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笔记」的搜索结果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SPAM 【传媒笔记】媒体给每个从业人员赋予了光环,但太久在一个大平台中工作会迷失自己,产生恐惧感,会思考离开了这个平台的自己还有多大的价值,我们需要过程和机缘来看清自己。(闻进)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虽然说新媒体导致了读图时代,但新闻摄影的黄金时代已不再现。世界上新闻摄影的黄金时代是上个世界的30---50年代。打头阵的是战地摄影,从二战到朝鲜战争乃至越战,那些战地记者们所拍摄的新闻图片影响了一代人的反战情绪。【传媒笔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1450年,古登堡印刷机的出现不可逆转滴把曾经割裂的信息世界联系在一起,人们更容易获得信息,这也为政府的扩充、维持和生存做出了贡献。公民开始知晓政府在做什么,因为广泛的出版物在报道、批评政府的行动。由于自我保护的需要,政府很快想出通过印刷许可证来控制信息传播【传媒笔记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一篇报纸的报道、一篇杂志的文章、一本书和一条微博的差异正逐渐消失。我们不再在意它们到底是实体印刷品还是虚拟字节。它们都是文本信息,区别在于我们何时看、怎么看,以及如何分享。【传媒笔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老王传媒笔记#(1)《纽约时报》一份报告说电影《为奴十二年》获奥斯卡奖后,该报在网站发布了161年前刊登的一篇关于电影主人公原型的报道。一家博客网站把文章截取片段后再发布,成了当年最热文章。但是这篇报道却没有为纽约时报网站吸引多少点击量。现在很多视频网站分拆电视台新闻栏目的节目也很热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纽约时报》的一份创新报告透露,电影《为奴十二年》获奥斯卡奖后,纽约时报在社交网站发布了161年前刊登的一篇关于电影主人公原型的报道。一家博客网站把文章截取片段后再发布,成了当年最热文章。但是,这篇报道却没有为纽约时报网站吸引多少点击量。【传媒笔记摘录】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两个人看同一条微博时会想到不同的东西,这两个人可能都是正确的。这便是感知的力量。词典上把“感知”这个词界定为“对事实直觉的认识”。【传媒笔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在美剧《新闻编辑室》里,你看到剧中呈现决定什么是“新闻”的,既不是课堂上学滴什么新闻价值,也不是什么读者调查,而是领导的好恶。美国学者Herbert Gans 曾在他的名著《决定什么是新闻》中也提到,报社的编辑记者都不怎么重视什么读者调查。对此,你怎么看?【传媒笔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2013年国内电视台的广告收入达到了巅峰1302亿元,仅比2012年增长2.52%,收入增幅大幅下降了11个百分点,电视广告开始出现增长停滞的趋势,而互联网在线视频的市场规模仍旧保持高速增长,2013年国内商业视频网站增长率达到42%。【传媒笔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我们都知道传媒业有一句很经典的老话:“媒介即是信息。”这句话当下依然成立,但是当所有的媒体都在互联网上这同一媒介平台竞争的时候,信息就是信息,而媒介不再是它的决定因素。【老王的传媒笔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在美国报纸发展史的早期,报纸的业主往往是一些在其他行业积累了财富的资本家,报纸对于他们而言,一方面是表达政治、经济诉求的通道,另一方面负担报社的开支也是富豪们回报社会的一种手段。正如彭博公司试图借助《商业周刊》来营销自己的金融终端机,并不需要《商业周刊》来赚钱。[老王的传媒笔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传媒改革的推进,各类媒介之间的融合趋势不断凸显,意见表达方式呈现出叙事与议论并重、文字与声画并用、传统语言与网络语言并存的新特点,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和传播文化,在促使人们发言方式更为多元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序化、群极化等一系列问题。【传媒笔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客厅革命的主要特征就是“跨界融合”。这种跨界和融合主要体现在产业参与者的融合:原有的封闭产业链被打破,通信、电视机制造,终端生产商、视频网站纷纷进入电视行业。尽管广电总局通过牌照进行管理,但开放的大门已经打开。【传媒笔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提姆·哈福德指出,很多人认为,大数据可以完全取代传统统计方法,这种观点十分傲慢。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们有能力获得比几十年前多出许多的信息,知道的多似乎比知道的少要好,但是知道的多就等于知道的真吗?从茫茫“数据海洋”中得到真相,并非易事。【传媒笔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总结2013年与传媒相关的并购风云:百度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阿里巴巴5.86亿美元入股新浪微博;浙报传媒31.9亿元收购边锋、浩方;百度3.7亿美元收购PPS视频业务;博瑞传媒拟募资10.6亿元收购漫游谷70%股权;华谊兄弟目标锁定老牌游戏开发商银汉科技……[传媒笔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媒体行里那些靠名人访谈起家的,都是绝顶的聪明投机之人,且不说面对的采访对象的名人效应,仅就各行各业的名人而言那个不是满肚经纶,问的几乎都不如答的精彩,末了攒够一定访谈数量,照记录写成一本《访谈录》变成自己的专著作,就可以也成名人、学者神马滴了,评职称晋级还好用。。。【传媒笔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现在已经没有人会否认,用大笔的钱把全国所有的平面广告渠道和电视广告渠道“砸”上一遍,然后坐等顾客上门-----这种“土豪式”的营销方式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了。【传媒笔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在西方,诽谤法和隐私法限制了记者的写作内容。但如果报道是全面、公正、准确和非恶意的,新闻工作者可以使用材料而不用担心诽谤。此外,立法听证会和法庭陈述也可以报道【老王传媒笔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媒体人不能成为生活的旁观者,也不应成为生活的旁观者。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热情的情感和对生活的归纳总结会很有用。但我们必须对所有走向极端的反应进行反思和考察,寻找这种反应的原因。媒体人尤其要对自己盲目的热情和无缘无故的敌意加以警惕。【摘自老王的传媒笔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无论强烈的感情多么有用,聪明的媒体人还是会时时审视自己,因为强烈的情感会歪曲媒体人对事实的观察,妨碍媒体人对事实进行综合分析,而这一切是媒体人报道和写作的基础。【摘自老王的传媒笔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关于特稿,美国的传媒业对其定义是写来供娱乐和告知的。作者让个人的动作和意见来传递故事。特稿不受许多写作规则的约束,这就给写稿人增加了一个任务----使每一篇此类报道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重新寻找一种形式、一种报道语气、准确的词语和现场讲述。【老王的传媒笔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直觉和情感使媒体人以新的角度看事件。预感和情绪很有价值,但同时,它们的合理性也必须经过检验,以确保它们是合理的、可证实的,并不会对他人或团体造成伤害。我们自小拥有感情尤其敏感---它们中得一些是正面的,另一些是负面的。【老王的传媒笔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虽然新闻工作者希望新闻的决定因素具有客观性和不带有个人色彩,但是新闻事业是基于选择的,而选择是一件带有高度个人色彩的事情。它源于新闻工作者的专业背景、他或她所受得教育以及家庭、朋友和同事的无形影响。【传媒笔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国外有两位传播学学者写了本《媒体与民主》的书。其观点是:大众传媒和新闻事业的本质作用在于促进社会的民主和法制,新闻学所重点探究的是新闻事业与民主的关系,因此对政治权利与权利、民主与政治的关注,成就了新闻学的核心。【传媒笔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今夜读李普曼】议程设置的思想来源于李普曼《舆论学》中“虚拟世界”(也称为拟态世界)概念。他认为大众媒介的报道会影响人们的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构成一个由媒介所绘制的图景,引起人们的优先关注,进而对其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传媒笔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新闻之生命在于创新,其中包括两层含义——内容上的创新与形式上的创新。所谓内容创新是指不停寻找信息增量,或速度最快或角度最独、或境界最高、或最为深入;而形式上创新,是指用不同的载体进行表达,别人用文字,我用图片。【传媒笔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古斯塔夫勒庞在其经典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认为,“聚集成群体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的心理。”在全民参与,交互性强的自媒体时代,网民不是分散的个体,而是由有着共同利益诉求、相似话语体系的群体组成。【传媒笔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李普曼说:不能用文字来表达和传播的体会,是不可能长久生动地保留在记忆中的。如果言辞不能精确地表达思想,思想本身很快就会变成无法辨别的东西。” 【传媒笔记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的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传媒笔记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传媒老王

    1974年,两位“总统班底”看到尼克松黯然下台的时候,在《华盛顿邮报》意气风发的时候,在整个新闻界再次为第四权而激动憧憬的时候,或许没有人会相信,四十年后,这家报纸以2.5亿美元的代价最终被卖了出去,而买家恰好是将传统出版行业送上绝路的Amazon创始人贝佐斯。【传媒笔记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