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s日历」的搜索结果

  • 用户头像

    Lens杂志

    #Lens日历#1792年9月26日,英国政府派马戛尔尼以贺乾隆帝八十大寿为名出使中国。这是西欧各国政府首次向中国派出正式使节。一年后,乾隆帝在热河接见了使团,除礼节习俗上的误解外,国书的翻译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原本英国既恭维又谦虚的国书却因没有找到合适的翻译变成了盛气凌人的版本。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朱学东

    //@Lens杂志: #Lens日历# 1966年8月5日 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将矛头直指刘少奇。下面所转是2011年5月号的Lens杂志 🔗 网页链接 。8月新刊明日出街。
    “这一代人是‘分歧大、火气大’,……‘能妥协,少宽容’。……直至今日,这代人在对自身的认识上仍然充满对立。一些人成为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另一些人则成为现体制的坚定捍卫者;一些人在执着地启蒙“普世价值”,另一些人也在如一地坚守“中国模式”……”——5月号《LENS.视觉》
    1. 微博附图
    转发 366评论 48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徐瑾微博

    //@Lens杂志: #Lens日历#每年的7月29日为“全球老虎日”,于2010年的保护老虎国际论坛上确立。
    1937年,英国Whipsnade动物园(如今是英国最大的动物园),四只小老虎像猫咪一样趴在饲养员身边,同他玩耍。
    1. 微博附图
    转发 237评论 33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Lens杂志

    #Lens日历#1920年6月13日,美国邮政局长下令禁止用邮包寄送儿童。此前,邮寄包裹服务物美价廉又安全可靠,深受农民欢迎,有人遂用它来邮寄孩子,邮票就贴在孩子的衣服上。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Lens杂志

    #Lens日历#1961年的今天,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的《广岛受难者挽歌》通过华沙电台的广播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这首歌曲虽然题献给在原子弹爆炸中的日本人,实际上也描绘了纳粹占领波兰时的痛苦。乐曲获联合国教科文大奖,成为20世纪先锋派音乐的经典作品。🔗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Lens杂志

    #Lens日历#1778年5月30日,法国启蒙运动的领导人和精神领袖伏尔泰去世,他临死前躺在床上,牧师要求他与撒旦断绝关系,伏尔泰回答说:“现在,现在,我的好兄弟,我可没时间再树敌了。”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Lens杂志

    #Lens日历#1953年5月29日上午11时30分,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与向导丹增·诺尔盖一起登顶珠峰。诺尔盖曾说:“我替父亲放牦牛时就经常想象,登上峰顶如同登天,那样高的地方一定住着神灵。”然而,当儿子表达要登顶的愿望时,诺尔盖却回答说“我已经替你上去过了,你不必亲自再去。”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Lens杂志

    #Lens日历#1892年的今天,美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的草根环境组织塞拉俱乐部成立。1966年,为阻止垦务局建造两座将淹没一部分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水坝,他们在《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上刊登整版广告疾呼“是不是也应该淹没西斯廷教堂,好让游客亲近穹顶呢?”广告引发了针对国会的抗议风暴。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孔智勇-

    //@袁莉wsj: //@Lens杂志: #Lens日历#10年后,1954年的今天卡帕在越南采访第一次印支战争时,误入雷区被炸身亡,年仅41岁。卡帕曾说过“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
    【记者海明威】罗伯特·卡帕于1937到1944年期间拍摄的海明威,这位“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在二战期间活跃于欧洲,随同美军采访前线。后来在一次飞机失事中受重伤,但痊愈后仍深入敌后采访。二战结束后,他获得一枚铜质奖章。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167评论 16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袁莉wsj

    //@Lens杂志: #Lens日历#10年后,1954年的今天卡帕在越南采访第一次印支战争时,误入雷区被炸身亡,年仅41岁。卡帕曾说过“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
    【记者海明威】罗伯特·卡帕于1937到1944年期间拍摄的海明威,这位“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在二战期间活跃于欧洲,随同美军采访前线。后来在一次飞机失事中受重伤,但痊愈后仍深入敌后采访。二战结束后,他获得一枚铜质奖章。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167评论 16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Lens杂志

    #Lens日历# 1980年4月29日,电影悬念大师希区柯克逝世。在他去世不久前,有人问他为什么英国女王等了这么久才授予他骑士勋章,希区柯克说:“因为忽略。” 法国新浪潮一代把希区柯克作为他们的偶像,称“他就是电影”。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Lens杂志

    #Lens日历#今天是法国作家杜拉斯百年诞辰,她曾说:“我所有的书都在呼喊——离开爱和情欲……我们将会走向哪片恐怖又充满柔情的温吞水?”@Lens杂志 4月号里有关于她的长篇图文,梳理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几段关系和居住地,以及她在几个重要时间段立的情感、性格、装扮。目录:🔗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Lens杂志

    #Lens日历#1843年2月11日,威尔第的歌剧《伦巴第人在第一次十字军中》在斯卡拉歌剧院上演。“平民们从三点开始就包围了剧院走廊,所以帷幕都染上了一股浓郁的蒜蓉香肠味。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阻碍歌剧立刻获得成功。观众想再听那段五重唱,但是警察不允许……”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Lens杂志

    #Lens日历#1837年2月10日,下午四点,普希金和丹特士在黑河沿岸用手 枪进行决斗,那天“天晴,但风大,气温零下15度左右。“一切就绪,助手发出信号,普希金举枪瞄准,但丹特士的枪先响了,普希金应声倒下。”临终前,妻子喂他吃果酱,他每吃一口,便说“啊,好吃,真好吃。”不久便离世,享年38岁。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Lens杂志

    我成为#Lens日历#的话题主持人啦!来看看我的话题吧:🔗 网页链接 新增主持人推荐模块、自定义相关微博、主持话题上限增至50个等特权!玩转微话题,快来申请主持人!详情戳:#我是主持人#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Lens杂志

    #Lens日历#1881年10月25日,中午11点15分,西班牙马拉加省一位美术教师的家里,女主人玛丽亚产下的男婴,不能呼吸不会动弹,大家都以为这是死胎。唯有孩子的叔叔、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吸了一口雪茄,喷向孩子的鼻孔。就这样,孩子哇的一声哭出来,半个月后他接受洗礼,取名帕布罗·毕加索。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Lens

    #Lens日历#1874年10月9日,《伯尔尼条约》签署,万国邮政联盟在瑞士伯尔尼成立,旨在促进全世界建立一套简单方便的国际邮件交换系统,以保证邮件不受国界等限制而自由流通。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Lens

    #Lens日历#1952年9月17日清晨5点,63岁的卓别林携带年轻的妻子以及四个孩子,在纽约登上前往英国的豪华游轮“伊丽莎白皇后号”,他将在伦敦参加自己的电影《舞台生涯》的首映式。此时麦卡锡主义盛行,非美活动委员会正在调查他的“卑鄙无耻的道德行为及政治倾向”。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Lens

    #Lens日历#1964年8月28日,在纽约的德尔莫尼克大酒店,鲍勃·迪伦与披头士乐队初次见面。迪伦把披头士的《我要牵你的手》里的“我无处躲藏”(I can’t hide)听成了“我飞高了”(I get high),结果他带来了大麻。在发现四个年轻的英国帅小伙根本没碰过大麻之后,迪伦带着他们抽了起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Lens杂志

    #Lens日历#1987年7月11日,南斯拉夫的一个婴儿降生,被联合国象征性地认定为是地球上第50亿个人,并宣布地球人口突破50亿大关。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更深切的关注,1989年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倡议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Lens杂志

    #Lens日历#1687年7月5日,牛顿发表划时代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并证明了力学三大定理以及万有引力定律。“至今还没有可能用一个同样无所不包的统一概念,来替代牛顿关于宇宙的统一概念。而要是没有牛顿的明晰体系,我们到现在为止所取得的收获就会成为不可能。”爱因斯坦说。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Lens杂志

    #Lens日历#1882年5月31日弗洛伊德和玛莎手挽手散步,这是他们的第一次私人会面。一个多月前,玛莎拜访弗洛伊德家,在客厅里削苹果,正好被平常总关在房里思考的弗洛伊德看见,后者顿时六神无主。他鼓足勇气每天送她一朵红玫瑰,附上写有格言的名片,他喜欢用“公主”称呼她。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Lens杂志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Lens杂志

    #Lens日历#1942 年4月21日,英格丽·褒曼收到拍摄新片《卡萨布兰卡》的消息。”我接到消息时,既觉得热乎乎的,又感到凉飕飕的。过一会我就浑身发冷,头痛得似针刺,我在床上躺了一天。我真没想到我会产生这样的反应。晚饭时我想用酒来庆祝一番,喝个酩酊大醉,可是我喝不下去。”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Lens杂志

    #Lens日历#1994年4月1日,摇滚歌手科特·柯本给妻子科特尼·洛芙打电话:“不管发生什么,我想让你知道你录了张非常好的唱片。”“不管怎么样,我爱你。”晚上,他溜出医院,科特尼挂失了他的信用卡,聘私人侦探调查他的行踪。4月5日,他在家中开枪自杀,留下遗书:“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Lens杂志

    #Lens日历#1913年,“我们可以说他的绘画是丑陋的,它们粗俗、贫乏, 它们以非人性的特点令我们反感。”《纽约时报》这样评价马蒂斯。当时,马蒂斯的13幅油画、3幅素描和1件雕塑正在纽约军械库现代美术展览会展出,受到保守派攻击。画展移到芝加哥艺术学院,学生举行抗议集会,焚烧了《蓝色的裸体》模拟作。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Lens杂志

    #Lens日历#1504年1月25日,米开朗琪罗完成大卫雕像。作品原计划做大教堂的装饰,但因它太完美了,政府将其放在市政厅大门前,后为了保护它,移到佛罗伦萨美术博物馆。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