月三十多万日元,其中有段时间要派到北海道去做研修医,由于是偏远地区,一个月约六十万。研修医结束之后,由于工作认真,本院有几位部长(科室主任)都请她吃饭,希望她能入科。这个一方面是她确实优秀,她有日本的医师执照(外国医学生考日本的医师考试挺麻烦的,要有国内的执照,而且日本考试难度挺大),研修医结束,又有博士学位。日本大学的医学部(本科)是6年制,大多数医学生毕业后就去做医生了,不会继续读研读博。其实我们学医的中国同胞,如果能在国外长期留下来的大都是非常优秀,个人能力一定是超过本国人的。日本研修医也是很忙的,压力不小。这就好比一个外国人来了中国,自学中文,考过了中国医师考试,他也一定比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更优秀。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日本确实没有那么多的医学生,或者起码不像国内竞争那么惨烈。我那天和她打了一个小时的电话。她后来一直留在日本了。3. 可能很多人难以理解的是,两边的年轻医生,无论收入还是科室重视程度差别那么大,为何还有回来的想法?我其实挺能理解她的。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苦,大多数人只能看到其他人光鲜的一面,看不到背后的艰辛和代价。这些年我认识许多到日本和美国行医的医学生,他们都是我们当中最出色的那一群人,他们远离家人,在非自己母语的国家,在文化差异甚大的环境下孤独拼搏。希望我们的医院善待规培医生。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新浪看点

    #Ael亚型血型比熊猫血更罕见#【#全球首例Ael亚型血型在厦门被发现!医生:这类人早做准备】据北京青年报 近日,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输血科发现全球首例Ael亚型血型,这类血型比人们常说的“熊猫血”更为罕见。全球首例,比“熊猫血”更为罕见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输血科副主任吕小英介绍,不久前,一名30多岁男子前往医院申请血型鉴定。吕小英带领输血科团队仔细研究后发现,该对象极可能是罕见血型,便立即启动疑难血型血清学检测方案。通过试管法复核、抗-H试验、吸收放散试验等一系列专业的检测,血清学结果显示——该男子疑似Ael亚型变异体。结合检测结果,最终该研究对象的血型被确定为Ael亚型。相关文章很快在国际输血医学期刊《Vox Sanguinis》杂志在线发表。此后,新发现的A等位基因变异体被国际输血协会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输血科”命名。该例新等位基因的发现,在刷新人们对血型基因认知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临床输血的安全系数。医生提醒:稀有血型人士最好预存自身血液那么,针对罕见血型人群,该如何输血?医生表示,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输注A型主侧交叉相容红细胞制品,或O型洗涤红细胞,或选择采集自体血储存输注。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应对方案就是预存自身血液,由于自体输血可以避免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对稀有血型的患者来说是最好的血源。除了ABO还有这些你不知道的稀有血型提到血型,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就是A型、B型、AB型和O型。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还存在着这些稀有血型↓↓熊猫血/RH阴性血型熊猫血是RH阴性血型的俗称,是RH血型系统中的一种。在我国,99%以上的RH血型者为阳性,RH阴性血群体则不到1%。P型血P型血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血型,全球人口盛行率小于0.001%。P型血作为一个系统,包括P1、P2、P1k、P2k以及P五种表型。P血型在每百万个欧洲人中仅有5.8例。孟买血型在中国极其稀有,所占比率为十几万分之一。因其实在过于稀有,也被称为“恐龙血”。2023年,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中心血站检验科成功检出一例罕见、珍贵“恐龙血”——B类孟买型。此外,目前人类已发现的还有NSSU血型、Diego血型、Kell血型、Lutheran血型等。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当代育儿家

    #规律睡眠和时长哪个更重要##睡眠最不规律痴呆率高#谈到睡眠,人们关注的通常是睡眠时长。《神经学》期刊在线发表的新研究称,睡眠规律也很重要,长期不规律睡眠与痴呆症风险增大有关。研究人员选取出平均年龄62岁的近8.9万人的健康数据,并按照参试对象的睡眠规律进行了分组。结果发现,睡眠最不 ...展开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拯救饥饿

    #规律睡眠和时长哪个更重要##睡眠最不规律痴呆率高#谈到睡眠,人们关注的通常是睡眠时长。《神经学》期刊在线发表的新研究称,睡眠规律也很重要,长期不规律睡眠与痴呆症风险增大有关。研究人员选取出平均年龄62岁的近8.9万人的健康数据,并按照参试对象的睡眠规律进行了分组。结果发现,睡眠最不 ...展开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环球科技热点

    #规律睡眠和时长哪个更重要##睡眠最不规律痴呆率高#谈到睡眠,人们关注的通常是睡眠时长。《神经学》期刊在线发表的新研究称,睡眠规律也很重要,长期不规律睡眠与痴呆症风险增大有关。研究人员选取出平均年龄62岁的近8.9万人的健康数据,并按照参试对象的睡眠规律进行了分组。结果发现,睡眠最不 ...展开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手机上的新浪

    #镇政府回应留美博士流浪纽约街头##流浪留美博士曾发表多篇SCI论文# 据羊城晚报:1月4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在美国纽约偶遇一名复旦大学毕业的流浪男子孙某,男子自称还在美国读了博,却在外流浪16年。网友发布的与流浪男子的对话视频显示,男子在美国纽约街头衣着不整,一边吃饭,一边讲述着他的遭遇。视频中的男子思维逻辑清晰,并自称学的是物理专业。另有网友发视频称,该男子姓孙,江苏省江阴市人。据《CUSPEA计划十年》一书所记载,学生孙某于1988年19岁时从复旦大学通过第九届CUSPEA考试,进入布鲁克林大学(Brooklyn College)。CUSPEA(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是1979年—1989年间中国用来选拔派遣学生到美国攻读物理专业研究生的考试,由李政道和中国物理学界合作创立,《CUSPEA计划十年》是该项目的纪念册,收录了当年部分物理和英文试题与解答及出国学生的全部名单。谷歌学术平台显示,孙某1997年毕业于纽约城市大学,论文导师为Carl M.shakin,其在1992年到1999年之间发表三十余篇全英论文。多篇论文发表在核物理SCI期刊杂志《物理评论》(Physical Review),该杂志由美国物理学会(APS)创办,被认为是世界上刊载获得诺奖的物理学论文最多的系列期刊。1月5日,复旦大学美国校友会(纽约)确认流浪男子是复旦校友。记者从复旦大学一名知情人士处获悉,校方已经就此事组织了救援团。该男子孙某的同乡告诉记者,目前已有在美国的好友前去探望。江阴市长泾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和你们一样,都是在网上看到的这些信息,但是这些信息的真实性我们没法考证。他就算是20世纪80年代去的美国,已经离开了本地几十年,我们也没法知道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工作人员还表示,即便孙某的家人在长泾镇当地生活,但此事是其家事,他们也未向镇里提出要求。如果该男子系美国国籍,当地也无法介入。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新浪看点

    #镇政府回应留美博士流浪纽约街头##流浪留美博士曾发表多篇SCI论文# 据羊城晚报:1月4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在美国纽约偶遇一名复旦大学毕业的流浪男子孙某,男子自称还在美国读了博,却在外流浪16年。网友发布的与流浪男子的对话视频显示,男子在美国纽约街头衣着不整,一边吃饭,一边讲述着他的遭遇。视频中的男子思维逻辑清晰,并自称学的是物理专业。另有网友发视频称,该男子姓孙,江苏省江阴市人。据《CUSPEA计划十年》一书所记载,学生孙某于1988年19岁时从复旦大学通过第九届CUSPEA考试,进入布鲁克林大学(Brooklyn College)。CUSPEA(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是1979年—1989年间中国用来选拔派遣学生到美国攻读物理专业研究生的考试,由李政道和中国物理学界合作创立,《CUSPEA计划十年》是该项目的纪念册,收录了当年部分物理和英文试题与解答及出国学生的全部名单。谷歌学术平台显示,孙某1997年毕业于纽约城市大学,论文导师为Carl M.shakin,其在1992年到1999年之间发表三十余篇全英论文。多篇论文发表在核物理SCI期刊杂志《物理评论》(Physical Review),该杂志由美国物理学会(APS)创办,被认为是世界上刊载获得诺奖的物理学论文最多的系列期刊。1月5日,复旦大学美国校友会(纽约)确认流浪男子是复旦校友。记者从复旦大学一名知情人士处获悉,校方已经就此事组织了救援团。该男子孙某的同乡告诉记者,目前已有在美国的好友前去探望。江阴市长泾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和你们一样,都是在网上看到的这些信息,但是这些信息的真实性我们没法考证。他就算是20世纪80年代去的美国,已经离开了本地几十年,我们也没法知道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工作人员还表示,即便孙某的家人在长泾镇当地生活,但此事是其家事,他们也未向镇里提出要求。如果该男子系美国国籍,当地也无法介入。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第一财经

    #知音杂志外卖真鸡汤# 】老牌情感杂志《知音》开店卖真鸡汤了!一菜一汤一饭套餐34元。看到这包装,想起被《知音》鸡汤文学支配的感觉#知音在武汉开店外卖鸡汤#《知音》创刊于1985年1月,以悲惨曲折的爱情故事、名人轶事等内容作为主要卖点,多年稳居国内期刊发行量第一、世界第五的位置。(凤凰网科技)凤凰网科技的微博视频收起 播放视频 播放 当前时间 00:00 / 时长 00:12 加载完毕: 85.71% 媒体流类型 直播 试图直播,当前实时播放直播  播放速度 0.5x 1x(默认), 选择 1.25x 1.5x 2x 倍速 高清 1080p 高清 720p, 选择 标清 480p 流畅 360p 720p 小窗播放试试“小窗播放”,边刷微博边看视频 全屏 静音 This is a modal window. Context Menu 复制视频地址 🔗 网页链接 凤凰网科技 + 关注 正在小窗播放中 点击展开 00:12 1571次观看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西海都市报官方微博

    【今日辟谣(2023年12月12日)】谣 言 社保每缴满5年,养老金就进一档?真相:该说法是错误的。按现行的养老金计发办法,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由个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基数、个人账户累计本息储存额、养老金计发月数等要素综合计算所得,没有固定的档次之分。需要强调的是,累计缴费满15年,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条件,职工在达到法定退休之前工作有收入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保缴费,参保人员的缴费年限、缴费水平与养老待遇直接相关。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高,退休时领到的养老金就越多,也就是长缴多得,多缴多得。(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微信公众号)今日科普误 区 降雪能冻死病毒?下场雪生病的人就少了?真相:降雪本身并不直接减少疾病的发生,但人们可能会因为下雪而选择待在室内,从而减少了与他人的接触和外出的频率,这可能会间接影响病毒的传播。实际上,低温天气可能会使流感病毒变得更稳定,就好比冷冻食品在冰箱里能保存更久一样,这就意味着病毒更容易“安家”在上呼吸道。下雪时,我们通常会明显感觉到空气更干净更清新,感觉空气中悬浮的尘埃都变少了。然而,那些并非肉眼可见的悬浮颗粒才是影响病毒传播的重要因素。哈佛医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寒冷天气实质会让我们更容易遭到上呼吸道感染。当病原体通过鼻子进入人体时,会触发鼻腔迅速释放出一种特殊的微小泡泡(细胞外囊泡),这些泡泡会包围并攻击细菌。但是,当环境温度下降,鼻子里的温度降低时,这种保护机制就会减弱,所以冬天更容易得上呼吸道感染。防止呼吸道疾病传播,要正常和健康地生活:勤洗手、戴口罩、免疫接种。不要因为天气变坏改变生活规律,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今日提示提 示 一批学术诈骗网站,被关停!详情:近日,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依法受理处置一批仿冒学术期刊诈骗网站。这些仿冒网站页面与国内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主管主办的学术期刊网站页面内容相似性很高,并冒用其名义对外发布约稿通知,诱骗作者投稿,借机收取所谓“审稿费”“版面费”敛财牟利,严重侵害网民合法权益,扰乱正常学术论文出版秩序。经梳理发现,这些仿冒网站有以下特点:1.仿冒域名地址。利用与官方网站高度相似的域名地址,混淆视听。2.“克隆”页面内容。有的内容老旧,更新不及时;有的刊号与期刊实际不符;有的则内容粗糙、错误明显。3.缴费方式不正规。正规期刊收款信息多为对公账户,仿冒网站却使用个人银行账号收款。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提醒广大网民提高警惕,注意防范。如确定为仿冒网站,可通过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官网(www.12377.cn)或相关属地网信举报部门官网举报。举报电话:12377举报网址:www.12377.cn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举报客户端:网络举报(来源:“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微信公众号)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东御散人

    //@象形记忆小师62528: 如果你知道地震局也有人组建一个聚集民间预测者的微信和QQ群,研究民间如何预测地震,就不会用这么浅薄语言来科普了。当然与其看很多地震预测博主,产生信息泛滥,不如就看我一人,因为我是在官方组织地震预测大赛中唯一进入前六名并在国际地震期刊发表研究论文的选手。
    展开全文
    怎么看待各博主的地震预测?看得人心慌。答:他们要真有这本事,地震局早就把他们供上了,无非都是些捕风捉影、牵强附会、瞎编乱造,偶尔瞎猫逮住死耗子就大书特书。当然我是没有预测地震的本事,不过我前不久发过一个推测的口诀,有兴趣可以翻一下。
    转发 1评论 7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内含子

    论文是公开的,发在国内,外国人一样看得到。就算是纸质年代还能订阅和复印,现在从网上看更加方便了。保密内容是不能发表论文的。//@来去之间: 是不是本来只能发国内的论文?//@槽噗噗噗: 可是现在论文不都是发国外期刊的吗,论文有啥可保密的
    1. 微博附图
    转发 521评论 113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没有我找不到的电子书

    国家出品的数据库绝对是宝藏资源分享一个案例:有一位群友想找一套非常冷门的期刊,而纸质版的价格要几百,想尝试找找看是否有电子版可供阅读。尝试了各种渠道和方法都没找到,最终是通过国家出品的一个数据库,找到了期刊的电子版资源。这个数据库免费使用,下载也没有限制。所以,在你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不妨利用国家出品的数据库。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李天时

    新闻学有没有前途,新闻界心里还没点数吗?如果没有财政拨款、定向发行、各个学校的“软广专题”,这张报纸能活下来吗?你活下来是因为你办得好吗?真正的新闻都没了,你吃肉不说,还吧唧嘴,不害臊吗?还有那些所谓的高校科研学术期刊,明目张胆的版面费、赞助费、好处费,各种贪腐潜规则,你们部里真 ...展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Apocalypse-锐

    接着聊昨天这条,之所以恐怖,是因为这本期刊拜益生菌所赐,产出不少含焦量极高的文章,19年起影响因子飙升至19+,要说副主编the man you know who完全不知道那就是假的,虽然审稿这事不用他老人家操劳目前国内很多相关领域的顶级人士,给大家科普益生菌,比如曹云龙、吴尊友、高福、钟南山,还有这 ...展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BIE别的

    #别的简报# 【在电子游戏里,全是男人在说话】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电子游戏对话研究发现了鲜明的性别失衡。研究发表在《皇家学会开放科学》(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期刊上,来自卡迪夫大学(Cardiff University)和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的研究人员对50款角色扮演电子游戏中 ...展开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也要楚天阔2019

    上了年纪的人应该记得,1987年人民文学第一二期刊发了马建的《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因为过于写实,文章一经发表就引起中央民族学院藏族学生、西藏读者的不满与抗议,一直波及到西藏,引起了政治纠纷。后来作者马建被迫去了香港,再后来定居英国。《人民文学》当时的主编刘心武被免职,杂志紧急 ...展开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凤凰网科技

    #我国科学家揭开肠道微生物暗物质之谜#】看似外表光鲜的人类,其实皮囊内生活着数万亿微生物,如同另一个宇宙,其中细菌占据绝大部分。那么如此庞大的一个宇宙,如何才能不在你腹中冲突?如何才能平衡?这就要了解深藏在这些细菌中间的一种暗物质:噬菌体。4月12日,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成生物所研究团队首次对人体肠道共生细菌的噬菌体进行了大规模的分离培养,并建立了包含200多个噬菌体的人体肠道噬菌体资源库,利用噬菌体培养物解析了肠道细菌和噬菌体长期共存的机制,并展示了这些噬菌体在肠道菌群调控中的应用潜力。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宿主与微生物》上。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微博视频收起 播放视频 播放 当前时间 00:00 / 时长 02:29 加载完毕: 3.69% 媒体流类型 直播 试图直播,当前实时播放直播  播放速度 0.5x 1x(默认), 选择 1.25x 1.5x 2x 倍速 高清 1080p 高清 720p, 选择 标清 480p 流畅 360p 720p 小窗播放试试“小窗播放”,边刷微博边看视频 全屏 静音 This is a modal window. Context Menu 复制视频地址 🔗 网页链接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关注 正在小窗播放中 点击展开 02:30 1052次观看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新浪理财

    【近五年中国经济管理学科国际科研发表情况如何?清华复旦北大成内地前三甲】4月12日消息,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PHBS)研究团队今日发布“PHBS 50”。据悉,该团队根据中国经管学院的学科特征,综合北京大学核心刊物目录和国际权威排名使用的期刊目录,选取50个核心期刊(详见附录)作为参考标准,统计中国相关研究机构在这50本期刊上的发表数量,制作了“PHBS 50”中国经济管理学科国际科研发表概况。详情>>收起 近五年中国经济管理学科国际科研发表情况如何?清华复旦北大成内地前三甲 4月12日消息,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PHBS)研究团队今日发布“PHBS 50”。据悉,该团队根据中国经管学院的学科特征,综合北京大学核心刊物目录和国际权威排名使用的期刊目录...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读谷物语

    #固始线装书##闰二月好运加倍#【蓼花香飘】固始根 亲 之 歌《蓼花朵朵盼君来》(王治学、黄从军作歌,陈德启作曲)在国 家 级 期 刊《歌曲》(2023年第3期)里“声屏回放”。它标志着词曲作者滴创作水平得到了国 家 级 专 家肯定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华商报

    @西北大学 最新考古成果:#舌形贝类穴居生活方式奥陶纪已建立#】近日,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张志飞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梁悦,通过对5.2亿年以来的舌形贝腕足动物壳体进行大数据整理分析和壳体形态解剖研究,得出舌形贝类穴居型生活方式早在奥陶时期就已建立,其壳体形态和生活方式(包括固着、粘附、群居和穴居)多样性达到高峰。随后,穴居型和群居型生活类型在奥陶纪末和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中被随机性的保留下来。相关研究成果于2023年3月9日北京时间凌晨在线发表在Cell出版集团的综合期刊《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    腕足动物舌形贝(lingulid)被达尔文定义为“活化石”。它自寒武纪早期出现,历经了地球动物出现以来所有的磨难和自然灾害,尤其是经受了地球最严重的“五次生物大绝灭”事件而繁衍至今。目前仍分布在我国广西和日本、新西兰等地的近岸浅海地区,成为当地桌上的一道美食。    5.2亿年以来,舌形贝一直生活在泥质海底,其壳体3-5厘米,最大不超过十几厘米,占有的生态空间十分有限,因此也被称作“草根”动物。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它们通过多变的壳体形态,不断探索、改变和硬化着海洋底质表面,并在奥陶纪时期属种多样性和壳体形态多样性达到空前繁盛,演化出了包括穴居的生活类型和葡萄串状群体生活等多种壳体类型。就是这种“多样性”积累,腕足动物舌形贝类在面对显生宙的五次大绝灭中,尤其是显生宙生物灭绝率最高的奥陶纪和二叠纪两次大绝灭事件中,有了“足够的可能”,致使穴居的生活类型(Lingulids)作为一种自然选择,得以生存。     华商报记者 任婷 华商报的微博视频收起 播放视频 播放 当前时间 00:00 / 时长 00:13 加载完毕: 12.67% 媒体流类型 直播 试图直播,当前实时播放直播  播放速度 0.5x 1x(默认), 选择 1.25x 1.5x 2x 倍速 高清 720p, 选择 标清 480p 流畅 360p 720p 小窗播放试试“小窗播放”,边刷微博边看视频 全屏 静音 This is a modal window. Context Menu 复制视频地址 🔗 网页链接 点击展开 华商报 + 关注 正在小窗播放中 00:13 11次观看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留溪君彦

    #君彦网志##莲馆弘谭##平湖市李叔同纪念馆# 20230306谢谢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李叔同纪念馆”寄赠《莲馆弘谭》2022.12(总第十八期),钦佩于纪念馆的专业专注专研,赞叹当地政府部门对名人的重视,也感谢纪念馆工作人员还不忘邮寄期刊给我这个李叔同研究“无关”之人,数字化的今天,出版期刊人力物 ...展开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7. 微博附图
    8.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环球人物杂志

    【人民日报#环球人物#招聘啦!】《环球人物》杂志社是人民日报社所属媒体企业,旗下拥有全国发行量领先且具有广泛影响力和高度权威性的综合时政类期刊《环球人物》杂志,一级采编资质的环球人物网及人民文创、人民学习、人民文娱等优质品牌,已发展成为国内最权威的人物类报道全媒体平台。现因业务发 ...展开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司马南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AnnSherrard

    今天收到R&R是我投给这个顶刊5个月后,其中reviewer 2给出的评价真的太让我受宠若惊了,TA说,恭喜作者写出了一篇这么好的文章,这篇文章将会inform这个领域内接下来的研究。reviewer 1虽然提了很多修改建议,但也是可操作的,并且也肯定了这篇文章的贡献和潜力。可能我被PUA太久,一下有点反应不过来。这篇文章20年我就投过一个还要次一点的期刊,当时被拒了不说,还被审稿人骂得非常惨,甚至说我这个题目本身就没什么价值,理论也是牵强附会。那是我学术生涯以来第一次投稿,很受打击,自己也没什么信心,就把那篇文章压箱底了。后来阴差阳错,一个做差不多方向的朋友和我聊天,我谈起写过一篇这样的文章,她要去看了以后,给了很高的评价,鼓励我一定再重新投出去。我半信半疑,甚至没有做任何修改又投了一次,而且有点破罐破摔地想索性投个顶刊,不行就彻底放弃这篇文章。分享这段经历有点鸡汤,但是目前这篇文章离顶刊很近了,我真的很感慨,也告诉自己,今后若是自己做审稿人了,尽量提建设性的意见,适当给些鼓励,千万不要傲慢地从根本上否定别人的作品,而毁了年轻学者的信心。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