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通苑」的搜索结果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琉璃厂人

    苏里南面积16.4万平方公里,和河南省面积相仿,但人口只有……60万,也就是和天通苑差不多,真是地广人稀。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蘸盐

    某些人想象中的某地基层管理人员水平:“出生于法租界花园洋房,爷爷留学于哈佛耶鲁圣约翰的富贵老钱的俊美三代们,浸淫着工部局一百多年欧风美雨长大,在先进的英美法系熏陶下,办事效率、清廉程度,处处都跟公平正义先进的欧美发达国家接轨”实际的基层管理人员水平:黄牛党,拆白党,仙人跳的发源地,“钓鱼执法”一词的起源地。奉贤、南汇、嘉定、闵行、南市区的爷叔,土著地头蛇,各路门槛精得很。一那啥就先掐掉京东盒马物流,把保供任务交给刚刚成立6天的公司。善于头脑灵活地运用各种法律规章,比如玉兰清苑居委会的小姑娘,只给老人孕妇发几包方便面,自己半夜在办公室偷偷咪西新鲜的山姆瑞士卷,被上门报修门磁的居民拍到了,就报警让警察按照“拒不执行(封控)”把对方拘留五天。然后地头蛇们还抱团,出了事就让老百姓去抱怨“北方派来的干部”。用陈老的话说,“历史上就是投机活动有名的地区,坏分子的活动都是熟门熟路”(北京基层管理水平也不行。老头乐都管不好,还有天通苑抓软肋。这个我先替评论区说了)(就是有感于最近的观感,随便吐个槽。一会儿删)(个人看法,上海高出其他城市的,是市民的综合素质,其居民对于现代化文明管理的共识和认同,规则意识,而并不是当地尤其是具体办事的基层官员的管理水平)(西安也是一样。老百姓都很热情直朴,但手里有点小权力的基层小官小吏,干出来的奇葩事太多了)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PRND21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北京新闻广播

    #2023首都科普好书#【北京市科协发布“2023首都科普好书”推荐书目,四条路线为科普跨年活动注入动力】12月13日下午,“2023首都科普好书”书目发布活动在昌平区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in book生活书店盛大举办,正式发布“2023首都科普好书”推荐书目。《大国重器》《巨目观天——中国天眼的故事》《生命 ...展开 北京新闻广播 北京市科协发布“2023首都科普好书”推荐书目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鱼季塘

    拿捏 我念中学时,晚自习有半个小时是读报时间,一个班只有一份报纸,老师读我们听。那一天,老师带着哭腔读完了南阳邓州上访农民陈中身被四位乡村干部打死的新闻,班里大多数同学都哭红了眼。 2022年,疫情封控,京城附近的天通苑四位基层干部,在谈笑风生如何“找个黑地把他关起来”.“他的软肋 ...展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洛兵

    【“软肋节”一周年】一年前的今天,即2022年11月25日,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第二社区的几个负责人,商议要用拘留、扣帽子、影响孩子前途等手段,对付当时不服从疫情封控政策的居民。我理解,这样的言行,威胁的不只是哪位居民的“软肋”,而是所有为人父母者的“软肋”,是整个国家民族的“软肋”……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转发 2639评论 186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李微敖

    【“软肋节”一周年】一年前的今天,即2022年11月25日,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第二社区的几个负责人,商议要用拘留、扣帽子、影响孩子前途等手段,对付当时不服从疫情封控政策的居民。我理解,这样的言行,威胁的不只是哪位居民的“软肋”,而是所有为人父母者的“软肋”,是整个国家民族的“软肋”……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有毒光子

    亮亮和丽君决定离开郑州回老家了。他们妈妈说,你们在郑州总是惹事,我和你们爸爸总是担惊受怕。丽君说,以前主要是我一个人跟着你也不怕啥,现在有了童童(女儿),我就想过点安心的日子,特别担心童童。亮亮说,我也没觉得我惹事,就是不想一直忍气吞声受欺负,就一直在反抗呗。以前一直是想在郑 ...展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转发 3412评论 739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矛盾體_CRAIGJOJO

    亮亮和丽君决定离开郑州回老家了。他们妈妈说,你们在郑州总是惹事,我和你们爸爸总是担惊受怕。丽君说,以前主要是我一个人跟着你也不怕啥,现在有了童童(女儿),我就想过点安心的日子,特别担心童童。亮亮说,我也没觉得我惹事,就是不想一直忍气吞声受欺负,就一直在反抗呗。以前一直是想在郑 ...展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转发 3412评论 739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山东真是老家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米格战斗飞机联合体

    天通苑软肋事件也快一年了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米格战斗飞机联合体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胖虎鲸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科学永不止步

    #官员如何克服舆情恐惧##京报锐评#《人民论坛》杂志多年前曾做过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彼时国内有7成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 害怕的主要原因是,“担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被曝光,影响前途”。而对此最提心吊胆的,就是负责舆情的宣传干部和主政一方的“一把手”。 如今,从互联网时代进入移动互联时代,这样的恐惧有增无减,范围也在扩大。从单位领导,到基层职员,除了应对繁忙的本职工作,也都在密切监测舆情。哪怕是一些便民好事,也生怕传着传着风向突变,不定在什么节点就“变味”了。 怕“舆情”、怕“关注”,背后是怕“争议”、怕“问责”。与其承担处于聚光灯下的风险,惊心动魄,倒不如隐于沉默的保护色,平稳度日。 (一)网络生态复杂,声音喧嚣嘈杂。敢于触网,并且在实践中提升网络执政能力,这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直面的现实要求。 哪怕同样的事、同样的人,对接到不同的利益关切,也很难获得百分之百的满意。有点赞表扬,有善意批评,有满腹牢骚,甚至还会有攻击谩骂,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热议之下,没准哪处蝴蝶扇动的羽翼,最后就变成了杀向自己的“回旋镖”。 具体到一些党员干部的现实苦恼:明明是一五一十回应质疑,为何网友仍不满意,还越说争议越大?明明是出于好心办的好事,怎么就会被传变味,辛苦费力还完全不讨好?明明就是正常穿衣说话、待人接物,怎么一发上网之后就引爆了新的舆情? 身处网络时代,党员干部当如何适应裂变的传播环境,又该怎样练好舆情应对的基本功? (二)人声鼎沸,舆情变幻,古今中外皆然。论及政务舆情的形成,常被提及的有三大理论观点—— 其一,政治学上的塔西佗效应。早在古罗马时代,执政官塔西佗在其所著历史书中便有感而发,“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只要怀疑产生、信任丧失,无论政府说什么做什么,人们都会认为它是在说假话、做坏事。这被当代学者引申为“塔西佗效应”,并经常用作政府丧失公信力的警醒。其二,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在人们的认知交往中,由于掌握对方信息太少,往往就会通过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来形成定式的结果,成见或偏见由此产生。很多时候,事实尚不明晰,怀疑情绪便直接引发对公权力的有罪推论,“言之凿凿”中,可能并无多少理性客观可言。 其三,管理学上的公地悲剧效应。当一项资源有多个拥有者,所有人都有使用权,却没有权力阻止其他人使用,极易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在公众眼中,每一个与官方沾边的人物、机构,都会被视作公权力的“代表符号”。哪怕一项权力滥用行为出现,那么受伤害的就决非某人某地,而是整个行政系统的公信力。 三重“效应”相互交织杂糅,一旦触发连锁反应,舆情回应必然难上加难。(三)舆情防不胜防,很多时候诱因不只在事件本身,也在于应对方面的问题。比如,避之不及。公共事件当前,有些官员或是信奉“多一句不如少一句”,或者自觉腰杆不硬,生怕被翻出事来,以至于芒刺在背、心虚胆怯,生出“鸵鸟”姿态。比如,反应迟缓。舆论争议已有起势苗头,相关方面还木知木觉。明明最好的办法就是“见于未萌、治于未乱”,却白白浪费了时间窗口。比如,放水流舟。面对舆情如沸,幻想扛一扛、拖一拖就过去了,寄望时间冲淡热点事件。不理会、不处理,不作表态和反馈,任由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比如,稀里糊涂。已处于聚光灯下,却在重要信息上搞不准。前后数据不一致、各方说法有冲突,都会让本该解疑释惑的回应陷入罗生门。比如,话语刻板。麦克风前,神情紧张、姿态僵硬,只顾自说自话,官话套话连篇,完全不互动、不沟通,只顾把准备好的稿子念完,对公众关切听而不闻。比如,存心掩饰。明知自己有履责不力或处理失当之处,却不想着知错改错、求得谅解,还刻意遮掩、隐瞒实情,甚至故意放出虚假信息,混淆视听。 比如,避重就轻。选择性回应舆论关切,对于公众真正关心的问题避而不谈,或一笔带过,仅就细枝末节或无关紧要的事情说些冠冕堂皇的套话。……种种应对之病,皆不难从现实之中找到案例。这也从侧面折射出,直面弊病、大力纠偏的紧迫性。 (四)应对舆情,首在诚意。 一事当前,官员的表态、回应是不是真诚,有没有诚意,公众是可以感知到的。不回应关切,不解决问题,仅以“平事”为目的应对舆情,鲜有不碰壁者。 有不少舆情事件,本来事实并不复杂,只要第一时间通报真相、诚恳道歉、严肃追责即可;结果“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相信”等荒唐操作接二连三,越想把事按下去,越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舆论的脾气》一书曾如此预警:“舆论的脾气,便是人心的脾气,什么是人心的脾气,就是你所做的事情,如果违背了伦理道德,那必然是不被大众所容忍的。”当此之时,遮遮掩掩、强行洗地,更像是侮辱公众智商。一意孤行、错上加错,有时比错误本身更让厌恶。 “自古套路靠不住,唯有真诚得人心。”正视问题,如实回应问题,是起码的诚意。 (五)快速反应,实事求是。问题客观存在,捂是捂不住的。特别是在以“秒”计的互联网速度面前,人们对回应时效的期待大大提升。第一时间没有发声,就可能被认为是无言以对或有意拖延,客观上助长着舆情发酵的速度。如何对待公众、对待媒体,折射着相关部门单位对公众知情权、舆论监督权的态度。舆情回应中有“黄金4小时”之说,虽然在每一起具体事件中未必尽然,但“唯快不破”始终是根本法则。“时效”要求之下,“实效”才是目的。诚然,任何事件来龙去脉都有调查过程,处理起来需要时间,官方回应要准确权威,需兼顾的情况很多,一些内容可能一时半会儿不适宜公开,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将这些情况跟公众讲清楚、说明白,明快地传达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同样是回应关切的重要内容。既然必须要说,就要说准。如果初次回应没有说准,那么后续改口就会相当被动。 (六)有的放矢,讲究方法。舆情汹涌,往往在于多重热点交织。每一阶段的关注点,都有不同侧重,明确在具体阶段说什么、怎么说,这就是舆情回应的刻度。有学者提出“4确认5发布”原则,认为舆情发布中需要确认的侧重点,自开始算起,包括确认事件存在、事件真实、事件逻辑性、事件关联性,而最后一次发布则针对衍生信息进行回应。有始有终,保障公众对核心关切的满足度,是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的前提。但在具体操作上,也不能硬干硬上,讲究方式方法往往事半功倍。比如拿证据。有时候说一万句,不如一项实证更能取信于人。比如讲温度。感同身受的共鸣情感,往往能为化解舆情注入“润滑剂”。再如有网感,活用一些网言网语,有时远比一句“正在积极调查”更能拉近距离。多一些“用户思维”,就能少一些“沟通误差”。(七)舆情回应,看起来是“说”的功夫,却一定建立在“做”的基础上。这个“做”,既包括精心准备发布内容,更在于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尤其包括改正已经出现的错误苗头。这才是“釜底抽薪”之策。出舆情,根本上还是工作过程中有瑕疵。网络监督的目光无处不在,越自以为是、将错就错,越会将自己拖入舆情的深渊,相反,积极回应、扎实整改,才是在以实际行动修复已经出现的信任裂痕。“做”是第一性,“说”是第二性。即便某些事件确实棘手复杂,但只要迎难而上、勇于去“做”,并将具体的成果有效地传递出去,让大家看到,自然就有了凝聚共识的基础。更何况,随着公众素养提升,绝大多数网友都有基本的辨别力,理性的是非观。做事坦坦荡荡,从政清清爽爽,关系明明白白。就算遇到某些“莫须有”的舆论挑剔,也能一身正气、腰杆挺直,不至于陷入舆情滔天的被动局面。正所谓,“行得正坐得端,何须屈尊畏谗言”。 (八)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兴。官员修炼政务舆情应对基本功,回应的还是提振政府公信力这一课题。公信力是政府的立身之本,亦关乎社会秩序的形成与维系。官员的“舆情恐惧”,必须要克服。敢于直面争议、回应问题,“好事能说好,坏事也能好好说”,本身就传递着某种敢担当、敢任事的作风,这才是人民群众更加看重的品质。互联网,是治理的变量,也是能力的增量。政府也好,官员也罢,都要修炼本领过好这一关,习惯在阳光下做事、在互联网上“生存”,不仅接受网络,更能让网络为己所用,“恐惧”之症便可极大缓解了。(@北京晚报 评论员 京平)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转发 867评论 69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凌晨刚醒

    #官员如何克服舆情恐惧##京报锐评#《人民论坛》杂志多年前曾做过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彼时国内有7成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 害怕的主要原因是,“担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被曝光,影响前途”。而对此最提心吊胆的,就是负责舆情的宣传干部和主政一方的“一把手”。 如今,从互联网时代进入移动互联时代,这样的恐惧有增无减,范围也在扩大。从单位领导,到基层职员,除了应对繁忙的本职工作,也都在密切监测舆情。哪怕是一些便民好事,也生怕传着传着风向突变,不定在什么节点就“变味”了。 怕“舆情”、怕“关注”,背后是怕“争议”、怕“问责”。与其承担处于聚光灯下的风险,惊心动魄,倒不如隐于沉默的保护色,平稳度日。 (一)网络生态复杂,声音喧嚣嘈杂。敢于触网,并且在实践中提升网络执政能力,这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直面的现实要求。 哪怕同样的事、同样的人,对接到不同的利益关切,也很难获得百分之百的满意。有点赞表扬,有善意批评,有满腹牢骚,甚至还会有攻击谩骂,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热议之下,没准哪处蝴蝶扇动的羽翼,最后就变成了杀向自己的“回旋镖”。 具体到一些党员干部的现实苦恼:明明是一五一十回应质疑,为何网友仍不满意,还越说争议越大?明明是出于好心办的好事,怎么就会被传变味,辛苦费力还完全不讨好?明明就是正常穿衣说话、待人接物,怎么一发上网之后就引爆了新的舆情? 身处网络时代,党员干部当如何适应裂变的传播环境,又该怎样练好舆情应对的基本功? (二)人声鼎沸,舆情变幻,古今中外皆然。论及政务舆情的形成,常被提及的有三大理论观点—— 其一,政治学上的塔西佗效应。早在古罗马时代,执政官塔西佗在其所著历史书中便有感而发,“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只要怀疑产生、信任丧失,无论政府说什么做什么,人们都会认为它是在说假话、做坏事。这被当代学者引申为“塔西佗效应”,并经常用作政府丧失公信力的警醒。其二,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在人们的认知交往中,由于掌握对方信息太少,往往就会通过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来形成定式的结果,成见或偏见由此产生。很多时候,事实尚不明晰,怀疑情绪便直接引发对公权力的有罪推论,“言之凿凿”中,可能并无多少理性客观可言。 其三,管理学上的公地悲剧效应。当一项资源有多个拥有者,所有人都有使用权,却没有权力阻止其他人使用,极易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在公众眼中,每一个与官方沾边的人物、机构,都会被视作公权力的“代表符号”。哪怕一项权力滥用行为出现,那么受伤害的就决非某人某地,而是整个行政系统的公信力。 三重“效应”相互交织杂糅,一旦触发连锁反应,舆情回应必然难上加难。(三)舆情防不胜防,很多时候诱因不只在事件本身,也在于应对方面的问题。比如,避之不及。公共事件当前,有些官员或是信奉“多一句不如少一句”,或者自觉腰杆不硬,生怕被翻出事来,以至于芒刺在背、心虚胆怯,生出“鸵鸟”姿态。比如,反应迟缓。舆论争议已有起势苗头,相关方面还木知木觉。明明最好的办法就是“见于未萌、治于未乱”,却白白浪费了时间窗口。比如,放水流舟。面对舆情如沸,幻想扛一扛、拖一拖就过去了,寄望时间冲淡热点事件。不理会、不处理,不作表态和反馈,任由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比如,稀里糊涂。已处于聚光灯下,却在重要信息上搞不准。前后数据不一致、各方说法有冲突,都会让本该解疑释惑的回应陷入罗生门。比如,话语刻板。麦克风前,神情紧张、姿态僵硬,只顾自说自话,官话套话连篇,完全不互动、不沟通,只顾把准备好的稿子念完,对公众关切听而不闻。比如,存心掩饰。明知自己有履责不力或处理失当之处,却不想着知错改错、求得谅解,还刻意遮掩、隐瞒实情,甚至故意放出虚假信息,混淆视听。 比如,避重就轻。选择性回应舆论关切,对于公众真正关心的问题避而不谈,或一笔带过,仅就细枝末节或无关紧要的事情说些冠冕堂皇的套话。……种种应对之病,皆不难从现实之中找到案例。这也从侧面折射出,直面弊病、大力纠偏的紧迫性。 (四)应对舆情,首在诚意。 一事当前,官员的表态、回应是不是真诚,有没有诚意,公众是可以感知到的。不回应关切,不解决问题,仅以“平事”为目的应对舆情,鲜有不碰壁者。 有不少舆情事件,本来事实并不复杂,只要第一时间通报真相、诚恳道歉、严肃追责即可;结果“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相信”等荒唐操作接二连三,越想把事按下去,越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舆论的脾气》一书曾如此预警:“舆论的脾气,便是人心的脾气,什么是人心的脾气,就是你所做的事情,如果违背了伦理道德,那必然是不被大众所容忍的。”当此之时,遮遮掩掩、强行洗地,更像是侮辱公众智商。一意孤行、错上加错,有时比错误本身更让厌恶。 “自古套路靠不住,唯有真诚得人心。”正视问题,如实回应问题,是起码的诚意。 (五)快速反应,实事求是。问题客观存在,捂是捂不住的。特别是在以“秒”计的互联网速度面前,人们对回应时效的期待大大提升。第一时间没有发声,就可能被认为是无言以对或有意拖延,客观上助长着舆情发酵的速度。如何对待公众、对待媒体,折射着相关部门单位对公众知情权、舆论监督权的态度。舆情回应中有“黄金4小时”之说,虽然在每一起具体事件中未必尽然,但“唯快不破”始终是根本法则。“时效”要求之下,“实效”才是目的。诚然,任何事件来龙去脉都有调查过程,处理起来需要时间,官方回应要准确权威,需兼顾的情况很多,一些内容可能一时半会儿不适宜公开,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将这些情况跟公众讲清楚、说明白,明快地传达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同样是回应关切的重要内容。既然必须要说,就要说准。如果初次回应没有说准,那么后续改口就会相当被动。 (六)有的放矢,讲究方法。舆情汹涌,往往在于多重热点交织。每一阶段的关注点,都有不同侧重,明确在具体阶段说什么、怎么说,这就是舆情回应的刻度。有学者提出“4确认5发布”原则,认为舆情发布中需要确认的侧重点,自开始算起,包括确认事件存在、事件真实、事件逻辑性、事件关联性,而最后一次发布则针对衍生信息进行回应。有始有终,保障公众对核心关切的满足度,是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的前提。但在具体操作上,也不能硬干硬上,讲究方式方法往往事半功倍。比如拿证据。有时候说一万句,不如一项实证更能取信于人。比如讲温度。感同身受的共鸣情感,往往能为化解舆情注入“润滑剂”。再如有网感,活用一些网言网语,有时远比一句“正在积极调查”更能拉近距离。多一些“用户思维”,就能少一些“沟通误差”。(七)舆情回应,看起来是“说”的功夫,却一定建立在“做”的基础上。这个“做”,既包括精心准备发布内容,更在于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尤其包括改正已经出现的错误苗头。这才是“釜底抽薪”之策。出舆情,根本上还是工作过程中有瑕疵。网络监督的目光无处不在,越自以为是、将错就错,越会将自己拖入舆情的深渊,相反,积极回应、扎实整改,才是在以实际行动修复已经出现的信任裂痕。“做”是第一性,“说”是第二性。即便某些事件确实棘手复杂,但只要迎难而上、勇于去“做”,并将具体的成果有效地传递出去,让大家看到,自然就有了凝聚共识的基础。更何况,随着公众素养提升,绝大多数网友都有基本的辨别力,理性的是非观。做事坦坦荡荡,从政清清爽爽,关系明明白白。就算遇到某些“莫须有”的舆论挑剔,也能一身正气、腰杆挺直,不至于陷入舆情滔天的被动局面。正所谓,“行得正坐得端,何须屈尊畏谗言”。 (八)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兴。官员修炼政务舆情应对基本功,回应的还是提振政府公信力这一课题。公信力是政府的立身之本,亦关乎社会秩序的形成与维系。官员的“舆情恐惧”,必须要克服。敢于直面争议、回应问题,“好事能说好,坏事也能好好说”,本身就传递着某种敢担当、敢任事的作风,这才是人民群众更加看重的品质。互联网,是治理的变量,也是能力的增量。政府也好,官员也罢,都要修炼本领过好这一关,习惯在阳光下做事、在互联网上“生存”,不仅接受网络,更能让网络为己所用,“恐惧”之症便可极大缓解了。(@北京晚报 评论员 京平)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转发 867评论 69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大红矛

    不怕草民怕乌纱//@琉璃厂人: 恐惧的不是舆情,而是舆情引发的上级问责。//@丁香树苗儿: 为什么恐惧?//@琉璃厂人: 真的怕吗?起码从天通苑软肋看,没瞧出来。
    #官员如何克服舆情恐惧##京报锐评#《人民论坛》杂志多年前曾做过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彼时国内有7成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 害怕的主要原因是,“担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被曝光,影响前途”。而对此最提心吊胆的,就是负责舆情的宣传干部和主政一方的“一把手”。 如今,从互联网时代进入移动互联时代,这样的恐惧有增无减,范围也在扩大。从单位领导,到基层职员,除了应对繁忙的本职工作,也都在密切监测舆情。哪怕是一些便民好事,也生怕传着传着风向突变,不定在什么节点就“变味”了。 怕“舆情”、怕“关注”,背后是怕“争议”、怕“问责”。与其承担处于聚光灯下的风险,惊心动魄,倒不如隐于沉默的保护色,平稳度日。 (一)网络生态复杂,声音喧嚣嘈杂。敢于触网,并且在实践中提升网络执政能力,这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直面的现实要求。 哪怕同样的事、同样的人,对接到不同的利益关切,也很难获得百分之百的满意。有点赞表扬,有善意批评,有满腹牢骚,甚至还会有攻击谩骂,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热议之下,没准哪处蝴蝶扇动的羽翼,最后就变成了杀向自己的“回旋镖”。 具体到一些党员干部的现实苦恼:明明是一五一十回应质疑,为何网友仍不满意,还越说争议越大?明明是出于好心办的好事,怎么就会被传变味,辛苦费力还完全不讨好?明明就是正常穿衣说话、待人接物,怎么一发上网之后就引爆了新的舆情? 身处网络时代,党员干部当如何适应裂变的传播环境,又该怎样练好舆情应对的基本功? (二)人声鼎沸,舆情变幻,古今中外皆然。论及政务舆情的形成,常被提及的有三大理论观点—— 其一,政治学上的塔西佗效应。早在古罗马时代,执政官塔西佗在其所著历史书中便有感而发,“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只要怀疑产生、信任丧失,无论政府说什么做什么,人们都会认为它是在说假话、做坏事。这被当代学者引申为“塔西佗效应”,并经常用作政府丧失公信力的警醒。其二,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在人们的认知交往中,由于掌握对方信息太少,往往就会通过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来形成定式的结果,成见或偏见由此产生。很多时候,事实尚不明晰,怀疑情绪便直接引发对公权力的有罪推论,“言之凿凿”中,可能并无多少理性客观可言。 其三,管理学上的公地悲剧效应。当一项资源有多个拥有者,所有人都有使用权,却没有权力阻止其他人使用,极易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在公众眼中,每一个与官方沾边的人物、机构,都会被视作公权力的“代表符号”。哪怕一项权力滥用行为出现,那么受伤害的就决非某人某地,而是整个行政系统的公信力。 三重“效应”相互交织杂糅,一旦触发连锁反应,舆情回应必然难上加难。(三)舆情防不胜防,很多时候诱因不只在事件本身,也在于应对方面的问题。比如,避之不及。公共事件当前,有些官员或是信奉“多一句不如少一句”,或者自觉腰杆不硬,生怕被翻出事来,以至于芒刺在背、心虚胆怯,生出“鸵鸟”姿态。比如,反应迟缓。舆论争议已有起势苗头,相关方面还木知木觉。明明最好的办法就是“见于未萌、治于未乱”,却白白浪费了时间窗口。比如,放水流舟。面对舆情如沸,幻想扛一扛、拖一拖就过去了,寄望时间冲淡热点事件。不理会、不处理,不作表态和反馈,任由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比如,稀里糊涂。已处于聚光灯下,却在重要信息上搞不准。前后数据不一致、各方说法有冲突,都会让本该解疑释惑的回应陷入罗生门。比如,话语刻板。麦克风前,神情紧张、姿态僵硬,只顾自说自话,官话套话连篇,完全不互动、不沟通,只顾把准备好的稿子念完,对公众关切听而不闻。比如,存心掩饰。明知自己有履责不力或处理失当之处,却不想着知错改错、求得谅解,还刻意遮掩、隐瞒实情,甚至故意放出虚假信息,混淆视听。 比如,避重就轻。选择性回应舆论关切,对于公众真正关心的问题避而不谈,或一笔带过,仅就细枝末节或无关紧要的事情说些冠冕堂皇的套话。……种种应对之病,皆不难从现实之中找到案例。这也从侧面折射出,直面弊病、大力纠偏的紧迫性。 (四)应对舆情,首在诚意。 一事当前,官员的表态、回应是不是真诚,有没有诚意,公众是可以感知到的。不回应关切,不解决问题,仅以“平事”为目的应对舆情,鲜有不碰壁者。 有不少舆情事件,本来事实并不复杂,只要第一时间通报真相、诚恳道歉、严肃追责即可;结果“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相信”等荒唐操作接二连三,越想把事按下去,越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舆论的脾气》一书曾如此预警:“舆论的脾气,便是人心的脾气,什么是人心的脾气,就是你所做的事情,如果违背了伦理道德,那必然是不被大众所容忍的。”当此之时,遮遮掩掩、强行洗地,更像是侮辱公众智商。一意孤行、错上加错,有时比错误本身更让厌恶。 “自古套路靠不住,唯有真诚得人心。”正视问题,如实回应问题,是起码的诚意。 (五)快速反应,实事求是。问题客观存在,捂是捂不住的。特别是在以“秒”计的互联网速度面前,人们对回应时效的期待大大提升。第一时间没有发声,就可能被认为是无言以对或有意拖延,客观上助长着舆情发酵的速度。如何对待公众、对待媒体,折射着相关部门单位对公众知情权、舆论监督权的态度。舆情回应中有“黄金4小时”之说,虽然在每一起具体事件中未必尽然,但“唯快不破”始终是根本法则。“时效”要求之下,“实效”才是目的。诚然,任何事件来龙去脉都有调查过程,处理起来需要时间,官方回应要准确权威,需兼顾的情况很多,一些内容可能一时半会儿不适宜公开,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将这些情况跟公众讲清楚、说明白,明快地传达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同样是回应关切的重要内容。既然必须要说,就要说准。如果初次回应没有说准,那么后续改口就会相当被动。 (六)有的放矢,讲究方法。舆情汹涌,往往在于多重热点交织。每一阶段的关注点,都有不同侧重,明确在具体阶段说什么、怎么说,这就是舆情回应的刻度。有学者提出“4确认5发布”原则,认为舆情发布中需要确认的侧重点,自开始算起,包括确认事件存在、事件真实、事件逻辑性、事件关联性,而最后一次发布则针对衍生信息进行回应。有始有终,保障公众对核心关切的满足度,是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的前提。但在具体操作上,也不能硬干硬上,讲究方式方法往往事半功倍。比如拿证据。有时候说一万句,不如一项实证更能取信于人。比如讲温度。感同身受的共鸣情感,往往能为化解舆情注入“润滑剂”。再如有网感,活用一些网言网语,有时远比一句“正在积极调查”更能拉近距离。多一些“用户思维”,就能少一些“沟通误差”。(七)舆情回应,看起来是“说”的功夫,却一定建立在“做”的基础上。这个“做”,既包括精心准备发布内容,更在于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尤其包括改正已经出现的错误苗头。这才是“釜底抽薪”之策。出舆情,根本上还是工作过程中有瑕疵。网络监督的目光无处不在,越自以为是、将错就错,越会将自己拖入舆情的深渊,相反,积极回应、扎实整改,才是在以实际行动修复已经出现的信任裂痕。“做”是第一性,“说”是第二性。即便某些事件确实棘手复杂,但只要迎难而上、勇于去“做”,并将具体的成果有效地传递出去,让大家看到,自然就有了凝聚共识的基础。更何况,随着公众素养提升,绝大多数网友都有基本的辨别力,理性的是非观。做事坦坦荡荡,从政清清爽爽,关系明明白白。就算遇到某些“莫须有”的舆论挑剔,也能一身正气、腰杆挺直,不至于陷入舆情滔天的被动局面。正所谓,“行得正坐得端,何须屈尊畏谗言”。 (八)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兴。官员修炼政务舆情应对基本功,回应的还是提振政府公信力这一课题。公信力是政府的立身之本,亦关乎社会秩序的形成与维系。官员的“舆情恐惧”,必须要克服。敢于直面争议、回应问题,“好事能说好,坏事也能好好说”,本身就传递着某种敢担当、敢任事的作风,这才是人民群众更加看重的品质。互联网,是治理的变量,也是能力的增量。政府也好,官员也罢,都要修炼本领过好这一关,习惯在阳光下做事、在互联网上“生存”,不仅接受网络,更能让网络为己所用,“恐惧”之症便可极大缓解了。(@北京晚报 评论员 京平)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转发 867评论 69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琉璃厂人

    恐惧的不是舆情,而是舆情引发的上级问责。//@丁香树苗儿: 为什么恐惧?//@琉璃厂人: 真的怕吗?起码从天通苑软肋看,没瞧出来。
    #官员如何克服舆情恐惧##京报锐评#《人民论坛》杂志多年前曾做过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彼时国内有7成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 害怕的主要原因是,“担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被曝光,影响前途”。而对此最提心吊胆的,就是负责舆情的宣传干部和主政一方的“一把手”。 如今,从互联网时代进入移动互联时代,这样的恐惧有增无减,范围也在扩大。从单位领导,到基层职员,除了应对繁忙的本职工作,也都在密切监测舆情。哪怕是一些便民好事,也生怕传着传着风向突变,不定在什么节点就“变味”了。 怕“舆情”、怕“关注”,背后是怕“争议”、怕“问责”。与其承担处于聚光灯下的风险,惊心动魄,倒不如隐于沉默的保护色,平稳度日。 (一)网络生态复杂,声音喧嚣嘈杂。敢于触网,并且在实践中提升网络执政能力,这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直面的现实要求。 哪怕同样的事、同样的人,对接到不同的利益关切,也很难获得百分之百的满意。有点赞表扬,有善意批评,有满腹牢骚,甚至还会有攻击谩骂,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热议之下,没准哪处蝴蝶扇动的羽翼,最后就变成了杀向自己的“回旋镖”。 具体到一些党员干部的现实苦恼:明明是一五一十回应质疑,为何网友仍不满意,还越说争议越大?明明是出于好心办的好事,怎么就会被传变味,辛苦费力还完全不讨好?明明就是正常穿衣说话、待人接物,怎么一发上网之后就引爆了新的舆情? 身处网络时代,党员干部当如何适应裂变的传播环境,又该怎样练好舆情应对的基本功? (二)人声鼎沸,舆情变幻,古今中外皆然。论及政务舆情的形成,常被提及的有三大理论观点—— 其一,政治学上的塔西佗效应。早在古罗马时代,执政官塔西佗在其所著历史书中便有感而发,“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只要怀疑产生、信任丧失,无论政府说什么做什么,人们都会认为它是在说假话、做坏事。这被当代学者引申为“塔西佗效应”,并经常用作政府丧失公信力的警醒。其二,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在人们的认知交往中,由于掌握对方信息太少,往往就会通过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来形成定式的结果,成见或偏见由此产生。很多时候,事实尚不明晰,怀疑情绪便直接引发对公权力的有罪推论,“言之凿凿”中,可能并无多少理性客观可言。 其三,管理学上的公地悲剧效应。当一项资源有多个拥有者,所有人都有使用权,却没有权力阻止其他人使用,极易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在公众眼中,每一个与官方沾边的人物、机构,都会被视作公权力的“代表符号”。哪怕一项权力滥用行为出现,那么受伤害的就决非某人某地,而是整个行政系统的公信力。 三重“效应”相互交织杂糅,一旦触发连锁反应,舆情回应必然难上加难。(三)舆情防不胜防,很多时候诱因不只在事件本身,也在于应对方面的问题。比如,避之不及。公共事件当前,有些官员或是信奉“多一句不如少一句”,或者自觉腰杆不硬,生怕被翻出事来,以至于芒刺在背、心虚胆怯,生出“鸵鸟”姿态。比如,反应迟缓。舆论争议已有起势苗头,相关方面还木知木觉。明明最好的办法就是“见于未萌、治于未乱”,却白白浪费了时间窗口。比如,放水流舟。面对舆情如沸,幻想扛一扛、拖一拖就过去了,寄望时间冲淡热点事件。不理会、不处理,不作表态和反馈,任由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比如,稀里糊涂。已处于聚光灯下,却在重要信息上搞不准。前后数据不一致、各方说法有冲突,都会让本该解疑释惑的回应陷入罗生门。比如,话语刻板。麦克风前,神情紧张、姿态僵硬,只顾自说自话,官话套话连篇,完全不互动、不沟通,只顾把准备好的稿子念完,对公众关切听而不闻。比如,存心掩饰。明知自己有履责不力或处理失当之处,却不想着知错改错、求得谅解,还刻意遮掩、隐瞒实情,甚至故意放出虚假信息,混淆视听。 比如,避重就轻。选择性回应舆论关切,对于公众真正关心的问题避而不谈,或一笔带过,仅就细枝末节或无关紧要的事情说些冠冕堂皇的套话。……种种应对之病,皆不难从现实之中找到案例。这也从侧面折射出,直面弊病、大力纠偏的紧迫性。 (四)应对舆情,首在诚意。 一事当前,官员的表态、回应是不是真诚,有没有诚意,公众是可以感知到的。不回应关切,不解决问题,仅以“平事”为目的应对舆情,鲜有不碰壁者。 有不少舆情事件,本来事实并不复杂,只要第一时间通报真相、诚恳道歉、严肃追责即可;结果“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相信”等荒唐操作接二连三,越想把事按下去,越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舆论的脾气》一书曾如此预警:“舆论的脾气,便是人心的脾气,什么是人心的脾气,就是你所做的事情,如果违背了伦理道德,那必然是不被大众所容忍的。”当此之时,遮遮掩掩、强行洗地,更像是侮辱公众智商。一意孤行、错上加错,有时比错误本身更让厌恶。 “自古套路靠不住,唯有真诚得人心。”正视问题,如实回应问题,是起码的诚意。 (五)快速反应,实事求是。问题客观存在,捂是捂不住的。特别是在以“秒”计的互联网速度面前,人们对回应时效的期待大大提升。第一时间没有发声,就可能被认为是无言以对或有意拖延,客观上助长着舆情发酵的速度。如何对待公众、对待媒体,折射着相关部门单位对公众知情权、舆论监督权的态度。舆情回应中有“黄金4小时”之说,虽然在每一起具体事件中未必尽然,但“唯快不破”始终是根本法则。“时效”要求之下,“实效”才是目的。诚然,任何事件来龙去脉都有调查过程,处理起来需要时间,官方回应要准确权威,需兼顾的情况很多,一些内容可能一时半会儿不适宜公开,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将这些情况跟公众讲清楚、说明白,明快地传达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同样是回应关切的重要内容。既然必须要说,就要说准。如果初次回应没有说准,那么后续改口就会相当被动。 (六)有的放矢,讲究方法。舆情汹涌,往往在于多重热点交织。每一阶段的关注点,都有不同侧重,明确在具体阶段说什么、怎么说,这就是舆情回应的刻度。有学者提出“4确认5发布”原则,认为舆情发布中需要确认的侧重点,自开始算起,包括确认事件存在、事件真实、事件逻辑性、事件关联性,而最后一次发布则针对衍生信息进行回应。有始有终,保障公众对核心关切的满足度,是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的前提。但在具体操作上,也不能硬干硬上,讲究方式方法往往事半功倍。比如拿证据。有时候说一万句,不如一项实证更能取信于人。比如讲温度。感同身受的共鸣情感,往往能为化解舆情注入“润滑剂”。再如有网感,活用一些网言网语,有时远比一句“正在积极调查”更能拉近距离。多一些“用户思维”,就能少一些“沟通误差”。(七)舆情回应,看起来是“说”的功夫,却一定建立在“做”的基础上。这个“做”,既包括精心准备发布内容,更在于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尤其包括改正已经出现的错误苗头。这才是“釜底抽薪”之策。出舆情,根本上还是工作过程中有瑕疵。网络监督的目光无处不在,越自以为是、将错就错,越会将自己拖入舆情的深渊,相反,积极回应、扎实整改,才是在以实际行动修复已经出现的信任裂痕。“做”是第一性,“说”是第二性。即便某些事件确实棘手复杂,但只要迎难而上、勇于去“做”,并将具体的成果有效地传递出去,让大家看到,自然就有了凝聚共识的基础。更何况,随着公众素养提升,绝大多数网友都有基本的辨别力,理性的是非观。做事坦坦荡荡,从政清清爽爽,关系明明白白。就算遇到某些“莫须有”的舆论挑剔,也能一身正气、腰杆挺直,不至于陷入舆情滔天的被动局面。正所谓,“行得正坐得端,何须屈尊畏谗言”。 (八)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兴。官员修炼政务舆情应对基本功,回应的还是提振政府公信力这一课题。公信力是政府的立身之本,亦关乎社会秩序的形成与维系。官员的“舆情恐惧”,必须要克服。敢于直面争议、回应问题,“好事能说好,坏事也能好好说”,本身就传递着某种敢担当、敢任事的作风,这才是人民群众更加看重的品质。互联网,是治理的变量,也是能力的增量。政府也好,官员也罢,都要修炼本领过好这一关,习惯在阳光下做事、在互联网上“生存”,不仅接受网络,更能让网络为己所用,“恐惧”之症便可极大缓解了。(@北京晚报 评论员 京平)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转发 867评论 69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带小猪猪的活猪猪

    国泰航空最后把那三个嘲笑内地乘客的空姐开了。天通苑四个居委会小干部威胁要动人软肋,啥处理都没有。所以哪这么容易被冒犯哦,真天天冒犯你的可以选择性遗忘。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大红矛

    天通苑居民表示没有后续。这么冒犯和侮辱群众的社区干部如果不处理,就是给政府抹黑。
    想问下北京天通苑街道那个事有什么后续吗?一年多了吧。是不是有后续我没刷到,我就是问问没别的意思。“哪天找个黑地儿拘他3天”“他的软肋其实是他儿子”“咱们把这帽子往寻衅滋事上靠”“看看哪个帽子扣他合适”。
    转发 3737评论 872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sunwear

    想问下北京天通苑街道那个事有什么后续吗?一年多了吧。是不是有后续我没刷到,我就是问问没别的意思。“哪天找个黑地儿拘他3天”“他的软肋其实是他儿子”“咱们把这帽子往寻衅滋事上靠”“看看哪个帽子扣他合适”。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梅大师飞越美中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1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马鸣谦2023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1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导筒directube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1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大豆钭江明

    公民的底线随意冒犯//@谎蛋派戏剧: //@老晃晃: //@至瑄2023: 北京天通苑居委会的言论“找一黑地拘他三天”“他的软肋是他儿子”严重冒犯了公民,并涉嫌恐吓和非法拘禁?立不立案?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1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出版人周筠

    //@thefictitiousplanetsolyaris: //@至瑄2023: 北京天通苑居委会的言论“找一黑地拘他三天”“他的软肋是他儿子”严重冒犯了公民,并涉嫌恐吓和非法拘禁?立不立案?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1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杨笑汝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1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胡紫茶

    忽然想知道:沈辉,尹丽,徐博,张丽娟,天通苑视频中那几位,现在怎么样了?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世俗的一个人

    转发 39评论 19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夏星帆

    2022年的「软肋」事件通过社媒传播,给全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目前大家仍在等待对北京市天通苑相关社区干部及工作人员的处理情况。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Generic-Drugs

    3个月前的今天,北京天通苑南街道第二居委会沈辉、尹丽、徐博、张丽娟讲话视频流出,会议中四位领导做出重要指示:“这XX是惯得”“哪天他妈的找一个黑地儿”“不是黑地儿的事儿,警察局,拘他三天”“咱来想法关键是一致了。”“你就得唱那个红脸儿,关他几天,然后中间有的人他就不敢造次”“看看哪个帽子扣他合适”“就是影响你儿子,你要不要你儿子的未来”“他的软肋其实是他儿子”收起 天通苑重要讲话发表三个月! 3个月前的今天,北京天通苑南街道第二居委会沈辉、尹丽、徐博、张丽娟讲话视频流出,会议中四位领导做出重要指示: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转发 806评论 98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