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的搜索结果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被_吃饱睡好身体好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赘婿岳母真美丽

    //@sunwear: 博主小心用词。因为:5月29日,上海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有关领导正式否定了“封城”的说法,表示“上海从未宣布过‘封城’,因此也不存在‘解封’,不能使用‘解封’的提法。上海全域静态管理是按下暂停键,但期间城市核心功能始终保持运行。”//@午后狂睡: 乐。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Louis9

    //@sunwear: 博主小心用词。因为:5月29日,上海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有关领导正式否定了“封城”的说法,表示“上海从未宣布过‘封城’,因此也不存在‘解封’,不能使用‘解封’的提法。上海全域静态管理是按下暂停键,但期间城市核心功能始终保持运行。”//@午后狂睡: 乐。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俞飞

    悼李文亮医生(2·7)——您本该是英雄,却被人“缚绳”;您本该是先觉,却被称“蜚声”;如果强权原谅了您的警告,哪有他们封堵全城百姓哀鸣!我没资格给您写悼念文字,但我们是同一个祖宗,如此我对您——被扼杀在摇篮中的民族精英发声:生,一介白衣,病毒先觉被污“谣言”,科学毁灭凭强权;死,万众挽哀,疫情后来导致“封城”,祸民盛行因弱众。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学术大观察

    @郭建龙 老师的《汴京之围》,北宋靖康之难,金兵围堵开封城。当时金兵的军事纪律明显比北宋军队要好些。北宋军队,尤其是溃军和开封城内各种街溜子趁机对百姓大肆劫掠,比金军狠多了。为此,开封府连续处死了很多抢劫犯。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刘晓光_恶魔奶爸

    不错👍//@一梦黄粱卫人甫: 22年上海封城结束后觉得自己身体状态不好,开始健身。坚持一年多体型和心态都变化的更好了,和别人交流更自信了。身体状态确实会影响自身和他人交流的状态。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案件学

    封城的代价,政治制度优势的成本。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出版人周筠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夏星繁

    今天是2024年1月23日,武汉「封城」四周年。四年前的此刻,武汉已经「按下暂停键」六个小时了。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童话荒漠云天明

    四年前的今天,武汉封城曾经的我们啊,真的赢过,胜利过,可惜……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导筒directube

    今天是武汉封城四周年。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齐都督

    历史上的今天,武汉封城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荐见

    武汉封城四周年。时间太快了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三思逍遥

    武汉封城,是永载人类公卫史的丰碑它证明只要足够团结,人类有能力快速扑灭最可怕最危险的呼吸道传染病。它同时也证明西方社会在病毒面前不堪一击难怪那些行动迟缓的僵尸,也能在好莱坞电影中造成灭世级灾难再次推荐金银潭八十天和生死金银潭这两部纪录片在持续不断的岁月史书的垃圾信息冲洗下人们已经忘记了恐惧忘记了死难者忘记了牺牲者这只会在下一次灾难到来后给自己招来灭顶之灾#武汉封城四周年纪念#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7. 微博附图
    8. 微博附图
    9.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金陵上空的鹰

    4年前的今天,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武汉多多1215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案件学

    那是当然,政治制度优势,否则如何掩盖去年封城罪恶。//@何光伟v: 转发微博
    打开央视致富经栏目,你会发现农民朋友个个都是亿万富翁!最近这几天的新闻,外卖小哥三年赚了102万,90后瓦工日薪2000在省会买了房,00后男生收破烂年入20万,年轻人入行装修月入4万…… !就是拿行业里极端个例出来炒作,感觉不具备普遍意。如果这是正常现象,就不会上新闻了。就像狗咬人不是新 ...展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转发 6评论 1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案件学

    封城封户制度优势,开放就找不到责任人了。//@巴巴操盘: 形式一片大好
    1. 微博附图
    转发 3评论 1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早期文明比较研究工作坊

    比如武汉封城期间我这栋楼都没封过,结果在这一个月间封了两次,突出一个有始有终//@啥都别管小林一下: 什么混乱?//@复合维生素: 其实这还不是全面解封,而是新二十条,后面还有近一个月的混乱才彻底放开了的
    今天是著名微博“输了啊,人类输了啊,真的不甘心,不甘心。可是真的输了啊。”发表一周年
    转发 676评论 120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猫头鹰快艇

    @莫高雷牛肉饼 这种弱智问题,其实我昨天回答过。不过鉴于不停流窜过来的弱智实在太多,还是单发一贴好了。“共存=解封”“清零=封城”,这两个等式,对于只有22年下半年记忆的粉圈来说,是毫无疑问的真理,因为他们当时就是这么喊的。——很可惜,这种等式始终就只在弱智粉圈内部通行。从病毒学的角度来说,除了极少数例外,几乎所有病毒最后都是走向共存,而那极少数例外则有各种阴差阳错的原因才让人类消灭。因此在2020年5月之后,对于未来将要与这个病毒共存来说,所有医学专家已有共识。虽然无论@莫高雷牛肉饼 @轱辘新窝 还是@种花家的新疆兔 这类人形生物把那个共存论的截图盘出了包浆,但我相信他们没有一个真正看过张文宏的原文,因为张文宏当时举的一个重要例子是:新冠病毒已经在动物中开始传染,而动物是没法彻底消灭的。对于医学专家来说,未来的问题不是该不该共存,而是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共存。张文宏的态度很明确,拖时间,等待疫苗和病毒毒性减弱,所以他提出共存之后依然在很长时间里坚持封控政策。当然,无论这个策略还是我的解释,长度都远远超过了封控爱好粉们的理解能力了。虽然这篇也不是为了给他们启蒙用的又及——我确实嘲笑了一个屏蔽之后偷窥我的傻叉,但@莫高雷牛肉饼 阁下不必有类似担心,因为我绝没有偷窥你的欲望,一丁点都没有。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三思柯南

    哟,岁月史书你也学会啦?//@猫头鹰快艇: 具体行为来说,张文宏20年主张封城,21年主张精准防控,22年初主张放开,然后就靠边站不说话了。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猫头鹰快艇

    “吴尊友和张文宏各自代表哪边”,这是个玄学问题。具体行为来说,张文宏20年主张封城,21年主张精准防控,22年初主张放开,然后就靠边站不说话了。吴尊友负责解释中央总是对的,但是总是慢一拍。最大污点的极低死亡率数据,俩人都用过。不过吴尊友非常贴心地为了这个数据造假了整个数据表——然而 ...展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案件学

    五毛正能量坚持封城三年,配合西方消灭A股。
    我A迟早涨成B。
    转发 44评论 270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案件学

    所谓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自然界定律没有例外。看去年嚣张封城入室清冰箱,今年过街鼠都远离不合作。//@老吴呱蛋: 连自己都怀疑自己了!
    前几天同几个老朋友聊天,聊到当下令人捉摸不透的经济形势,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困扰着我们,那就是我们有这么强大的政府,有世界第二的经济总量,有韧性最高的经济体系,有最听话的老百姓,以前轻车熟路的宏观调控政策,这次为什么效果不明显,或者说收效甚微呢?这让我联想到去年曹德旺说过的一句话:中国在2022年之后,将会有一场严重的信任危机,这是一场比疫情更严重的灾难。现在看来,正是这种信任危机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众,让以往的政策都难以奏效。其实,只要细细观察和思考一下,这种无处不在的信任危机弥散在社会各个方面,不仅存在于不同人群、阶层和行业之间,也存在于整个政治经济体系当中。政治层面,也就是政府与民众,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官民”信任;经济层面,就是市场各个利益主体间(商品、服务提供者、消费者)的信任;社会层面,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而国际间信任的缺失,更让外国人对国人另眼相待。信任危机,从未像今天这样,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同身受。有人总结了一个有趣奇异的现象:中国人相信外国的产品,却不相信外国人的话;相信本国人的话,却不相信本国的产品。难道是生产优质产品的人喜欢说谎话?生产劣质产品的人却喜欢讲真话?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就是信任危机的最好诠释。20大确立的未来国家中心任务,就是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抓手就是高质量发展。时间过去快一年了,国际环境正朝着不利于中国崛起的方向发展,我们原来设想的战略格局、战略发展、产业升级、供求关系调整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进程,基本上都被阻断或者被延缓了。如果持续下去,别说高质量发展了,就是维持国民经济低水平运行恐怕都比较困难。这就是信任危机造成的巨大危害。重建信任的关键,是你在别人眼中,首先是一个正常的国家正常的社会,不要与世界主流文明脱节,不要做倒退的事情,千万不要被归入另类。重建信任必须依靠改革。当下最诡异的感受就是,我们自己已经快成为另类了,特别是在抗疫等国内外一些重大事件上,我们的态度和操作,越来越与众不同,也越来越让人看不明白。前些年我们还能和全世界一起喜怒哀乐,现在是当全世界在哭,我们在笑;而当全世界在笑,我们却在哭...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转发 1006评论 725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_恶魔奶爸_

    #北极鲶鱼事件核查5个月没结果# 这个事其实就是一个缩影。绝大部分有钱人家小孩,精英阶层的小孩,并不优秀,并不比穷人家小孩强到哪去。绝大部分人就是周劼,北极鲶鱼这种。谷爱凌那种人始终是少数。精英阶层后代有谷爱凌,穷人家后代也有全红婵。但是精英家庭后代有周劼,有北极鲶鱼。穷人家后代可没有这种人。论起对社会的贡献和个人成就,精英的后代跟穷人的后代,都差不多。但是论起对社会的危害,对公序良俗的破坏,精英的后代们,能耐和丰功伟绩就远远不是穷人家后代所能比的了。还有一点更令人担忧,那就是精英的后代即便优秀,也未必是什么好事。很多精英的后代学历高,工作好。但是他对于法律,规则,没有什么敬畏感。贪官污吏(没落马)的孩子,金融大鳄的后代,他们会对守规矩,不搞破坏有什么认知吗?恐怕他们只会觉得法律约束的都是怂人,我这么厉害才不会受影响。违法犯罪不是坏事,而是说明我有能耐。一旦这种认知的人,有了高学历好工作掌握了权力和资源。那么对社会的危害性就远远不是上亿个穷人后代能比的。很不幸的是,目前绝大部分精英的后代,他就是这样的。还请你忘了各大网站评论区道听途说的什么XX处长XX富豪家孩子学历高成绩好很优秀能力强的传闻。实事求是,认真看新闻,看事实。事实就是,精英的后代,不论学历高还是低,能力强还是弱,都有一个共同点:把特权当正常,把违规当理所应当,把违法犯罪当优越荣耀,把肮脏卑鄙当优秀象征。法律和道德是约束穷B的,我是精英的后代,我不受约束才证明我优秀。疫情期间封城让爸爸写条子通关的,上海封城没吃的婆婆寄来米其林食材冰箱放不下都快烂掉的,故宫内开车的,加上周劼,鲶鱼,等等等等。就微博有个大V,文笔极优秀认知极高端,当上了官员的媳妇,也天天小号炫耀自己家有别墅有豪车的,开心得不得了。这一切都说明,精英本人可能没什么问题,但他们的后代,他们后代的伴侣,是真的,十分魔幻,一言难尽。毫无畏惧,毫无尊重,把特权当优秀,把凌辱他人当享受,把违法犯罪当自豪。网上充斥着各种煽动焦虑的「贫穷原罪论」,穷人的孩子成熟晚,穷人的孩子情商低,穷人的孩子不懂人情世故,穷人的孩子缺乏社会经验,穷人的孩子懦弱自卑,穷人的孩子又懒又怂,穷人的孩子如何如何。穷人的孩子没招你们惹你们,求求各位互联网大神,成功学导师,收了神通吧。穷人家的孩子唯一的缺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穷人。什么自卑,情商低,成熟晚都不是缺点,只要你给他的账户里打个1000万,他立刻也会变得开朗外向活泼成熟稳重了。反而是富人精英的孩子,才有问题,才有各种情商低,性格戾,三观歪,社会危害大的缺点。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夜雪猫猫

    去年封城,我也觉得我们几千万人在其他人口中也不算人。大家都没被当然看。又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有些人没碰上过事。觉得自己可以有资格嘲笑别人。我估计年轻人是想穿了这一点。高兴一天是一天吧。上次评论提到了自己心态的变化。这是我心态的变化。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夜雪猫猫

    首页深圳的ip 在分析苏州为什么gdp增长乏力。有个很重要的原因,他没有说。魔都自己都吃不饱。苏州整天喊吸引外资。魔都吃不饱的情况下,不可能外溢去苏州了。还有就是像我这样的,我宁愿花两小时从市区到临港,也要把我们在苏州的办公室迁走。封城让我们都意识到,苏州就是苏州,离再近也不是上海。好的时候沪苏同城,不好的时候高压电网。我想上海很多人就意识到了。所以今后我们会拼命把五大新城和临港拉起来。临港的经济体量一定会达到跟苏州同级别。拭目以待。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平原公子赵胜

    恭喜澎湃新闻,他们旗下的媒体又获奖了。上月,亚洲出版业协会“2023年度卓越新闻奖”获奖名单公布。澎湃新闻旗下的英文媒体“第六声”(Sixth Tone)获得大丰收,摘得4项卓越奖、2项荣誉奖和2项入围奖。 简单科普一下,这个“亚洲出版协会”,1982年成立,从1999年开始每年颁发“卓越新闻奖”以表彰“那些常常在困难和危险的环境下创作新闻的人”,以“促进亚太地区的言论自由”.......被西方新闻记者圈称作“亚洲的普利策奖”。“第六声”,是澎湃新闻在2016年创建的英文媒体,号称“内容定位于日常中国,基于西方用户习惯讲述中国故事.......目标是成为英文世界了解中国社会变迁的第一入口”。有意思的是——这个“第六声”,几乎年年可以获得“亚洲出版协会”的“卓越新闻奖”。举个例子,澎湃新闻2022年自己就发文庆祝过——“2022年度卓越新闻奖”获奖名单公布,第六声英文作品《一位女性的求子之路:婴儿的跨境交易》《洪水如何把中国地铁变成死亡陷阱》分别获评卓越女性议题报道大奖和卓越视频报道大奖。当时,澎湃新闻还非常自豪地宣称——亚洲出版业协会“卓越新闻奖”迄今连续举办24届,是出版业界颇具权威性的奖项,包括新加坡联合早报、纽约时报、美国华盛顿邮报、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等地区及全球性的知名媒体每年参与评奖。今年共有超过 750件中英文报道参赛作品角逐包括环境、财经、评论、科技、音频、专题、突发新闻等20个专业新闻奖项。自创立以来,第六声已获得该年度奖项共计超30件。再看看2021年“第六声”的获奖报道——《中国的两孩政策》、《中国水灾灾民收拾残局》、《中国寄养儿童黑市内幕》。图片今年的获奖报道,则是《上海封城记忆》、《中国的人口贩卖问题远不止“被锁的女人”》、《鄱阳湖:极端气候鞭笞下的生命》......你不得不佩服,这味儿就很正,果然不愧是“基于西方用户口味讲述中国故事”。长此以往,还要BBC干什么?BBC可以解散了,澎湃的“第六声”就可以把它们的工作完成得很好。“第六声”在西方也颇受好评,英国广播公司BBC资深记者2018年评论称,第六声的报道“展现了中国多元、真实的一面”;2020年1月,澳大利亚知名智库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发布报告称,“第六声的案例展现了中国国有媒体完全可以写出可信、引人入胜的新闻”;新冠疫情暴发后的3月,加拿大主流获奖新闻杂志“The Tyee”网站将第六声列入有关疫情报道“出色的中国消息来源”,因为“他们提供有关(中国)应对新冠病毒的深度文章”;同样是2020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图书馆官网,将第六声列为“通过多种声音了解当代中国”的推荐读物。“第六声”,在西方媒体人圈子,也拥有大量的粉丝。这些不是我说的,这是澎湃新闻自己宣传的,并且把这些作为自己“外宣”的成功案例,拿来邀功的。另外,我处于好奇,就好好研究了一下誉为“亚洲普利策”的SOPA(亚洲出版协会 )搞得这个“卓越新闻奖”,到底是不是“皇军的官方认证”,一查之下,不小心又发现熟人了。2021年卓越新闻奖的入围作品中,有一篇叫做《被砍断的地球之肺—跨国木材贸易报道 The Chain》,它入围的是“卓越环境报道奖”——“巴布亚新几内亚拥有亚太地区尚存最大热带雨林的,是最大的热带木材出口国之一,真实影像与界面新闻、数可视和巴新记者远程协作联合报道团队的足迹始于森林腹地,追踪上万公里木材贸易供应链。”制作团队中,有个“界面新闻”,大家都知道,“界面新闻”和“澎湃新闻”本就是同气连枝,都是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新闻平台。我们现在打开“界面新闻”,就能看到这部视频报道.......这调查报告直言不讳指出——“中国进口全球市场60%以上的热带原木”,所以,这“地球之肺”是被谁斩断的,不言而喻。我看这调查报告的科学性,堪比“回形针”当年的《如何快速消灭全世界的森林》。大家可以去好好看一下这些报道,就会发现,无论是女性问题,还是环境问题,它们既没有科学的论据,也没有科学的逻辑,就是凭借着臆想和猜测,得出了非常荒唐的结论,几乎每一篇获奖报道,都经不住正经的推敲,它们不是在搞新闻,而是在搞文艺创作。我终于明白了,它们是如何“让世界认识中国”的。恭喜,恭喜!#澎湃新闻##澎湃新闻董事长被查##微博新知博主#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7. 微博附图
    8. 微博附图
    9.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萧武是军盲

    昆明的城投债问题暴露了,昨天的会议纪要到处传,大家都看到了。距离前段时间贵阳公开宣布还不起钱才过去不久,这就到昆明了。而且,涉及的不是一个城投公司,而是涉及云南的好几个城投公司。按照纪要里的说法,几个相关城投公司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发工资了。可见情况确实很严重了,不然不至于连工资都不发,毕竟是体制内单位,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解决的办法,目前其实也没有太多的出路。省里已经爱莫能助,因为之前去救康旅,已经搞得省里的国企元气大伤,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纪要里提到的目前的两个办法,一个是找上海要钱,而且很明确的说是找上海城投要钱。而且,没有资产可以给对方,就是纯要钱。理由是上海要对口帮扶云南,每年都有财政转移支付,好几千亿,去年因为疫情,上海没给。去年说上海不能封城的时候,很多人都在骂,别人都能封,凭什么你就不能封,就你娇贵?现在结果来了。上海的损失不光是上海自己承担,其他一些地方也会受到连带影响。上海少上缴,就有地方财政会缺钱。还提到的另一个办法是,还有社保、医保和公积金。也就是说,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可以动用这些基金去堵窟窿。这是老百姓的养老钱、救命钱,如果用了之后也还不上了怎么办?没有说。贵阳不是第一个,昆明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这才刚开始。经济形势没有根本性好转,财政困难的地方会越来越多,地方债和城投债暴雷的会越来越多,这是毫无疑问的。地方债和城投债稍微有点区别,地方债是用于填财政支出的窟窿,而城投债主要是前几年跨越式发展的时候借的钱,大多数用于基础设施和地方建设,这次出问题的就是昆明交投,还有提到了的昆明轨交公司。轨道交通全世界都不赚钱,都要靠财政补贴才能维持运营,除了香港的轨道交通,但香港的地铁能赚钱也是靠地铁站的上盖物业赚钱,而不是靠地铁卖票。卖票的那点钱连电费都不一定够,还有人员工资和设备保养维护啥的,根本不够维持运营,更不用说去还债了。用城投公司和平台公司去发债或者贷款搞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办法最早是上海先用的,但这些城投公司本身也不赚钱,赚钱的是靠其它业务,主要就是土地开发。简单说,就是先搞基建,然后把地价拉上去,搞房地产,赚了钱再去还债。这个套路上海用得很熟,轻车熟路,从1990年代就开始用了,最早的久事公司就是用来干这个的,作为贷款和建设的主体,但后来运营又交给了其它公司。其它地方大多数开始用这个套路,都是在2000年之后,早一点的是在2008年之前,晚一点的是2008年四万亿投资的时候才开始学着搞。这也是为什么过去这十多年里全国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能够大幅度升级,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的原因。这就是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也可以说是一个滚雪球的游戏。因为这个游戏的关键是房地产,尤其是房价要一直持续上涨,地方上才能把土地卖出去,才能借新债还旧债。这个游戏里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房价,如果房价不涨了,或者说跌了,地卖不出去了,这个游戏就无法持续了,雪球就滚不动了,鼓再敲也没用,这个花也传不动了。而在2015年以来,中西部地区都搞了大量的超前建设。因为这样搞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可以把当地的人均GDP拉起来,就可以尽快实现脱贫目标。没有钱怎么办?当然只能靠贷款和举债,不然还能怎么办?所以这几年西南那些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出现了大量令人震惊和赞叹的奇观式的大桥。基础设施建设当然要超前,这没问题。但要考虑自身的财政收支情况和负担能力,如果负债太多,超出自身的负担能力太多,强行去搞,就要出问题了。这和一个人买房是差不多的道理。你一个月工资三千,非要买个房,一个月还按揭就要三万,你说等你有了房你就月入五万了,三万块钱按揭小意思。但问题是,在你能挣到五万之前的这段时间,你怎么办,那什么还按揭?国家负债太多,可以通过增发货币、制造通胀,也就是俗话说的印钱来对冲,但是地方和家庭、个人没有这个能力,因为你不能自己印钱,不能自己制造通胀。个人失业了还不起按揭,地方上土地卖不出去了,债务就会暴雷,这是同一个逻辑的不同表现方式。这个游戏肯定玩不下去,因为雪球太大了就滚不动了,总有一天会轰然倒塌。那么合理的办法当然是提早转型,也就是把财政收入来源扩大一些,地方上的财政收入不是主要靠卖地,而是靠工商业税收,减少对房地产的依赖,到一定程度之后再逐步改变房地产发展模式。但现在的问题是,新的来源还没找到,大多数中西部地区的工商业税收还没有提高上来,房地产就先崩了,房子卖不动了,房价不仅涨不动,而且开始跌了,危机就要爆发了。一个人有病,但还没有到马上要命的时候,有两个治疗方案,一个是保守治疗,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但治不好也不至于风险太大;一个是下猛药,成功了就成功了,失败了可能人直接死了。这时候该怎么选?正常人都知道,应该选保守疗法,否则就是自杀式疗法了,比休克疗法还要狠。但现在看来,我们就是选择了自杀式疗法,不管新的财政来源有了没有,先把老路给炸了再说。这样的搞法,上一次是在1988年价格闯关的时候。#昆明城投专家会议纪要不实#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匹夫虎哥

    原微博