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想摆脱书」的搜索结果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美国海参女王大人

    晒礼物喽~右边一坨都是广师大的书,谢谢[爱你]!追加一句:自从看了艾柯的《别想摆脱书》从此以后买了不看这种事毫无压力[哈哈],很喜欢这个有趣的老头儿!@广西师大出版社理想国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新周书房

    #别想摆脱书#从北京的烹饪学校到山西面摊,再到上海外滩;从普通的面条、饺子到顶级餐厅的饕餮盛宴,华裔女孩林留清怡的《寻味中国》充满了跨文化观察的趣味角度与生动细节。她遍尝中国美食,也碰到形形色色的中国老百姓,从中国人的餐桌看到中国社会的风貌百态和时代变迁。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新周书房

    #别想摆脱书#《我们仨》,杨绛。这是一本关于梦和别离的书。刺痛的现实在梦的笼罩下,化作江南水乡般的缠绵。生离死别,送了一程又一程,恍恍惚惚,却未曾离开。本书一反杨绛一贯清晰、平和的叙事,带些隐晦苦涩、不足为外人道来的意味,但却是一个关键的节点,否则我们无法了解《我们仨》之后的杨绛。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新周书房

    #别想摆脱书#陈丹青,《笑谈大先生》。收录作者近年来关于鲁迅的七次演讲文稿。虽不过数万言,却在浩瀚的鲁迅研究的边上,辟出新的境界。论者或称它“还原”了鲁迅,或称它“唤回”了鲁迅;而对于作者,这样的公开谈论大先生,或许更类似于一种还愿。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新周书房

    #别想摆脱书#《孤独美食家》,村上龙以半自传的形式,讲述了三十二个吃遍天下美食的故事。穿插于甲鱼、牛排、毛蟹、咖喱羊脑、鱼子酱、山椒味噌之间的,是巴塞罗那、维也纳、东京等时尚之都、大小饭馆与酒店,以及各色男女的爱欲场景。每一个故事都触动你的感官神经,引发你对人生的各种况味的体验。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新周书房

    #别想摆脱书#《伏尔泰时代/世界文明史》是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历时四十余年写就的旷世巨著。“谁是18世纪的真正国王?”维克多•库辛说,“是伏尔泰。”《伏尔泰时代》是“世界文明史”11卷本系列之一。宗教和科学、哲学间普遍而不间断的冲突,形成18世纪一出生动的史剧。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新周书房

    #别想摆脱书#《历史不再徘徊》,副标题《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与失败》,凌志军。作者是职业记者,为完成此书耗时七年。书中以人民公社二十七年来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为中心,真实地记录了人民公社产生、发展、终结的过程,描绘了人民公社历史上各种各样的人物,以农村出发对这段历史作出颇有见地的分析。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新周书房

    #别想摆脱书# 齐奥朗说:绝对者是一种融化在血液中的临在。他又说:真想知道是谁哭出了我们的繁星。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西师大出版社理想国

    【随手转,送福利,100本】送理想国版龙应台“人生三书”、《剩下的都属于你》、《相遇而已》、《寻找孙佩苍》、《别想摆脱书》等多种作品。详见附图。此活动微博和微信(微信号lixiangguo2013)同时进行。随手转+评论给本条微博,就有机会获书,总100本。截4月27日,届时公布名单。随手转吧!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叶恭默

    我只是阐述一个方法,主贴,你最初回复的是主贴,并没有对任何人构成贬斥,你为何这么着急呢?何况都是临时想的,还有待斟酌。 //@李_磊: 艾柯?要看。@法清_新型诗: 看看艾柯的《别想摆脱书》这本书,博主就不会用这么肯定的语气了@李_磊: 唯知识论也不公平,拼阅读量属于玩赖了?[偷笑]
    何快速辨识一个人的思想底蕴:1.立场,此国知识人的立场极其重要,专制VS自由站哪边。2.知识储备,即硬盘上容量,可以通过数十帖考察涉及的论域广度,也可以在两三个帖子透视隐含的知识链接。3.思维结构:整全缜密型,隐含接口涵盖哲学科学宗教三大范畴。机械缜密型,体系内逻辑严密,但无开放接口。
    展开全文
    转发 43评论 9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李_磊

    艾柯?要看。@法清_新型诗: 看看艾柯的《别想摆脱书》这本书,博主就不会用这么肯定的语气了@李_磊: 唯知识论也不公平,拼阅读量属于玩赖了?[偷笑]
    何快速辨识一个人的思想底蕴:1.立场,此国知识人的立场极其重要,专制VS自由站哪边。2.知识储备,即硬盘上容量,可以通过数十帖考察涉及的论域广度,也可以在两三个帖子透视隐含的知识链接。3.思维结构:整全缜密型,隐含接口涵盖哲学科学宗教三大范畴。机械缜密型,体系内逻辑严密,但无开放接口。
    展开全文
    转发 43评论 9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北京日报

    一批藏书就像一种陪伴,一群活生生的朋友和个体。哪天你觉得被孤立了,消沉了,你可以去找它们。它们一直在那里。——卡里埃尔《别想摆脱书》[心]早安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国际推特中文客户端舒婉柔

    每一次阅读显然都在改变一本书本身,就像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在影响着我们。一本伟大的书永远活着,和我们一起成长和衰老,但从不会死去。时间滋养它、改变它,那些无意义的书则从历史的一边掠过,就此消失。—— 《别想摆脱书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风窗

    别想摆脱书#书摘# 1980年代,美国有一项研究发现,在过去的6个月内,只有一半的美国公众曾经阅读过一本书。用一位美国人的话说是:“18世纪没有足够的阅读者供作家谋生,而20世纪则有太多的东西可供阅读以致作家无法谋生。”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风窗

    别想摆脱书#书摘# 1992年美联社有一项调查,美国有30%年收入超过四万美元的家庭中是没有书的。21%的成年美国人“只拥有初级的阅读和写作能力”。1995年经济合作暨开发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人受教育的程度达到了工业国家的平均水平,而法国文盲的百分比是平均值的两倍。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新周书房

    #别想摆脱书#扬之水,《诗经别裁》:诗无达话,文无定法,古老经典,如同源头活水,常读常新。被尊为“京城三大才女”之一的扬之水先生依其深厚的文史功力,精心挑选了“诗三百”中的四十余篇加以注解,下笔引经据典、条分缕析,读来明白晓畅、婉妙可喜。查看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微相册

    卡里埃尔:一批藏书就像一种陪伴,一群活生生的朋友和个体。哪天你觉得被孤立了,消沉了,你可以去找它们。它们一直在那里。 -《别想摆脱书》 推荐@小小的镜界 微相册http://t.cn/8Ff2fOR更多图片欣赏🔗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新周书房

    #别想摆脱书#李银河,《一爷之孙》:文化最奇妙的力量在于,它能使在地球某个角落的某一群人以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另一群人眼中变得惊世骇俗。在英美,有15%左右的人选择终生不育;而在中国,人人都要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当传统的生育观念遭遇现实的国家政策,冲突与困境便出现了。查看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新周书房

    #别想摆脱书#威廉·富特·怀特 ,《街角社会》:在所有学科的学术文献里,社会学大概是最能在保持专业的同时又引人入胜的了。本书作者怀特是美国著名的芝加哥学派学者,他花了三年半时间,对波士顿某个“神秘、危险和令人忧虑”的意大利人贫民区进行了实地调查,才写出了这本小说一般的社会学专著。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新周书房

    #别想摆脱书#孔飞力,《叫魂》:乾隆在位的第三十三年,一种名为“叫魂”的妖术席卷了中国,百性为之惶恐,官员为之奔命,连乾隆也为之寝食难安。这样的恐惧,最终引发了全国性的所谓除妖活动。1768年,中国的另一场幻象与疯狂。查看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学东

    我的2013年12月,每日流水账之外,码3万4千余字;读书5本,《往事与随想下》《中西文明之比较》《别想摆脱书》《华夏边缘》《美国与中国的最初相遇》;看电视电影5部《所罗门的宝藏》《杀手黑兰》《机械猎人》《凤舞黄沙》《反抗军》;每天用笔晨抄晚课;5两以上白酒16次。。。
    发表了博文 《我的十二月》 - 我的十二月 “沉重的翅膀爬进有羽毛的月光里 我来看这些 白色的植物苍老于夜 那最老的 最先走向灭绝” ——选自《十二月之夜》默温 (美国) 小时候看连环画,及 🔗 网页链接
    转发 10评论 4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学东

    正知书院年会上,文文兄再次无情地宣判了纸媒的死刑。但我还是想起了正在读的艾柯和卡里埃尔的对话录《别想摆脱书》,很多东西都会很快被遗忘,消失,但唯有伟大的书永远活着,和人类一起成长和衰老,但从不死去。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学东

    了不起的女人们:长田在正知书院年会上说,什么样的作品能畅销,去问问女孩们,她们不只是半边天,在电影领域她们有六七十的市场判断。恰好今读《别想摆脱书》,其中谈到英国中产阶级小说崛起,也是写给主妇女人读的。再联系到韩剧、时尚杂志的流行,女人们不只是物质消费的主力,也是文化消费的主力啊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学东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司达STAR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广西师大出版社理想国

    我很少把藏书展示给别人看。藏书是一种手淫现象,只属于个人,很难找到能够分享同一激情的人。你若收藏美轮美奂的画,人们会纷纷前来欣赏。但没有人会真的对你的旧书藏品感兴趣。他们不理解你为什么要如此看重一本毫无吸引力的小书,并倾注多年心血去寻找它。——精译新版《别想摆脱书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学东

    谢谢坚持出版好书,谢谢馈赠 //@广西师大出版社理想国: 爱书人的喜乐与忧惧,会在这本书里会找到共鸣。《别想摆脱书》也有意思,等着新版吧![嘻嘻]
    不读书年代的阅读:不读书年代的阅读 在一个不读书的年代,谈阅读是奢侈的,昂贵的。 在许多人看来,花费在阅读上的时间和金钱,完全可以用来挣更多的钱。 “读书有什么用?现在谁还读...文字版>> 🔗 网页链接 (新浪长微博>> http://t.cn/zOXAaic)
    1. 微博附图
    转发 205评论 41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曹江凤

    写了《别想摆脱书》的评论《书作为人类最简洁,最经典的方式会一直存在一下去。》★★★★★ “很互联网即将改变一切的鼓吹者不一样,这本书的作者告诉我们,就像剪刀等人类的经典发明一样,书是一种不..”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