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艺术」的搜索结果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译艺的意义

    慕尼黑现代艺术陈列馆(Pinakothek der Moderne)当前进行了一场特别实验:题为“感觉:艺术和情绪”(Feelings – Kunst und Emotion)的特展以不加任何评注的方式展出艺术品,所有关于艺术家、作品尺寸、材料和诞生背景的信息统统略去。剩下的唯有陈列在色彩强烈的墙壁前的各种绘画、摄影和装置,它们要在无需任何预先知识的情况下吸引参观者并引发他们的情绪。参观者只能在最后一个展厅中通过触屏事后补充作品的标题与创作者信息。艺术能在我们内心激发什么?对艺术的观察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个人经验和记忆?倘若仅凭直觉引导,哪些情绪会在欣赏作品时显露出来?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理性在大多数情况下被赋予的重要性远胜情感,因为后者似乎有悖于艺术的复杂性和智识深度。最晚自启蒙时代起,尤其作为理性载体的人类被置于核心,对世界和图像的观察也主要强调理智。尤其是在当代艺术的范畴中,理性的这种统治地位令许多人错愕。情绪研究在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和神经学领域仍属新的分支。但今天的研究证明,情绪的力量对我的影响比我们所能察觉到的更深。本次的《感觉》展览正是在促成欣赏者和艺术作品之间的直接对话,包括辛蒂•雪曼、翠西•艾敏、保罗•麦卡锡和北欧艺术家组合艾墨格林和德拉塞特等约四十名国际艺术家的六十件画作、雕塑装置和影片邀请参观者凭直觉欣赏。在此也提供本次特展近两百张完整现场实拍,并附全部作品说明与介绍。获取方式见文末。慕尼黑现代艺术陈列馆的本次展览截至十月四日。全文译自德国《艺术》(art)杂志2020年一月刊,除详细介绍展览的策展理念和展出内容外,文章更从科学角度深入讨论了艺术欣赏与情绪的关系。望转发°艺术和情绪:慕尼黑举办的这场艺术展别出心裁...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北欧控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区志航

    【2013年那些吸引眼球的艺术事件】- 新闻频道 - 艺术国际 -🔗 网页链接 肖鲁正在广州DigitaLive创作跨年作品《阴阳历》,日前我们还讨论了互联网时代艺术与社会发生关系等问题。今天还有来自北欧艺术家的体验,下午两点半广州小洲村礼堂见。@小洲村DigitaLive @优游当代艺术中心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区志航

    【2013年那些吸引眼球的艺术事件】- 新闻频道 - 艺术国际 - Artintern.net 肖鲁正在广州DigitaLive创作跨年作品《阴阳历》,日前我们还讨论了互联网时代艺术与社会发生关系等问题。今天还有来自北欧艺术家的体验,下午两点半广州小洲村礼堂见。@小洲村DigitaLive @优游当代艺术中心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北欧控

    #北欧艺术# 来自瑞典艺术家Simon Stalenhag的画,冷静的乡村情景中充满了潜在的科幻故事情节,而这正是从小生活的斯德哥尔摩郊区和后来看的科幻电影给Simon Stalenhag带来的艺术灵感的结合。Simon Stalenhag的主页:🔗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无锡新区百盛

    #新柜开幕# G&S 独创的“个性修身艺术牛仔” ,让国人尽情地享受到北欧时尚艺术精粹 ,打造一个既传承北欧"音乐、艺术、人文"、生活美学又融合中国消费群体及审美情趣的北欧艺术时尚品牌。 新品牌位于 @无锡新区百盛 三楼男装区,欢迎时尚型男们的降临。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北欧控

    #北欧艺术#Napa Books是一家设于芬兰赫尔辛基的独立图书出版商,由Jenni Rope和Jussi Karjalainen在1997年创建。Napa Books最有趣的项目就是Flipbook,这是一本8.5cm×5.5cm、内含144页的空白小书,插画师们在上面尽情创作奇奇怪怪的“动画”,再寄给Napa Books,优胜者的作品将在每年秋天被印制出版。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红菜头呀红菜头

    今天也去新开的红砖当代美术馆转了转,展出的竟然是Michael Kvium等北欧艺术家的作品,大爱! 可惜没看一会就临时闭馆了,又蹓跶到对面的果园餐厅去吃饭。@沈兰的围脖 @闻松V @勤奋jamie8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慕岩百合网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