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识普及」的搜索结果

  • 用户头像

    果智法师

    #佛教常识普及#目前无神论者不认可佛教主要是不认可佛教的六道轮回,而我们读书灌输的是猿猴进化论。六道轮回:天道,人道,恶鬼道,畜生道,地狱道,阿修罗道。如果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习总,李嘉城就是从地狱道到天道,而刘志军,薄熙来就是从天道到地狱道。古代的丫头,长工其实就是做牛做马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果智法师

    #佛教常识普及#所以了解了这些戒律其实都是为自己好,为何不去受戒,守戒?为何还要恐惧?皈依之后,就标准自己是个佛教徒,不落三恶道,受戒之后,就有了戒体,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做个遵纪守法的好人,就不会胡来。有人说他没受戒也是好人,日子过的很好,是的,因为你有善根,福报。但是要珍惜福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果智法师

    #佛教常识普及#酒,现在很多人应酬多很难做到戒,但可以做到量力而行。其实现在酒后驾车也是扣分罚款的,更主要容易车祸危及生命,影响家庭。佛教允许如果治病需要酒做药引子,可以医生指导下喝。贫僧认为,质量过硬的红酒,米酒,果汁酒,可以适量饮。总之灵活把握尺度,别贪杯,不喝劣质酒也行。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果智法师

    #佛教常识普及#妄语,学佛人主要不能说我成佛了,我开天眼了,我见到观音菩萨,释迦摩尼了。这样说了要么当你神经病,要么想借机骗财吓唬人。其次不能以欺骗手段获取钱财地位,不能悔。佛教里面允许方便妄语,就是不伤害对方的前提下的善意谎言。比如医生检查病人得癌症,但告诉病人没事给亲人实话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果智法师

    #佛教常识普及#淫戒,在家人不邪淫,出家人不淫欲。因为破这条戒,会出现很多烦恼,出家人又没有伴侣,岂不给人家造成家庭破裂,所以比丘与比丘尼不能单独两人穿过一条巷子或村庄,怕给人造口业,在家人,公公也最好不要儿子不在房间时,单独进房间探望媳妇。而最近媒体报道破淫戒的官员后果可想而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果智法师

    #佛教常识普及#盗戒,戒律指不能盗超过80纹铜钱以上,相当于不超过8元钱,因为8元以下 问别人要人家也会给的。出家人化缘一般找陌生人化缘,一般不会去找熟人。如果要找熟人,也是在相互去贪瞋痴的过程。因为给不给,给多少是布施者决定,乞讨者不管得多少都要心存感恩之心,即使没有也不能起嗔狠心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果智法师

    #佛教常识普及#很多人对佛教的戒律充满恐惧,觉得好难做到就不皈依,更不敢受戒。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很多人每天都在遵守,只是你们不知道而已。佛教根本戒是杀盗淫妄四条戒,破了不能悔,其他都可忏悔。杀主要是不能杀人,其次是不杀有情动物,比如老虎,狗,猫等等,最后是连蚂蚁也最好不杀。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果智法师

    #佛教常识普及#汉地中佛协曾经对僧人有六字方针要求:僧服,素食,单身。这也是辨别僧人的最简单标准。出家前是单身,也就没有孩子妻子的牵绊,出家前有妻子孩子,受三坛大戒时需要查看单身证明或离婚证。出家人是可以回家看亲人的,但很多人会误以为他怎么还有老婆孩子?却不知道人家其实已经离婚了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果智法师

    #佛教常识普及#汉传禅宗有不成文规定,出家人回家醒亲,不穿僧服。有个公案:有个僧人在外面传道已是高僧大德,回到老家,邻居还当作众人叫他的乳名:狗蛋,狗蛋!所以佛教圈有句话:回乡不办道,办道不回乡。你说,僧人不穿僧服回家或街上走,还是僧人吗?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果智法师

    #佛教常识普及#居士,梵文意译,原指居家而多财富乐者,中国古代称居家不仕的有道德者为居士。也称“处士”,佛教传入中国后亦称在家佛教徒为居士,意为居家修道之士。慧远《维摩经疏》:居士有二,一广积资财,居财之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此道士为学佛修道之士)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果智法师

    #佛教常识普及#粥饭僧,顾名思义是谓只会吃粥饭而别无一用的僧人,常作为僧人的谦称。粥饭僧主要住在寺院,靠很多发心的菩萨们前来供养,不需要出去化缘,其实质还是靠佛像吃饭。当然目前很多僧人学识不错,但他们不愿行走攀缘,所以在这批僧人观点:佛法是求来的,而不是主动送上门,否则丢了脸面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果智法师

    #佛教常识普及#云水僧:也叫行脚僧,到处游行,不定居一处的僧尼,因其行踪无定,如行云流水,也称“游方僧”,又称“云衲”,寺院有的僧人对其贬称:马路和尚。所以他们是不靠佛像吃饭,主要靠熟悉的信众供养,也有很多素菜馆老板发心,看了和尚来吃饭主动免单,这样的和尚更不容易。谢谢供养菩萨们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果智法师

    #佛教常识普及#修大乘道的僧人,还有一种对僧人的说法。胜义僧,菩萨僧,凡夫僧,哑羊僧。很多在家人对僧人的不理解主要是只会看表面,不去深入了解,所以越看越烦恼多。只有对佛法僧三宝生起恭敬敬畏之心,才能正确的认识佛教,学习佛法,得到佛法带来的好处。所以和尚们省吃俭用造佛像就这意思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果智法师

    #佛教常识普及#佛陀时代,和尚是不着金钱,只要饭。但在中国,这样根本没法发展教团,所以规定出家前的钱可以带入僧团,出家后的钱不能带入俗家,只能用于僧团、赡养父母。如果出家前有孩子未成年,也可帮助他。目前全国寺院大多有单金,也就是工资,从100到6000,甚至更多不等。有些寺院沙弥没有。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果智法师

    #佛教常识普及#在中国佛教史上,百丈禅师是个转折点,以前和尚住皇宫,所以有“贵族中的贵族”之称,后来唐武宗灭佛,和尚日子难过,百丈禅规开始让和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和尚开始摇签算卦了,僧人素质也在降低,也开始有了功德箱。俗语有:不看僧面看佛面。所以出家人的钱是在家人跪着供养的。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果智法师

    #佛教常识普及#佛教规定出家人有四种称呼,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一般在家人喜欢称女众师父叫尼姑,其实这是一个贬称,我们佛教称呼为二众师傅,大家可以直接称呼女众或二众师傅,二众或女众道场。如果见面就直接称师傅,法师也许。直呼尼姑不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果智法师

    #佛教常识普及#比丘,比丘尼是受过三坛大戒才能称呼,也就是有戒碟了,可以四处云游挂单。沙弥,沙弥尼是实习生的概念,没有戒碟,但形同比丘。要穿出家人的僧服。元朝以后受戒要头上点戒疤,中国大陆1986年,1989年两次中佛协下文改了这个陋习,受戒期间不允许点,但个别僧人发愿自己点阻拦不了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少林吉祥

    佛教常识普及:二圣六庄严: “二圣”是指古印度精通佛教戒律学的两位大论师: 释迦光和功德光。 “六庄严”是指古印度六位大佛学家: 精通中观学的龙树和圣天, 精通唯识学的无著和世亲, 精通因明学的陈那和法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悦yue乐

    //@wolin77: 佛教常识,普及一下。
    【千年传统 结夏安居】结夏安居就是在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这三个月期间,佛教出家僧人集中修行的制度。在此期间,参加修行的僧人不得随意外出。在中国除了结夏安居之外,僧团另有冬安居的说法,即“坐腊”,此为另一说,不过本质类似。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