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的搜索结果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Chiphell-nApoleon

    继续深入探讨电车的赛道特性~蹭着...啊不是...是借着小米电车这波的赛道关注度我们继续聊继续探讨,挺好的,原本这些硬核的内容其实大家都不会关注更不会去讨论,当然就算关注的讨论了其实依然对大部分人而言始终都是冷知识然并卵~电车相比油车赛道最大的影响从我角度有这么几点:1.重量2.功率的稳定性3.能耗4.安全性分别展开说说,首先是重量.跑赛道的车一定是越轻越好,因为本身赛道是一个克服地球引力使劲违背物理定律的行为,轻了加速快刹停快过弯快等等,统统都是优势,同时延伸出来的还有对动力的需求低(当然相对而言毕竟赛道动力越大越好)制动的要求低以及散热的要求低等等,总之,轻盈的车身是跑赛道的车一定希望实现的.反观电车和油车,可能大家觉得电车没了内燃机换作小小的电机按理说重量应该比大马力大排量的内燃机要轻啊?没问题,去看看Lucid的电机,百来公斤大几百屁的马力,可问题是电机需要电池来持续续命,电池在没有重大的技术和材料突破之前暂时重量无法实现大幅度的减少,因此现在的电车动不动就是2顿+,我们举个ID.3的例子好了:油车的Golf大概1.4~1.5顿的样子.电车的ID.3搭配50度出头的三元电池就已经1.6~1.7顿,如果是77度欧洲版本的更是直接1.7~1.8顿,回头国产要是换上铁锂妥妥又是1.7顿+的重量了.那么能轻么?当然是可以的,钱管够,都能轻的下来,可车卖多少呢?私家车毕竟是商品脱离了售价谈研发就是耍流氓啊,因此电车一时半会是不可能轻的下来的.功率的稳定性可能大家关心的并不多,可实际上电车的功率是一根曲线而不是直线,当然有人会说"油车的内燃机输出功率也是曲线也会随着油温的变化而变化的啊?",没错,但内燃机的功率曲线幅度很小而且还是可预见可控的(散热),但电车并不是啊,电池的容量会直接客观影响电机的扭矩输出,赛道追求的是稳定,因为稳定的表现才能换来持续的圈速,哦这圈你的动力100%下一圈90%第三圈又80%,虽然我夸大了,但这样弄车手要蒙蔽的啊,相同的弯道出弯的加速不同入弯的尾速又不同难道还要变着姿势跑真的太难了啊...能耗,跑赛道的续航无论是油车还是电车那都是惊人的,惊人到什么程度呢?我们以前跑天马小赛道,都是加满油上去,几乎跑到空油箱,V8的车型赛道油耗会高到50L/百公里左右,就是会翻日常马路驾驶的很多倍,电车怎么弄?难道你还开能量回收跑赛道?不可能的...不过现在的电车都是混合刹车,因此就算是脚踩制动踏板依然其中一部分是能量回收产生的制动力其它再是制动卡钳的制动力,但就算如此,电车比如MD3在天马这种赛道上的续航是要明显低于油车的,别人可以正常散热+冲刺组合跑个一小时,MD3相同玩法大概半个小时,关键人家出门右转加油站加个油就回家了,你电车怎么回去...最后就是安全性了,赛道上的碰撞再所难免,基础的防护头盔啊四点式安全带的都好说门槛也没那么的高,油车碰撞了大概率就是修车,可电车碰的不巧电池板着火了那可真不是小事,往小的说车毁(全损无法获得车险支持)往大的说就是人亡,所以电车跑赛道再结合以上3点,悠着点吧...总之,小米的电车因为营销的缘故让大家关注起了电车的性能甚至是赛道表现,但那时营销...看A V看再多不等于自己也能那样一样动女 优也会一样那样叫,现实是现实,别人希望给你看的那是别人希望的,不要喂什么都津津有味,有时候别人喂的其实就是屎居然一堆人还当作美食大餐评头论足一番显得自己用追潮流,真的大可不必...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长春西门大官人

    4月11日,有网友称甘肃省会宁县会师中学物理老师强奸初三男生致其肛裂。校方表示,涉事老师已经被会宁县公安局抓走一个月了,被侵害的学生有老师安抚,学校现在跟老师签订了一些师德师风方面的协议。 长春西门大官人的微博视频 播放视频 播放 当前时间 00:00 / 时长 00:17 加载完毕: 73.87% 媒体流类型 直播 试图直播,当前实时播放直播  播放速度 0.5x 1x(默认), 选择 1.25x 1.5x 2x 倍速 高清 1080p 高清 720p, 选择 标清 480p 流畅 360p 720p 小窗播放试试“小窗播放”,边刷微博边看视频 全屏 静音 This is a modal window. 长春西门大官人 + 关注 复制视频地址 正在小窗播放中 点击展开 00:17 3347次观看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famfamfam

    一个通过杀戮、鲜血来获取快感的恶魔,让它读核物理方向的研究生,是嫌其他正常人命太硬了吗?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爱国张慕斯

    #南京大学回应一考研生成绩第一被刷#这很难评,成绩第一,居然不录取。我觉得,既然他已经改过自新了,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受到相应的惩罚,贵校不如给他一次机会,让他将功补过。古人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我小时候还吃过狗肉呢!但是,经过悔改后,我后来成为了一名名校高材生,不辞劳苦地致力于慈善事业的宣传,现如今我成为一个正能量的微博博主,夙兴夜寐地致力于公益事业的宣传发展。所以,给他一个机会吧!让他在物理领域深造,说不定他戴罪立功后能拿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呢!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杏备老用师号

    醒来除了腿什么的仍然痛,别的感觉都很好再次感谢大家昨天点赞想说“心悸”好像是个不太准确的词,不是那种心口怦怦,按住心脏的位置就能按住震颤。而是“所有体内”悸,像身体内部的器官之间的螺丝全松动了,都在颤抖,所以也没有按住哪里可以好一点。我想那可能仍然只是一种心悸带来的幻觉,怎么可能全都在颤动呢?对,跳动的火苗,可以这样说。古装剧里下毒什么的,不是会说“五脏六腑泡在烈焰里”吗,但我不是灼烧感,是这片火灾跳跃着,冲撞着,想把我的躯壳扯碎,它好能出来。没有任何物理上缓解的办法,但我觉得可以用做事情转移注意力来讨价还价,等它不那么着急了,我就能控制它了。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安澜堂懒猫

    太慢了。以及“物理学不存在了”说太多遍了,烦。物理学怎么会不存在呢?哥白尼说不存在了吗?牛顿说不存在了吗?爱因斯坦说不存在了吗?开创性的物理实验失败是正常的,成功才少见。科学家老坚韧了,不可能因为这点事儿就丧气嘛。只不过是我们理解的物理学需要修改。这是机会是挑战嘛。然后影 ...展开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蓝鲸新闻

    #中国科学家在量子纠缠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3月29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郁司夏、孙亮亮、周祥与安徽大学许振朋及瑞典隆德大学研究人员等合作,发现原本只是探测纠缠有无的实验数据可以用来估计纠缠大小。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 (新华社)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刘晓光_恶魔奶爸

    #性格很好却有距离感的女孩# 奶爸您好,我与人交往,很有距离感,怎么办?谢谢奶爸!答: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其实与物理距离和见面次数没有太大的关系。有很多小孩从小到大和父母哪怕一起生活十多年,依然和父母无法亲近,无法建立深厚的依恋,就是因为人的物理距离太近,见面次数多,心与心的距离却太远了。心太远,就有距离感。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感,主要和互相理解、懂得、依恋有关系。你与一个人感觉聊得来,感觉比理解被懂得,距离感就会消减,觉得亲近许多。你与一个人聊不来,感觉不到被理解被懂得,就会明显有距离感,对对方提不起兴趣。从沟通聊天的角度讲,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主要与话题的讨论层次有关。话题的层次可以粗略分为三层:信息层,缺乏互动,比如:通知、提醒、请注意......你和陌生人发生的比较多,比如:外卖、快递、出租车司机这些。事实层,有互动,只是交流一些事实,但没涉及到感情,比如:你怎么看,你有什么好主意,怎么办...你和领导同事客户发生的比较多。情感层,有互动,更有情感,比如:你为什么不开心,你为什么喜欢他她它,我也是这种感觉......你和亲人朋友恋人知己发生的比较多。所谓距离感强,就是永远只有信息层的交流,最多有点事实层的交流,但缺乏情感交流。如果有一个人天天对你说,吃了吗,早点睡,注意休息,早晚,晚安,这种信息层的聊天,缺乏互动,缺乏情感,你肯定会厌烦,觉得有距离感。如果有一个人一直关心你的情绪和感受,在意你开不开心,委不委屈,难不难过,压力大不大,你就会觉得亲切。如果你想拉近一个人的关系,那么就要减少信息层和事实层的交流,多一点情感的交流。比如交朋友,你可以少查户口,以共同的经历兴趣爱好或者夸奖对方的穿着打扮入手,然后把话题逐渐切到情感层,多问多方的情绪感受,多问对方的情感经历,多问对方的童年故事,一步步的深入了解。这样情感层的互动越多,两人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就越近。这里存在一个难点,就是难以正确的解读对方的情绪,你有时候看不出来对方的心理需求,就无法给予正确的情感回应,就会导致情感连接失败,破坏亲密关系。比如为什么你安慰人喜欢讲道理?因为你看不懂对方伤心背后的真正感受和情绪,你无法共情,就难以做到从情感层去交流,只能从信息或者事实层交流,就只会把「一切都会好的」这种废话车轱辘来回转着说,根本安慰不到人。建议报名本期《交际沟通训练营》系统学一下如何沟通拉近关系。最后只剩0.5天报名时间,今晚23:00准时截止报名,过期不候!训练营课程支持回放,永久有效,附带21天社群服务,点击「评论区」报名暂时还来得及。原价999元,限时7折优惠,只需699元。目前优惠如此之大,马上点击评论区,不要错过啦!时隔一年,错过这期,不知道今年还会不会有下一期了。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李隐枫

    让一部分水(变蒸汽)先跑出来//@青梅: 功率大没用,换红外对黑碗里水加热是可以的//@悦涛很二: 虽然评论区讨论的都不是物理,我还是想听听物理解释。。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三思柯南

    老胡,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批评网飞三体就是煽动民族主义,煽动民族主义就是破坏改革开放,就是吓得外国人不敢来,就会导致资本跑跑的后果?//@胡锡进24-3-25 21:34发布于 北京已编辑对网飞版《三体》,国内的追剧人褒贬不一,外媒也有参与。除了一般性议论,比如对原著的忠实度、科幻视觉表现力等等,额外出了两个争议:首先是,该剧第一集中表现文革中叶文洁身为物理学教授的父亲在批斗时被红卫兵打死的展现真不真实,以及应不应该;二是这部剧中的主人公多数为西方人,这种将原故事某种程度上“西方化”,是否属于“西方中心主义”,该不该批判?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此间风物集

    #东北黑土地#是怎么形成的?】3月20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在东北黑土区开展了大范围的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工作,通过分析采集的黑土样品发现,黑土物质最初都是由风力搬运而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Catena》。那么,黑土物质如何由风力搬运而来?风尘物质又是怎么形成黑土地的? 网页链接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新知实验室lab

    #东北黑土地#是怎么形成的?】3月20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在东北黑土区开展了大范围的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工作,通过分析采集的黑土样品发现,黑土物质最初都是由风力搬运而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Catena》。那么,黑土物质如何由风力搬运而来?风尘物质又是怎么形成黑土地的? 网页链接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童话荒漠云天明

    原po急死啦//@天真卖萌Bernard: //@瘦驼: 这不是原著里的原话嘛。。。到底多少三体迷没看过原著啊。。以及翻翻当年的旧报纸和旧书,看看那些响当当的物理学家是怎么批判爱因斯坦的,那才是夸张。 查看图片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一玶海岸

    网飞三体,开头就是这玩意,前五分钟拍得还行,算是比较忠实原著的部分了。硬要挑刺的话:几个演员的中文还是有一点点港台和华侨腔。用皮带抽叶哲泰的女红卫兵太漂亮了,没有那股凶狠暴虐的劲头。删了很多老外不懂的台词和物理辩论,就留下了一个他们懂,能共情的:到底有没有上帝。叶哲泰的 ...展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三思逍遥

    长期慢性痛疼意味着慢性炎症炎症本来是身体抵抗寄生虫、真菌和微生物感染的重要防御措施(某些物理化学损伤也会诱发炎症)。但炎症本身也会带来损伤,因此也需要进行利弊权衡并及时纠正。一般来说急性炎症利大于弊,但长期慢性炎症则弊大于利,需要加以纠正。对于长期慢性炎症的判断,目前临床上主 ...展开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何新老家伙

    偶感:有一说一,实事求是近日被抓的那个积水潭的院士,退休的院长,田某人,前年9月我腰坏的时候给我看过病。当时我住在北京医院,有骨科专家建议须动手术。兹事体大,于是有朋友建议我听听这位院士如何说。我坐着轮椅到了积水潭医院,院士已退休,那天专门加班来到医院。他看了我的片子,强行让我离开轮椅,起来走几步,用手摸了摸我的后背,然后说常见病,不要动手术。尽管当时疼的厉害,但是他说无大碍,他说,此类病手术之有效率,实际上低于10%,还会造成某些后遗症。他说片子上的那个裂痕,并不是现在新得的,是很多年前的积累旧伤。我问那么为什么以前不疼,最近突然疼起来,疼得这么厉害?他说你自己找原因,最近或者冻着了,或者有超重活动拉伤组织,发炎了。我此前曾经找大师按摩,他说马上停,千万不要按了,越按越糟,按摩后当时局部缓解,把炎症造成的积液散开了,但是很快又会聚集起来,比以前疼的更厉害。因为按摩不利于消炎,会刺激炎症加剧。我说不能按摩,也不能手术,吃药效果又不明显,怎么办?他说不要住院,回家养着。多用物理疗法,毛巾热敷,也许十天半月,也许一两个月,局部炎症消失,就会自行好的。我听了他的,第二天就办理出院手续,回到家里。后来吃了两天一种特殊口服药,外敷一些药膏,突然就好了。说起来还是应该感谢这位专家,要是我那次轻率动了骨手术,可能就会留下永远的后遗症。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飞扬南石

    回复@欢乐谷菠菜娱乐: 我们随便一家互联网企业就能逼得美国国会修改法律,这不叫强?//@欢乐谷菠菜娱乐: 我们是哪里强了?教育,医疗,科学,自然科学,物理,航空,军事!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凌晨刚醒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7. 微博附图
    8. 微博附图
    9.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下午茶2599

    【请保护好我国顶尖科技人才】#贵州大数据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创始人刘东昊因意外离世# 刘东昊曾任贵州大数据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贵州分中心主任等职。官网介绍,贵州大数据安全工程研究中心于2017年11月成立。中心专注于“数据安全”的研究与发展,探索数据安全的治理模式与产业实践,打造国内领先的数据安全组织。除#刘东昊因意外离世#,这两年中国接连死了许多人工智能顶级专家 ,实在蹊跷!第一个是旷视科技首席科学家、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剑博士,2022年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5岁。孙剑还是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首任院长。第二个是国防科技大学的副教授冯旸赫,指挥控制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2023年7月1日意外去世,英年38岁。第三个是商汤科技创始人、著名人工智能科学家汤晓鸥。第四个是著名的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2018年12月1日,著名的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突然在家离奇死亡,享年55岁。除了上述4位重量级科学家外,近年来频繁发生意外的中国顶尖科技人才还有很多:★ 2008年,我国数学天才任伟,军事科技人才、顶级计算机专家任伟刚打电话告诉父亲自己准备回国报效祖国,随即却在美国坠楼,年仅26岁,美国方给出的解释是抑郁自杀。★ 中科院天才热核物理专家肖翔博士——下一代核物理接班人,他是我国核动力潜艇研究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2009年从巴西飞往巴黎途中,客机无任何预警坠毁,年仅35岁,飞机坠毁原因至今仍未查明。★ 2014年马航MH370飞机失踪,据说机上有一大批中国籍专家及其他人才,该飞机至今没有下落,而这些人失踪后不久,美国芯片技术获重大突破。★ 刘冰,美国华裔病毒学家,2020年确定新冠肺炎重大发现时,刘冰被发现身中数枪死在宾夕法尼亚的家中。不远处的车内,警方还发现了一名头部中枪的死者,当地警方认为是杀死刘冰的唯一凶手。★ 2022年9月21日,世界首个1KN级液氧电泵循环火箭研究者、优秀科学家和工程师李雨翀,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离世,年仅30岁,死因不明,该案至今仍显示状态:查处中。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我们应该痛定思痛,敲醒安全警钟:保护好战略级顶尖专家安全和健康。我国人工智能顶级专家连续意外身亡:实在蹊跷?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施罗德大叔

    【高分传记电影《奥本海默 | Oppenheimer》 #日更新片#】类型:传记 / 历史上映:2023年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主演: 基里安·墨菲 / 艾米莉·布朗特 / 马特·达蒙 / 小罗伯特·唐尼 / 弗洛伦丝·皮尤 剧情:随着战争阴云笼罩世界上空,各国紧锣密鼓抓紧军事竞赛。为了抢占先机,美国陆军中将莱斯利·格罗夫斯(马特·达蒙 Matt Damon 饰)找到量子力学与核物理学领域的扛鼎人物罗伯特·奥本海默(基里安·墨菲 Cillian Murphy 饰),力荐其担任曼哈顿计划的首席科学家以及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总负责人…… @施罗德大叔 #电影推荐# 独处的纳兰88的微博视频 #电影# 每天持续更新 (via:@独处的纳兰88)收起 播放视频 播放 当前时间 00:00 / 时长 03:00:21 加载完毕: 1.15% 媒体流类型 直播 试图直播,当前实时播放直播  播放速度 0.5x 1x(默认), 选择 1.25x 1.5x 2x 倍速 高清 1080p 高清 720p, 选择 标清 480p 流畅 360p 720p 小窗播放试试“小窗播放”,边刷微博边看视频 全屏 静音 This is a modal window. 独处的纳兰88 + 关注 复制视频地址 正在小窗播放中 点击展开 03:00:21 5.1万次观看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Eivor_Jolakotturinn

    强迫症患者做事绝不拖延。本来明天可以做完的某个工作,我躺到床上睡不着觉翻身起来把它做完了不做完我睡不着觉,就跟我上高中的时候做物理题解不出来就一直在床上想到天亮一样 动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作家叶倾城

    你是如何弄伤自己的肩颈的?也许是你长期工作的后果。你习惯不好,总是开始工作就忘记休息,连杯子里的水都没几口。时间太久,完事发觉脖子僵,想要抬起头都费劲。上下左右转动脖子,酸疼得厉害,用手使劲捏一捏,又酸又涨。也许是你太爱美了。爱穿露肩膀的衣服,天冷了也照样穿冷风一吹,导致肩膀受寒。你手机里留下无数美好的照片,也留下了疼痛的种子。现在吃到苦头,肩颈总是隐隐作痛。所以,我总在说:趁年轻要保护好肩颈过度消耗的后果出现在以后。我本人是推拿店常客,一有空就去半个月不去,肩膀就会很难受做推拿,是个放松肩颈的好办法。另外,肩颈仪,算是推拿店平替。透气体感佳如RUA猫;内衬采用纯色透气弹性布料,亲肤舒适。线条设计得很好,贴合肩颈和腰部,加厚成型;机器一开,仿人手物理按摩,手法一如高级技师。穴位精准,力道合适,下手准,覆盖面大,实打实地揉到肌肉酸痛处。按摩、揉捏、推拿、按压……从风池穴到颈夹肌到富贵包再到斜方肌,都不再紧张僵硬酸痛,深度解放紧绷的肌肉女孩子保暖是最重要的,一冷就僵,一暖就松驰。局部疲劳说放松就放松。自带加热,可边按摩边加热至45度,上身一会儿就热乎乎的,顿时全身都放松了。肩颈痛的时候用热敷包敷在后颈椎处的大椎穴,边按摩边热敷,效果奇好无比~这个蛮赞的,很适合被空调吹得冰凉的肩颈,犹如一双温暖的大手帮你按摩我从小看欧美小说电影,对围着个狐狸围脖的贵妇人形象,印象极深——是种活生生的暗示,狐狸与美人儿,随时换头,是一体两面。所以,当我戴上肩颈仪的时候,我觉得我就是颈上盘着猫猫的女子——我本质上就是只大猫嘛。真实的我,随时可以躲在那软软的呵护里。 它自在便携,在哪儿都能有效按摩,无线使用,出个差什么的带上它,准没错。 按摩仪很轻巧,可肩背式按摩,也可手拉式,完全解放双手,不耽误做事还可以通过通过手拉的松紧度随时调节位置和力度,选择自己喜欢的力度且跟身体贴合度更好,更加力道的按到酸痛部位另外,这个按摩仪按摩其他地方也很给力,像按摩腿部肌肉也是一绝,谁还没有过小腿酸痛呢。人生呀,就意味着责任、辛苦,让人情不自禁肩酸背痛。其实,越是这种情况,越需要好好地爱自己,爱家人。外出一顿饭钱,给自己准备一个肩颈仪呀,这个三八,给你也给你爱的爸爸妈妈备一个。收起 00:03 00:09 00:04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7. 微博附图
    8. 微博附图
    9.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赵盛烨

    1975年,鞍山海城这一地区,曾发生里氏7.3级地震,造成1.8万人的人员伤亡,至今我们记忆犹新。不过今天这个震源深度10千米的地震,绝不是让我们追忆往日的得失,而是告诫我们,未来的地球物理学,还需要我们更加努力的研究,才能通过更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避免更多的人员及财产损失。毕竟从现在的监测数据来看,我们很难将本次地震判定为1975年的余震,那么,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不是余震,对,应该不是余震… #鞍山地震#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PS3保罗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苍南言

    #买干燥剂送坚果#我们就来聊聊这小小干燥剂的使用与丢弃时都应该注意的那些问题。一、干燥剂的种类干燥剂是一种除湿材料,通过吸附或者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起到干燥的作用。干燥剂的应用历史可不短。早在1773年,就有人发现木炭具有干燥吸附的作用[1]。干燥剂有两种除水方式,一种是化学吸附,一种是物理吸附。物理吸附比如硅胶就是通过物理方式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水含量。化学吸附则是让空气中的水和干燥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合物。干燥剂的种类很多,碱性干燥剂、酸性干燥剂、中性干燥剂等。目前,市面上的食品干燥剂大致有4种。1.生石灰干燥剂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其吸水能力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的,因此吸水具有不可逆性。不管外界环境湿度高低,它能保持大于自重35%的吸湿能力,更适合于低温度保存,具有极好的干燥吸湿效果,而且价格较低。可广泛用于食品、服装、茶叶、皮革、制鞋、电器等行业。目前最常见的“雪饼”中使用该类型干燥剂。但是生石灰干燥剂由于具有强碱腐蚀性,经常发生伤害小孩或老人眼睛的事情,目前已逐渐被淘汰。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动漫节操君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TV精陈招财

    我在群里说我吐了,物理的吐。群友立刻关心我又安慰我,为什么吐呀,最近这个流感的症状是很多人都会吐。我说我吃多了。眼睁睁看着群友把前面说的话一句一句撤回去。呵呵。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三思柯南

    所谓“盗摄”这个词本身,就是电影资方用来PUA大众的。原因很简单,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对著作权做出了限制——著作权不是绝对的,公众可以在满足第二十四条的情况下进行合理使用。因此,单纯的拍摄,甚至是录音录像,谈不上“盗”。你说那是“盗摄”,实际上就是未审先判。说白了,“盗摄”这个词就是把拍摄电影屏幕的行为先入为主定性为有罪了。比如@北大陈宇 就用了#盗摄到底犯不犯法#这个标签炒作话题。这就是PUA。事实上电影资方多数情况下也只能用PUA的方法。为什么呢?首先,没人敢禁止一般观众带手机进场,更没人敢让一般观众入场时签署保密协议(某些试映会除外),敢这么玩的,等着票房扑街吧。其次,观众拍一两张屏幕照片,这并不违法。炮制出拍照也是录像的扭曲概念的@素或斑斓 曾雯雯 质疑道“只保护动态的像,不保护静态的像,这种理解是违背立法初衷的”。那好,我们看看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释义》。本书第页已经明确指出:“本条不适用于在影院的私人拍照行为。电影是利用人眼视觉暂留原理而产生的艺术形式,一定时间内连续的图像是其存在的最基本条件。相比较于连续性录音录像行为的侵权活动,单独拍照的方式电影作品商业经营顺利开展的影响较小。从最小限度影响当事人权益原则出发,本条只对连续性录音录像行为作出规范,不适用于个别的、单独的拍照行为,只是对观众这一费者群体的合理使用范围作了部分限制。”曾雯雯别说这不是权威解释。我给你抄一下该书的简介:“本书由全国人大法工委立法规划室组织编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撰写释义, 详细讲解我国电影产业的国家法律制度的相关问题, 并附有相关法律法规、历次审议报告等立法资料, 是国家立法机关法律释义的标准、权威文本。 ”曾雯雯律师,你现在知道立法初衷是什么了吧。第三,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素或斑斓 曾雯雯 和@北大陈宇 声称“对于手机而言,拍照和录像功能的区分越发模糊。因此,我们认为,拍照是属于“录像”的范畴”、"至于盗摄图片,似乎没有明确规定。但从法理角度,应等同于禁摄动态视频,因为都是侵犯出品人和创作者的知识产权,且从物理角度,动态视频不就是每秒24张图片组成的?"这也可以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释义》加以驳斥。该释义说了,电影是利用人眼视觉暂留原理而产生的艺术形式,一定时间内连续的图像是其存在的最基本条件。这句话意思说白了是,连续播放的才是动态影像,单张不是。关键在于连续播放。试想,曾雯雯或者陈宇结婚的时候请摄像师全程录像,事后摄像制给了10张照片。那时候曾或者陈是否可以接受拍照是属于“录像”的范畴”、“动态视频不就是每秒24张图片组成的?”解释?还有人可能会说,不对,我把一段影片剪掉一格,这看上去会改变原意,这不就证明单张静止画面是录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吗?这个想法也是错误的。因为一段影片无论剪掉多少格,它剩下的都需要连续放映才能让你判断出原意是否改变。而个人拍一张屏幕的照片,无论多清晰都无法连续放映。不能连续放映的,不是电影。还有人认为,如果拍一张不违法,那么一人一张就能拼出一部电影。请注意,如果盗版组织想要搞盗版,那何须一人一张去拼凑,那不是闲的蛋疼吗?如果你认为这是个漏洞必须被堵住,那我问问你,一人引用一句哈利波特小说的话,那也可以拼出一部小说来对不对?那么我们是否要禁止人们引用一切他人的文字?第四,另一个PUA的角度是所谓“剧透”。首先说,剧透不违法,如果有人试图立法把剧透定为违法甚至犯罪,比如,以拍照可能导致剧透而用法律禁止它,实际上就是用法律禁止剧透。这种立法才是可怕的。你说一张图可能剧透。这有可能,但是文字剧透很可能更凶猛。那么我写影评是否还能说,该片让秦桧的替身背诵满江红的设定很low?不好意思,只要想评论,这个很难绕过去。又或者,Vader是Luke的爸爸这个信息,是星球大战第五部的关键信息。怎么办?我们需要像共济会那样一代一代把这个信息保密下去吗?我看完发朋友圈说一句“这片很烂”,是不是剧透?也可以算,因为“烂”也是一个关于该片的有用信息。甚至可以说,我之前说去看某片了,看完之后朋友圈一言不发,那也是剧透——就像《全金属外壳》的台词,(遇到扫射)逃跑的是越共,站着不动的,是训练有素的越共——如果这片好,你早就在朋友圈里夸奖起来了对不对?你一言不发,意味着什么?说白了,剧透的方式千千万,不差你拍这一张照片,凭什么单独禁止它呢?第五,如果有人坚持认为,照片也能对一部电影的票房产生重大打击。不好意思,那么你这片很可能非常平庸,不值得多看几遍。事实上,有些电影资本不想让观众拍照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想阻止观众的批评。他们为什么鼓励你拍海报拍票根呢?因为拍海报拍票根构不成批评,反而相当于拉粉丝炒热。截图就不同了,截图可能用于批评。第六,另一个指责所谓“盗摄”的理由是这影响了观影体验。这种说法类似于说,不要上门偷东西,因为这会影响了邻居休息。你说拿手机拍照会不会影响观影体验?有可能,但是你要明白,只要你不是包场,场内那么多人可能影响你的情况还有很多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电影院是可以吃爆米花的,你的爱豆练习了两年半然后上银幕表演,旁边的肥宅嘎吱嘎吱大嚼爆米花,这礼貌吗?怎么从没有影院禁止吃爆米花,反而还在入口处售卖爆米花——你该不会认为那不是为了让你在场内吃,而是为了照顾看深夜场而错过饭点的你吧。如果你认为拍屏幕是影响观影体验,那么吃爆米花和烤肠同样也是。凭什么不对后一个口诛笔伐甚至要求入刑呢?很简单,电影院还要靠卖爆米花提高客单价呢。他们宁愿诱导这种影响观影体验的作法,也不会说半个不字。第七,电影资本还有更low的PUA话术,比如@北大陈宇 说“那咱就退回到质朴的low不low,牛B与否的层面。咱真觉得比别人早看了电影,拍张图片,出了电影院发出来,是个相当高大上的事情,且值得在朋友圈社交媒体昭告天下吗?”等等,发张图就是昭告天下吗?那么我反问一下,如果我不觉得高大上,反而觉得,呃,比如满江红拍得很low,我就不能发个截图讽刺一下吗?总之,我的观点是,既然法律没有禁止拍摄屏幕,那么这就是合法的行为。如果你说道德上有什么不妥,那么我说,有些片子烂的很,要按照道德,还应该把票钱退了呢。道德不应该只约束我不约束你,对不对?你PUA别人,不违法,我指出你是在PUA别人,不行吗?顺便说一句,在那个《释义》里,其实是承认电影产业促进法禁止录音录像的作法和著作权法不一致了,理由是“电影作品不同于一般作品,具有投入大、风险高、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其实有些电视剧也是“不同于一般作品,具有投入大、风险高、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我们是否可以立法要求你不得在家对着电视机举起手机呢?说白了,这是行业利益推动的对著作权法合理使用的侵蚀。以下是PUA性质的标签:#龙标一出就不能再对着电影屏幕拍摄了##六公主评盗摄现象#盗摄到底犯不犯法##盗摄元年#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雪霏Sophia

    之前完全想不到网络上那么可爱的小狗私下竟然可能是一堆跟屁虫,刚养狗的时候人人都说狗长大就不黏人了、狗养熟了就不黏人了,结果现在我的狗已经不再是幼犬,对家也很熟,把所有能够到的东西玩得团团转,可还是黏人到走到哪里都寸步不离地跟着我(寸步不离是说狗掌握了一种技能可以黏在我的脚踝上走路)(物理),我停在哪狗就睡在哪,由于担心狗冷到我在每个房间都放了一个狗窝,结果久而久之狗更加觉得黏着我才是正道,无论在哪睡得多熟我只要稍微一起身狗瞬间就唰地一下站起来了,即使我不动狗每睡一会也要抬起头检查一下我有没有偷偷跑掉,我一动弹狗就熟练地粘上我的脚跟我走。有时狗非要被抱上床或上沙发睡觉,但上去后自己又下不来,这时如果我起身去个洗手间,狗意识到没办法跟着我就站在床沿或满沙发跑着大叫,叫出各种各样时嗲时凶的声音,大家知不知道狗其实很会鸟叫,是真的,我的狗鸟叫的概率比汪汪叫的概率还高,还会鸡叫,鸭叫,狗叫,狼叫,有时还会像猫叫,于是我一走背后就吱吱歪歪,嗷嗷呜呜,超大声,好像他妈不要他了他需要喊全世界都来管一管,可我只是离开1分钟去个洗手间,结果每次我去洗手间都要先把狗抱下来,于是狗可以熟练地跑到洗手间像其他小猫小狗一样坐在马桶前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放水,他真是一只跟网上那些狗生活习惯没多大区别的狗,有时候他也会像其他小狗一样在家狂跑锻炼身体,但我必须在客厅观看并且表扬他,万一狗跑一半我去厨房倒杯果汁狗回来一看我没了又会呼唤全世界来给他评评理,还记得小时候我听到邻居家的狗狗吱吱歪歪叫还以为是被虐了,谁能想到真相是被虐的那个人是我,狗长大一点真的会不黏人了吗,可我又有点喜欢被黏了,记得有一次我去洗手间没带狗狗也没有大叫,就那么一次,到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失落(图为当事狗)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伯阳先生-段本司

    //@V闪闪: 是,这些流亡香港的上海人脑子里的故乡,是旧上海。他们和新上海没有联系,缺乏肉体上物理意义上的触摸。而且他们绝对不接受曾经是工人阶级运动风起云涌的上海,是左翼先锋文艺大发展的上海,而是要靡靡之音,纸醉金迷的东方巴巴黎,因为他们祖上要不是代理人或狗腿子,要不就是黑帮的后代
    展开全文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